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梦,素雅魂
——来自长沙市一中开福中学的报道
2016-06-29吴秀娟
本刊记者 黄 吴秀娟
百年梦,素雅魂
——来自长沙市一中开福中学的报道
本刊记者黄吴秀娟
校园艺术节,绽放生命精彩
2014年9月,长沙市一中与开福区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对长沙市七中进行委托管理。长沙市七中更名为长沙市一中开福中学。
加盟长沙市一中教育集团,意味着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将源源不断地汇入学校所在地德雅村这片土地。而这,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坚信“平民教育”定位,坚守“立德树人”本位
在长沙市一中开福中学,行政班子一直在思考:到底该如何让普通老百姓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不是没有让人动摇的东西。
10年前,校长蒋明权来到古老的七中,也曾被“震撼”。人们仿佛已逐渐忘怀这里的悠久和沉淀在这片土壤中“筚路蓝缕”的办学基因。于是,外面名校林立,此处教育萧瑟。
也不是没有让人再次振奋的东西。
翻开校史,一页页泛黄的纸片书写着百年来教育人的艰苦卓绝:雅礼大学同学会深感教育救国的重要性,创办广雅中学,辗转多地、奔波不弃;教育人邬干于留学归国,毅然创办行素中学,思考如何真正春风化雨、拯救民族。当外部世界喧嚣至“无法放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时,这里的孩子依然井然有序地践行着《干于公民训练255件事细目》。那是“过去已去、将来未来”的时代,也是教育维艰、充满希望的时代。
老教师程胜六每每回想起自己在七中的学生时代,总会用“最美好的时光”来形容。彼时,广雅中学与行素中学已合并,来自“行素”的校长贺益恩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贺妈妈”。她会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她会把自己用的凡士林涂在即将表演的孩子头上,帮他们梳成标准的西式头;她会给已进大学的孩子写信说:“听说你学习得很好、很安心,给我很大的安慰……”
“那是一心一意读书的年代。”程胜六回忆说。如今,他已成为母校的一名退休教师。
校园故人走进来和他亲切地打招呼。他们手持校史书卷,恍惚中仿佛时光穿越。的确,时光荏苒,唯精神永恒。
我们能在纸张中读到这种精神的源头——邬干于老先生在行素中学奠基典礼上慷慨激昂:“余之功罪,一在诸生之贤与不肖……”,更能在现实中窥见一中开福中学后继者们在会议上掷地有声:“要让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要让普通老百姓也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
“君子素其位而行。”1944年,邬干于取《礼记·中庸》中的此句,正式命名“行素中学”。“君子素其位而行,不外乎其外。”《中庸》想要告诉人们,认清自己当下所处的位置,努力做好应当做的事,这才是本位。放到教育,这样的本位不正是正视现状、坚守理想吗?
于现状中寻求自身的前进,于纷繁的外部环境中寻求教育的静土。这便是邬干于先生给予“行素”以“素位而行”“我行我素”的真正意义。
“的确,教育和其他行业不同,不可动摇。对于当下的一中开福中学来说,便是要坚守自己的育人本位。无论外面的教育环境如何变化、无论外面的名校有多少,我们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本位,坚信‘平民教育’的定位。这是与我们的历史精神一脉相承的。”
是的,旧社会世风沉沦,当时教育界的办学者动机各异。开学店,靠办学敛财者有之;以办学为阶梯,伺机往上爬者有之;无奈贩卖知识,以此为谋生手段者更有之。而邬干于先生“虽与俗同流而不污”,将自己的全部年华、心血都倾注于学校和学生。行素中学创办之际,正是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湘、桂土地之时。当时学校一无经费、二无校舍、三无教具,且因战争而颠沛流离,“七载六迁,以糊口增办学之资,藉妻驽兼管教之助,终日营营”。颠沛而不放弃,外部惶惶内心却依然淡定。
于是,当“行素”学子谈起那位“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吃着粗茶淡饭,着一身旧长衫,穿一双旧布鞋”的老校长时,眼前浮现的总是他温暖的剪影:他在为生病的学生熬药,他在为过生日的学生煮长寿面进行祝贺……
“广运乃德,雅驯其人;同明相照,学士如云。”1938年,广雅中学避战乱于有“十四都”之称的湘潭县石安乡,从此,“十四都无中学”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学子朱起诚总是回忆起这样的画面:茅棚搭建的教室,竹织泥糊的墙壁,墙壁紧靠着陡坡,坡上是一片竹林,竹林里是成群的白鹭,白鹭的鸣叫和着琅琅读书声……
“在那时的石安乡,像我这样一个家徒四壁的穷孩子,哪能奢望上学呢?”和很多石安乡的孩子一样,在“广雅”,朱起诚平生第一次听到了“Stand up”这种“异样”的表达方式。多年后,这批受益于“广雅”的石安乡学生,已然成为了家乡雄厚师资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看,做操的我们多认真!
