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之道:中央精神如何落地
2016-06-29陈融雪
陈融雪
2015年11月8日的江苏省政协礼堂,江苏省委讲师团团长曹巧兰坐在靠近走道的最后一排。
“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我们组织了50多名学生,通知了十几位老干部,结果老干部来了几十位,不得不在走道上也安排座位。”
讲台上,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潘盛洲正在为干部群众作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报告会。
基层有需求
11月11日下午,中央宣讲团成员、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人民大会堂给在京干部群众作宣讲报告。
正式报告的时间是下午两点半,但刘斌提前半小时到了会场。她是北京市委讲师团《大讲堂》杂志的编辑,这是她第一次到现场聆听中央宣讲团的宣讲。
刘斌安静地坐在最后一排,看着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北京市委六部门组织的与会人员渐渐填满这个可容纳八百多人的会堂。
“徐主任很有气场,讲话富有节奏。但我书写较慢,很遗憾没能全部记下来。”刘斌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
相比而言,曹巧兰显得更有经验。潘盛洲近两个小时的报告,曹巧兰记录了满满4页笔记。
除了在南京400多人的主会场,江苏还采用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在各省辖市设分会场。
报告会后,仍有好几个地市打电话到省里来索要宣讲录像。
2015 年12 月11 日,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百姓宣讲团在北京丰台区右安门街道办事处试讲。图为北京市委讲师团团长贺亚兰与宣讲团成员交流宣讲技巧
“基层制作和发放录像很有需求,我认为一个客观原因是,‘十三五规划不只是关乎未来五年中国怎么走、怎么干,更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如期实现,将深刻影响我们的未来。”曹巧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截至目前,已向全省各机关、乡镇和街道发放了共3200份报告录像。
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中宣部理论局有关人士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称:“中央宣讲团成员在出发之前做了精心准备,包括熟悉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深入研究涉及广泛的民生政策和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譬如,潘盛洲在江苏,“不仅权威传达和解读全会精神,还结合江苏实际,就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讲解。”曹巧兰告诉本刊记者。
中宣部理论局副调研员田园以联络员的身份全程参与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天津的宣讲。
“高部长结合天津的实际,着重讲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与自由贸易区战略。”田园说,“比如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就要致力于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在国际上发出更多中国声音。”
11月13日,中央农办主任陈锡文在贵州宣讲时,亦数次提到自己曾到贵州农村调研的感受。他说,在多山区的省份,贵州的交通条件现在是最好的,随着5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建成,贵州突破了交通瓶颈。
在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则在宣讲中提出,浙江有70%是中小企业、私营企业,这意味着浙江有大量企业建立,也有大量企业被淘汰,这个过程叫做“创造性破坏”。有破坏才有新生,最终通过破坏来实现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提高。
在内蒙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易纲结合内蒙古的区情建议:“要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在‘十三五规划中我们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仅仅是对单位GDP的能耗有要求,同时对能源总量、用水用地等方面也会有总量和强度的要求。”
2015 年12 月9 日,四川省眉山市心连心艺术团来到彭山区武阳镇文化站,为百姓送上一台宣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文艺演出
到田间地头
刘云山在中央宣讲团动员会上明确要求,在宣讲过程中,宣讲团成员要高度重视互动交流这一环节,通过现场提问、会后交流、座谈答问和基层走访等多种形式,深入社区、村镇、厂矿、校园、医院同群众交流,以增强宣讲的实际效果。
在吉林考察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坐在村民武中平家的炕上跟老乡唠家常:家里种地收成怎样,有没有出去打工,土地是否流转了?
很多村民都想知道,土地流转之后,政府能不能给承包者一些扶持。韩长赋说,土地流转是农村改革中一件重要的事,也是五中全会关心的事。“新型经营主体购买农机、建设仓储、技能培训都需要资金,政府会支持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回到了自己曾任省长的安徽。报告会结束之后,李斌到合肥市妇幼保健院调研,正在做产检的“准妈妈”兰洋听说她在这里,便挺着大肚子拉着丈夫一起来提问:“国家全面放开两孩我们老百姓都非常开心,那么政府会提供哪些更好的服务呢?”
