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随笔反思录

2016-06-29刘昌盛

考试周刊 2016年48期
关键词:公因数公倍数轴对称

刘昌盛

《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它提倡“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指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以“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成为数学教师的研究课题,几年来,我通过教学与反思,有了以下体会。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爱学

例如五年级下册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结合教材特点设计了三次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一是请会折叠衣服的同学上台展示叠衣服的方法,从而引出课题;二是出示轴对称物体图片如天安门、飞机、奖杯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共同特点;三是开展游戏“剪小树”活动,通过不同剪法师生共同评价得出这些图形是轴对称的,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初步感知。本节课所有的练习和操作活动较自然地串联在参观的情景中,课堂结构紧凑,学生兴趣浓,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二、跳出教材束缚,放手让学生自学

例如五年级在《合数与质数》的教学中,我跳出教材,体现以“以人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如:让学生利用学具去摆拼,用2、3、4……12个小正方形分别可以拼成几种长方形的方法体验质数与合数的不同之处,以操作代替教师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课堂气氛愉快热烈,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牢固,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给学生创设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要求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所以,对照《课标》的理念,我对《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教学做了尝试。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是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后学习的内容。学生已经学过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这两部分内容有相似之处,上课伊始我让学生自由猜测,学生通过对已有认知的检索,必定会催生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从课的实施情况来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如何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而不是最小公因数?这些问题在学生的思维碰撞中得到了较好的生成。无疑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这样的设计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四、关注学生观察、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时,我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了一些不同材质、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物件,以制作这些物体需要多少材料这个实际问题入手展开教学,然后让学生思考,想办法,动手剪,展开后求出展开图的总面积即可,从而揭示出表面积的概念。在教学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注意引导学生依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的特征展开教学。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教具的观察、测量、计算体验探究表面积的整个过程。因而在教学中,我关注了学生作图能力的训练,从开始的看图说数据,到根据数据画草图,再由看数据想图形,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时,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我设计了多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如要制作一个电视机罩需要多大的布、制作一个金鱼缸需要多少玻璃、一个牛奶盒要包装四周需要多大的包装纸,等等,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思考到底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总和,然后选择有关数据进行计算,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死板地运用知识。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1.学生生活经验还有所欠缺:从一些作业中发现有的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有些同学很难与实际物体联系起来。2.学生对词语表述的理解能力比较弱:例如横截面、占地面积、周围所蕴涵的数学内涵还不够理解,影响了解决问题的效果。

六、创新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效果好

教学《中位数与众数》时,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异质同组的两人搭配,也是平时我们最常用的合作方式,达到一对一的互助和全员参与共同发展的目的。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丰富统一的、互帮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同时,这种合作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使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这样就给不爱发言的学生留出了一定的表现空间,差异就不会被当做教育中令人头痛的问题,而是当做教育的一笔财富。

总之,“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是我在一篇杂志上看到的一句话,把它作为我这个案例的结尾,是希望能给自己带来进一步思考,从而让自己更好地捕捉课堂中的“意外”,让它成为亮点,给我的数学课堂创造精彩,增添光彩。

猜你喜欢

公因数公倍数轴对称
说说轴对称
《轴对称》巩固练习
小小数迷泽西之小房间里的大世界(下)
认识轴对称
《最大公因数》教案
浅谈快速求最小公倍数法
浅谈快速求最小公倍数法
《约分——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约分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