历史传承了这里执着办学的基因,时代赋予了这里平民教育的特质。
多年前,生源的现状曾让这片教育沃土一度陷入沉思;多年后,“让普通老百姓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已成为她奋斗不止的标的。
在名校林立的外部环境中,长沙市一中开福中学选择逐渐拂去历史的尘埃,坚守百年来专属于此的“素雅魂”。
毋庸置疑,这需要定力十足。如同广雅众人在战乱中辗转不弃,如同邬干于坚信教育应“我行我素”“素位而行”。
足球场上的蓬勃生机
舞动青春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一中开福中学的同仁们在对话百年前的先辈和他们的教育理想。百年非一梦,而是对教育的忠诚坚守,对命运的顺势而行。
这是一场有关传承的对话。于是,在菁菁校园里,我们仿佛听到那时的学子在吟唱:
卑之无甚高论
坐言不如起行
些前进些前进万里征程
叹起衰振敝
嘤嘤求其友声
百年兴废伊始
匹夫引为己任
匹夫引为己任
(功罪宁论)
……
立足学生的生命个体,塑造学生主体人格
从历史的氤氲与厚重中走来,长沙市一中开福中学沐浴着百年的风华,在我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教育图景。
“在人们汲汲于追求升学率的当下,教育不应该成为追赶时髦的‘秀场’,每一个教育人都要立足于学生的生命个体,有所坚守、有所执着。”在蒋明权的理解中,教育无它,唯有用心。
就像创办行素中学的老校长邬干于先生那样,如今的长沙市一中开福中学始终在坚持平民化办学的道路上安之若素,竭尽全力地为普通老百姓打造一所优质学校,这已然成为一中开福中学人念兹在兹的办学追求。
毛巾厂、日用化工厂、建湘瓷厂、造漆厂……长沙市一中开福中学位于新老城区结合部,与这些上世纪60~70年代兴盛一时的老厂矿比肩而立,德雅村成为了贫穷的代名词。原七中的生源多为下岗职工的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据该校的一项调查显示,全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竟占学生总人数的57%。家长文化层次偏低,对学生的课业辅导有心无力;部分家长忙于自家生意,无暇兼顾孩子的学习……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对他们的成长而言至关重要。“要让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能读书,读好书!”一项全新的举措在全校酝酿开来。
2011年9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寄宿班”正式开班,初一年级的两个班级率先试水,一百多名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在这里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寄宿班创办初始,从没离开过家的孩子对住校生活不大适应,乱成了“一锅粥”。学校食堂里散乱地摆放着吃过的碗碟,无人收捡。学校行政班子成员见状,来到食堂,以身示范,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洗碗。两周后,学生的个人作息、寝室卫生等情况有所好转,生活起居开始步入正轨。
如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寄宿班”已开办5年,一批批学子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初一8班班主任王强的办公桌抽屉宛如一个“百宝箱”,里边备有面包、饼干等食物。平日里,总有学生整理完寝室内务后来不及吃早餐,便匆匆赶到教室上课。细心的王强便为孩子们搭建了这样一个“营养补给站”。学校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入校,寄宿班的孩子难免有想家的时候,他的手机就成了孩子们的“公用电话”。去年感恩节时,学生谭笑涩生生地跑来:“王老师,今天是感恩节,我想借你的手机给家人打电话问候一下……”每每这时,王强都毫不吝啬。他享受着师生之间的那份依赖与信任,在温暖学生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的心。
“卑之无甚高论,坐言不如起行”,这是邬干于老先生提出的校训。还有那事无巨细的《干于公民训练255件事细目》,“早起刷牙”“每天第一次遇熟人必打招呼”“与人言目必注视人”“勇敢进取”……一项项细则涵盖日常生活习惯、个人品德修为、人生态度等方面,这无疑是一中开福中学人理当传承的精神血脉。
“刚来学校那会,时常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学生闲坐在家属楼的楼梯间,抽烟的、打牌的、讲痞话的着实不少。”蒋明权至今仍清楚地记得,这是原长沙市七中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
怎么办?
