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时空的穿越

2016-06-29李莉

歌剧 2016年4期
关键词:茶花女邮轮歌剧

李莉

在音乐表演上,我们习惯把作曲家看成是一度创作,而演奏家则是二度创作。由于每个演奏家对音乐的理解、文化修养不同,会出现很多不同的演奏版本。同样,观众也是如此,个人的偏好会决定他对艺术家的选择——喜欢卡拉斯的听众不一定喜欢苔巴尔迪;喜欢里赫特的也不一定服霍洛维茨。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且正是由于见仁见智,使得艺术始终保持活力,而这种活力正是来源于不断争论,甚至不惜为了自己喜欢的名角大打出手。

艺术离开了争论,趣味性会大大降低。而艺术家固步自封、千篇一律的重复,也会让人索然无味。所以,在旧有的基础上不时地翻新、解构,注入新的理念,让它焕发出新的生机,不但是每一个艺术家必须的工作,也是他们证明才华的表现。

《茶花女》是久演不衰的经典歌剧。笔者前前后后看过多个不同的版本,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不过,像这次在上海看上演的,将故事发生的背景移植到上海,将剧中人物的身份重新定位,并将舞台的场景安排在一条邮轮上的表现手法,还是第一次。

把歌剧的内容,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进行整体的移植,穿越时空,形成一种新的解读方式,这种新瓶装旧酒的现代处理手法,不知始于什么时候。但至少从电影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多这样的案例。著名的例子就比如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既有传统版的,也有将故事移植到现代都市生活的版本。更出色的,还有黑泽明将《李尔王》改编成电影《乱》、将《麦克白》改编成《蜘蛛巢城》,这些改编都是电影史上的经典案例。但如果我们仔细去看,就会发现,这些改编其实只是用了莎剧原作的框架。也就是说,用原作的故事情节,去表达导演自己的理念,尤其是对本民族历史的思索和解读。所以,这种在原作基础上的二度创作,谁也不会把它看成是一次莎剧的复活,而只会感叹黑泽明天才的别具匠心。

有关歌剧本土化移植的这种构思,据我所知,可以追溯到90年代。当时,画家陈逸飞曾经想把发生在巴黎拉丁区的普契尼歌剧《波希米亚人》移植到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后来不知何故,这个构想没能在舞台上成为现实。但在理念上,陈逸飞的这种构思,在国内应该算是比较早的。

而在国外,这种新瓶装旧酒,充斥着现代元素,甚至光怪陆离的歌剧版本更是不胜枚举,看多了多少有些审美疲劳。因为这种改编,其实意义并不大,无非就是一个加各种调料的噱头,说白了,是商业策划的结果。对熟悉歌剧的老观众来说,这种时尚的歌剧是吸引不了他们的。当然,任何东西都不是绝对的,何况歌剧为了吸引年轻一代的观众进剧场,而利用现代的高科技,并加以创新的手法来重新演绎经典歌剧,对不太熟悉歌剧的年轻观众来说,不啻是一个好的方法。与时俱进,不进则退。歌剧要想在这个年代不至于太落寞,导演就得动足脑筋去培养新鲜血液。

不过,歌剧和电影完全不同,电影可以随着时间、地点、人物的改变相应地更换台词,或者完全不用原作的台词。这对电影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歌剧就不同了。虽然故事发生的场景可以变化,可以从罗马换成纽约,但音乐、歌词是完全不能动的。这就是说,歌剧让导演可发挥的余地很小。而我自己对新潮的歌剧常常感到好笑的原因就在于,费加罗可以潇洒地骑着摩托车上场,给忙人让路,但嘴里仍然得叫伯爵大人,而不能叫老板。《弄臣》里的曼图亚公爵可以拿着卡拉OK大唱“这位小姐,那位太太”,但他的身份无法变成现代的富二代,因为歌词牢牢地限定了他的身份,改动歌词则音乐会不合辙、别扭,而改动音乐更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正是歌剧改编颇令人尴尬的地方。

