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三则教育小故事

2016-06-29胡旺洪

湖南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小蜜蜂小手陈老师

胡旺洪



孩子,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三则教育小故事

胡旺洪

“两只猫为什么打架”

“老师,我知道!”“老师,我知道!”教室里一双双小手直直举起,一张张小脸挂满专注。这是三(2)班在上课外阅读指导课。青年教师小陈要代表学校去镇里参赛,这次她参赛的是课外绘本故事阅读指导《11只小猫做苦工》。整节课在语文教研组老师齐心协力打磨下,已经基本成熟。为了让这位年轻的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特点,教研组还安排陈老师分别在三、四、五年级上了该课。今天是来三年级试讲。孩子对绘本故事流露出足够的兴趣,热情高涨。当陈老师依据“猫打架”的画面,引导孩子想象两只猫为什么打架?这时候教室里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热闹非凡:

“我想这两只猫是为了争食物吧。”

“这两只猫是为了抢一条鱼吃!”

“这两只猫都想让主人疼爱自己才争斗的。”

“它俩是为了争谁能陪主人在床上睡,谁在地上睡。”

……

答案五花八门,还有很多小手高高举着,这是在四、五年级都没遇到的空前盛况。陈老师显然也被孩子们的情绪感染了,继续叫孩子回答。一个漂亮的小姑娘站起来说:“我想这两只猫是在比谁更漂亮,才争斗起来的!”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生接着站起来大声说:“我猜它俩是在抢女朋友!”此话一出,满屋哄堂大笑。年轻的小陈老师脸一红,一下不知说什么好。见大家大笑,而且还有人窃窃私语,小男孩迫不及待地说:“陈老师,我说的是真的,我家院子里有一群野猫。春天,每到夜里它们就在楼下大叫,我奶奶说它们是在找女朋友。”陈老师听了孩子的话镇定下来:“孩子,你真会学习,也很会联系生活展开想象。大家说我们是不是该表扬一下他?”教室里立刻响起了一片欢笑声和掌声……

同样的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年级竟会有这样大的差别!而且最令我迷惑不解的是:年纪越小,孩子的想象力越好。课后研讨时我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很多老师也有同感。新华网曾经有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在一次科技竞赛“科幻作文”项目中,“平均十篇科幻佳作中居然有6篇是出自小学生之手”。一名参加阅卷的老师感慨:“学生年龄越大,想象力却越差,有的高中学生语言尽管优美流畅,但写得像议论文。”

到底是什么阻碍了孩子发散思维的发展?我们的教学究竟是要给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套上枷锁,还是插上翅膀?

书呆子增多,想象力缺乏。孩子,在你茁壮成长的路上,我到底能为你做些什么?……

三小儿辩“葱”

春回大地,和风拂面。校园的花坛里,鲜花朵朵,芬芳迷人,那些娇艳的花、嫩绿的草,无一不在尽情展示着它们蓬勃的生命力,尤其开得似火如霞的是各色的月季。

茂盛的蓝月季旁边,站着三个小男孩。这三个稚气未脱的小家伙,应该来自低年级某班,正在煞有介事地讨论着什么。

悄悄走近,侧耳倾听。

“葱!”“草!”“葱!”一个小个子指着花坛里的一棵跟葱有点相似的草大声争辩:“这就是葱!一看这叶子就知道!”我见另外两个孩子一时间语塞,正要上前告诉孩子,没想到,其中一个大眼睛的小男孩突然指着楼上住户窗台上泡沫箱里的一箱葱说:“那才是葱,我们过去看看就知道了!”三个人蹦跳着跑了过去,不一会又笑盈盈地跑了回来。大眼睛小男孩用小手摸了摸草的叶子一本正经地说:“这个叶子不光滑,葱的叶子多光滑啊!”小胖子也抢着摸了摸,还笑着说:“真的,这个的叶子还扎手呢!”“哈哈哈”“丁零零……”清脆的铃声中,三个孩子欢笑着跑进了一年级的教室。

“这个的叶子还扎手呢!”这句话久久萦绕在我的耳畔。多么鲜活的教育,多么灵动的画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自然研究学会就将学校露营发展为户外教学,很多发达国家也把相当一部分课程设置在户外完成。而我们的老师却在竭尽全力地搜集资料、制作课件,然后,又是口干舌燥、不厌其烦地为孩子讲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思。可孩子们的眼里依然还是似懂非懂的茫然……

孩子,为了“这个的叶子还扎手呢”这样的学习方式,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修理“小蜜蜂”

今天,我校迎来了一群客人,正挤在戴老师的教室里听课。课上得不错,只是中间戴老师佩戴的“小蜜蜂”突然不出声了。对于“职业病”厉害的老师来说,这东西虽小,但还真离不了。我想告诉戴老师,让她把坏了的“小蜜蜂”送去后勤,看看师傅们能不能修。下课后,我见她急匆匆地出门,忙叫住了她。“戴老师,等一等!”戴老师笑着说:“胡主任,我要去六(二)班送‘小蜜蜂’,您找我有事?”“哦,‘小蜜蜂’不是坏了吗?……”戴老师好像听出了我的言外之意:“哦,不用了,胡主任,我找六(二)班的康涵,他能修好!他已经帮好几个老师修好了。”“啊?噢……”

戴老师“噔噔噔”地上楼去了,我却久久地愣在了那里。这几年来,学校开展了诸多不错的课外兴趣课程,比如古诗文诵读、小小书画家、器乐小能手、小小歌唱家等。我一直认为,我们这样一所村小应该注意培养孩子个性发展,注重素质教育。可是,今天面对六(二)班康涵这样一个孩子,或者说,面对这样一类孩子,我们该怎样组织他们开展兴趣小组?我们该为这些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能不能为这些“特别”的孩子安排“特殊”的老师?

孩子,我究竟能为“特殊”的你做些什么,究竟能拿什么样的教育来帮助你?

(作者单位:宁乡县玉潭镇学庵小学)

猜你喜欢

小蜜蜂小手陈老师
小蜜蜂嗡嗡嗡
我是勤劳的小蜜蜂
小蜜蜂,对不起
大手牵小手
小陈老师来上课
我们的“开心果”
把人物写得生动活泼吧
“认字”大师
大手牵小手 平安伴我走
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