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首次用兵:智降三千北洋军

2016-06-29李锐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6年17期
关键词:一师长沙毛泽东

李锐

北洋军溃败

1917年8月,段祺瑞为首领的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和废弃《临时约法》,孙中山联合南方军阀,揭起“护法”大旗,在广州成立军政府。

1917年10月3日,护法之战正式打响,粤、桂、湘三省护法军会攻长沙。段祺瑞任命的湖南督军傅良佐眼看长沙很快不保,带着老婆孩子跑了。得知顶头上司跑路,面对来势凶猛的南军,两个师长王汝贤、范国璋也不再拼命,慌忙撤退。

湖南一师位于长沙南郊,正是溃军北撤的必经之路,那里有大量的宿舍楼,又靠近铁路,自然成为军队最适合驻扎的地方。毛泽东在一师读书5年,学校就被占过3次。正因如此,一师从1916年秋季开始,就奉行“军国民教育”,学校组成自愿军,并编成一个营,经常开展一些简单的军事训练,毛泽东因为在辛亥革命后有过半年的正规军经历,被委任为连长,经常带领大家开展军事训练。

在王汝贤的溃军逼近长沙城时,学校曾准备撤离至城东五里的阿弥岭暂避。毛泽东却提出了“离校不如护校”,利用学校墙高宅深的优势,加上学生护卫,“方可保自身和学校无虞”。校方权衡再三,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

很快,王汝贤和范国璋的大部队溃败至长沙城,奸淫抢掠一番。当溃军踯躅于长沙街头,经过一师门前时,见大门紧闭,并有威严的“学生军”放哨巡逻,便不敢擅入骚扰。当时学生手中的武器,不过是些普通农具和上操用的木枪、棍棒而已,却足以震慑那些只想逃命和捞钱的溃军。

大胆的计划

夜里,北洋军开走了。第二天一早,同学们准备复课。不到半天时间,午后又传“北兵又来了,还在农家抢饭吃”!

毛泽东一番打听,弄清这支北军是王汝贤的后卫部队,前天被赶出株洲,走了一天一夜到达长沙城外时,得知师部逃跑了,却不知道南军没进长沙城,便不敢贸然进城。望着这支既惊且慌,又饿又累的部队,毛泽东心生一计。

毛泽东想,必须趁溃兵惊魂未定,设法赶走。他向校方提出紧急建议:“主动出击,组织学生志愿军赶走溃军。”听完毛泽东的计划,老师和同学们都惊呆了,当时就有人责问:“万一败军开枪还击,岂不完蛋?”毛泽东淡定回答:“这些北洋士兵,他们不会为长官真心卖命的,他们正既饥饿又惊慌,更怕后面南军的追赶,更何况他们早就没有胆了。”

校长、学监与学校老师紧急磋商后,竟然同意了毛泽东这个既大胆又冒险的计划。

智降北洋军

毛泽东首先从学生志愿军中挑选出100多名胆子大的同学做好出发准备,而后又持学校的公函到南区警察局取得支持。

傍晚6点多,毛泽东率领200学生军在溃军必经之地的妙高峰埋伏下来。待溃军距离伏地不远时,他就命令警察在山头鸣枪,其余同学大放爆竹,齐声喊:“傅良佐逃走了,桂军已经进城,缴枪没有事!”

乘着月色,毛泽东带领一部分人,迂回到北洋军的正面。另一支队伍也飞快地奔向溃军的后方,沿途被学生们发动起来的农民和工人,也纷纷加入了队伍,人越来越多,很快形成了对北洋军的包围圈。

山头上的三响枪声,划破了夜的宁静,写着“桂”字、“湘”字、“粤”字的灯笼一同点燃,瞬间漫山遍野,一片灯火,紧接着又是一阵排枪,山里还吹响了进军的号角,随后,是一路路的学生、夜校的工人和附近的农民们一同把鞭炮放在洋油桶里点燃,就像无数架机关枪打响一样。

听到这彻天的枪炮声,溃败的北洋军,只顾拼命逃窜,竟没有一个人开枪还击。因为饥寒交迫,没跑几下,他们很多都瘫下了。

一阵枪炮声过后,毛泽东派出两个同学,用桂林话喊话。后来双方都派人进行交涉,这支溃败的北洋军不明就里,统统都缴了械。

时年24岁的毛泽东智降3000北洋军,堪称他军事生涯的得意之作。后来,毛泽东在闲谈中提到这事,只是轻描淡写说:“搞军事,那才是第一次呢!”

(摘自《毛泽东峥嵘岁月》)

猜你喜欢

一师长沙毛泽东
打卡长沙网红地
长沙之旅
用教育信息化推动“一师一校”发展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对俞秀松教育理念形成的影响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赢韩!球迷陪国足硬汉战长沙
我的自然笔记(二)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