对此,李斌表示,国家将应对新的生育需求做好各项妇幼保健工作:包括增加优质资源的服务能力,鼓励社会力量投入;针对产妇中的高龄产妇,建立高危产妇上下转诊特别是急救的通道;加强初生儿的缺陷预防,做好孕前优生检查,做好健康咨询等。
地方学中央
学习中央宣讲团的报告之后,各地开始精心组织本地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宣讲工作。
11月25日起,江苏省委宣讲团的27位成员开始走进各地各系统。“他们将开展150场集中宣讲活动。”曹巧兰告诉本刊记者。
参照中央宣讲团的做法,江苏省委宣讲团的成员都是参加该省省委全会规划建议起草领导小组的成员,并由省委书记审定。不仅如此,每位省委常委都要上讲台。最终,由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任宣讲组长,27位成员里正厅级干部有23名。
为做好宣讲,江苏省委副秘书长、省委研究室主任康旭平对宣讲团成员进行了集中辅导,大家各自备课。
“现在媒体很发达,听会的人不一定比主讲人懂的少,所以必须做更多准备工作。”曹巧兰表示。
北京市委宣讲团则计划组织宣讲110场左右。
北京市委讲师团团长贺亚兰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全会闭幕后,我们迅速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伟同志任组长的北京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领导小组,组建了由中央部委、市委办局领导和首都社科单位、高等院校专家学者组成的约60人的宣讲团。”
北京市委讲师团邀请蔡给市委中心组作了辅导报告,另一位中央宣讲团成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则应邀给市直机关系统的五六百名代表作了辅导报告。
“省市参照中央,县区参照省市,一级学一级。”贺亚兰说。
真情实感打动人
在北京,此次宣讲的一大变化是百姓宣讲团的成立。
“按照北京市委宣传部的要求,我们组建百姓宣讲团,要结合个人谈体会、感受,宣传十二五成就,展望十三五发展。”贺亚兰说。
贺亚兰坦言准备的时间很匆忙——从抽调宣讲员到培训、开讲,不过两周。
宣讲团成员包括新能源汽车公司经理,解放军战士、城市交通规划的设计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技术人员、航空救援队员、中国电影博物馆的策展人,以及村民和教授。
“一共十个宣讲员。我们给各工委发函,名单由他们推荐,经我们考察后产生。”北京市委讲师团办公室主任刘梅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介绍,“围绕五中全会精神,最终敲定宣讲的题材包括强农惠农、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文化以及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多个方面。”
12月上旬,百姓宣讲团先后在西城区牛街和丰台区右安门的街道办事处进行了试讲。贺亚兰现场对团员们的讲稿内容、宣讲题目、姿态、表情,甚至是背景音乐都提出过改善建议。“领导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以前的百姓宣讲主要是讲凡人善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催人泪下。但这次是要体现发展和成就,学习和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宏大主题。”
“百姓宣讲员大都没有在公共场合讲过话。在有好故事的基础上,我们就要锻炼他们放松心态,大胆讲、放开声音讲、随时随地讲。”贺亚兰表示,“虽然百姓宣讲员在宣讲技巧上并不娴熟,但是他们靠真情实感打动人、启迪人。”
刘梅表示,此次百姓宣讲团将走进社区、农村、企业、学校、机关、军营等,宣讲员要在不同场合、不同条件下开展宣讲活动。整个12月,这10名团员在北京开展了20多场巡回宣讲报告。
百姓如何讲故事
“我在大学的讲台上讲了30多年了,但站在百姓宣讲台上,仍备感挑战!”
首场报告会后,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韩小谦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大学是讲理论、讲逻辑,但这里是要通俗化、要有个人的故事,还要有启发性。”
韩小谦宣讲的题目是“平等享受优质教育”。
她以新疆学子受益于民族加分政策,考入清华大学为例,说明了“十二五”期间取得的高考公平化成绩。然后以这名学子在清华大学的学习困难,指出现阶段优质义务教育的短缺困境,并以人大附中在网络公布教程,来讲述“十三五”期间,如何利用互联网便利进一步推进优质义务教育的平等化。
“讲师团的老师会提醒我,要有表情,又不能变成表演。”韩小谦说。
“不仅吃饭讲、走路讲,还要打开电视机大声宣讲,两三个人面对面各自宣讲,以提高抗干扰的能力。”在韩小谦看来,这个锻炼至少令她不会因为报告现场的拍照分心。
何继森是南水北调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他宣讲了南水北调这项世纪调水工程中的中国创造。“南水北调工程每年10.5亿立方米的调水量,当时的输水管道都达不到要求。我们自主研制的输水管道内径达到4米,加外壁达到4.8米。一节就有78吨重,小路怕压坏,大路有限高。我们因此又专门设计了低拖车。”
“管道路线要经过北京地铁一号线五棵松站,管道距隧道只有3.7米。按照安全要求,施工影响土地下沉不能超过5毫米。面对这样的挑战,最终,我们把下沉控制在了3.5毫米!”他在讲台上对这些细节如数家珍。
贺亚兰建议:“讲到这时候,可以加点手势动作,让听众更直观地感受这个差别有多么细微,可以更好地体现我们这项工程的复杂和艰难。”
李会芳的宣讲则主要是以自身故事打动人。
4年前,成为了环卫工的第一天,李会芳兴奋得没睡着,一早五点就起床穿上工作服照镜子,惹得丈夫都笑话她。
此前,她到城里打工,每个月只能赚500元,还没法顾家。现在,她一个月能拿2300多元,工作时间还很稳定,早上六点半出发,下午一点半回家,不耽误回来做家务。
她兴奋地看着接送自己上下班的白色班车“像个大轿子一样,窗玻璃还擦得亮堂堂的”。她知道孩子们再也不用担心裤子跟不上长个儿,不用总露一截脚脖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