现代版的歌剧大约有两种现象,一种是时装版——演员着装随便,男的穿西装,女的穿超短裙,有些不着调。如果是轻歌剧或者滑稽的喜歌剧倒也算了,反正插科打诨,哈哈一笑,回家做个好梦。但像柏辽兹的《特洛伊人》、瓦格纳的《帕西法尔》的时装版,看上去就有些不舒服了,这些已经定型的经典歌剧,随便的着装会不经意地弱化剧情,正如屈原如果穿中山装上场,效果绝对让人目瞪口呆。还有一种是豪华的舞台版,这是在经费充足的情况下,不惜一掷千金的版本,如美国大都会运用3D技术的2010版《尼伯龙根的指环》。笔者不久前看的斯特拉文斯基的《夜莺》,与常规歌剧制作不同,舞台设计把乐团置于舞台后侧,用近80吨的水填满乐池,随后辅以中国木偶和杂技,打造出一幅充满东方色彩的、奇幻的场景,阔绰得令人乍舌。

除了这两种以外,还有一种就是所谓的移植了。上海前几年在大剧院演出的《波希米亚人》《玛侬·莱斯科》都可以划入这个范畴。这两部歌剧都将发生在18、19世纪的故事移植到了当代的巴黎,虽然令人有时空穿越的感觉,但故事都发生在巴黎,还不至于太突兀。

这次上海版《茶花女》用的也是这种手法,它将发生在19世纪巴黎的故事移植到了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并将故事发生的情景安排在一艘邮轮上,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改编,有新意,也有不足的地方。从创意上来说,就像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一个角色一样,地球虽大,而人依然无法逃脱命运的摆布,而邮轮恰似一个封闭的空间,带有一种宿命的意味。

就像我前面说的,这种本土化的改造,不可否认的是一个商业策略。而导演易立明先生在天津还搞过一个天津版的《茶花女》。从本质上来说,这种一个城市一个版本的构思,不免有讨好本地观众的嫌疑,但出于票房、影响力的考虑,这种商业策略也无可厚非。毕竟这种创意,对本土的观众来说,是有新鲜感和亲和力的。至少我本人就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观看的,老生常谈的《茶花女》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吸引力,而恰恰是“上海版”,三个字,吸引我进入了剧院。

平心而论,再巧妙的构思,也有它缺陷的地方。由于导演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都限制在一艘邮轮上,且固定在船头,犹如“古典三一律”一样,这种场景不能转化的构思,不由自主地被束缚了手脚,施展不得。这种刻意的统一性,由于和《茶花女》本身的故事展开不符合,不免显得牵强,不合理。

我们知道,三幕歌剧《茶花女》故事发生在薇奥莱塔的客厅和巴黎的郊外。前两幕都容易处理,导演可以将场景转移到邮轮上,地点虽然变了,不影响故事的内容。但第三幕的处理则捉襟见肘了,由于把薇奥莱塔限定在邮轮上,就像永远不能离开大海的“漂泊的荷兰人”一样。在原剧中,气息奄奄的薇奥莱塔躺在床上,等待着死亡的降临,合情合理。而在“上海版”中,由于要统一场景,薇奥莱塔不能下船,也不能躺在船舱里的床上,只能将她安排在船头。而在船头放一张床似乎不合情理,于是只能安排一张椅子。试想,此时已经病入膏肓、气息奄奄的薇奥莱塔,如何能在大雪纷飞的甲板上,迎接她悲剧命运的结束?

我不知道导演是如何考虑的?如果将第三幕的场景安排在船舱里,似乎也无不可,只要稍微搭一个布景。如果一定要让薇奥莱塔在船头去世的话,可以安排薇奥莱塔和阿尔弗雷多见面后,薇奥莱塔为了最后看一眼世界,两人双双从船舱走向船头,最后薇奥莱塔在大雪纷飞中,死在恋人的怀抱中。我想,这种“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潜台词或许更具悲剧性。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遗憾。《茶花女》本来是一部写实的歌剧,音乐美得令人窒息,悲剧性的故事也感人至深。它在舞台上给导演施展的机会其实并不多,不像巴托克的《蓝胡子公爵的城堡》,故事本身的抽象性、复杂性,会留给导演更多施展的机会。endprint

猜你喜欢

茶花女邮轮歌剧
大型邮轮建造中的消防安全风险及对策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茶花女
走进歌剧厅
邮轮经济的“冷”与“热”
安发 豪华邮轮梦想启程
茶花女吊灯
歌剧《茶花女》剧照
茶花女柳依依
意大利邮轮触礁酿惨剧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