要让学生成为一个雅致之人,就必须让他拥有高尚、美好的品德,懂礼仪、守规范,最终成长为一位合格的社会公民。于是,文明礼仪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这样进入了学校的议事日程。
“由于学校生源大多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弟,学生家长有时忙于生计,生活上也没太多讲究,不太重视对子女文明礼仪的教育。”在教育处主任张志明的办公室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标语贴在墙上,每当有学生进来,他还不忘提醒着装常识和待人接物的细节。
“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声谢谢、一句道歉、一次帮助,我们要求学生每天做到这‘五个一’。”在张志明看来,学生的德育工作不能贪大求全,这“五个一”虽是细枝末节,却时刻体现着一个人的文明素养。
教育的落脚点在学生。学生的精神面貌体现出学校的教育现状。“老师早!”“同学好!”……每天清晨,在校门口,你都能听到文明礼仪岗值日的同学一声声亲切的问候。每周二、周五的晨会课上,学校礼仪、社交礼仪和家庭礼仪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火眼金睛大搜索”活动,将学生之间的不文明行为来了个大曝光,学生们纷纷用“放大镜”审视文明礼仪的诸多细节,行走在校园里,可以见到师生之间及时制止和劝导不文明行为的场景。
现在,无论走到哪里,学生都会主动与老师、长辈问好,周边居民也竖起了大拇指,文明懂礼已成为长沙市一中开福中学学子的标识。
教育从来都是朴素的,无需雕琢,更无需刻意为之。在这里,有一支颇富爱心的教师团队,他们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守护者。学业成绩、家庭出身不再是评判学生的标准,这里的每一位学生都被老师们温柔地对待。那份待人的良善与质朴,在校园之中弥散开来,淡雅而芬芳。
退休教师杨崇珍被学生们视为生命中“重要的人”。担任寄宿班班主任时,端午节到了,大家无法吃到可口的粽子,她就自己花钱给每位学生买一个;姚慧、袁江等同学住院了,家长不能前来照料,她便一直陪伴左右;谢泽文、彭浩等学生得了重感冒,她就把熬好的粥和药送到教室……2008年,正值南方遭遇冰灾,家境困窘的学生苏力脚上穿着雨胶鞋,在寒风里冻得瑟瑟发抖。杨崇珍心疼不已,特意给他钱,让他买来棉鞋换上。这不经意间的举动温暖了苏力的整个人生。现就读于西安炮兵学院的苏力,只要一下火车,就一定会到杨老师家里“报到”。2014年5月,临退休的那段日子,班上的孩子出其不意地为她筹备了烛光晚会,学生们清唱的那一曲《母亲》更是让她热泪盈眶。每到教师节的前一天晚上,总有学生守到深夜12点,争相要成为第一个给她送祝福的人……
回忆起从教生涯中这些点滴的感动,杨崇珍感慨万千。在她的理解中,安守于这三尺讲台,用一颗真心陪伴着学生成长,便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幸福。
2014年9月,长沙市一中与开福区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对长沙市七中进行委托管理。加盟长沙市一中教育集团以来,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源源不断地汇入这片洋溢着蓬勃生机的土地,不同校区教师之间在教育教学上的切磋成为日常的教育景象。
“学校真的变了,师生也有了更多的自信。”见证了学校成长足迹的蒋明权深有感触地说,“刚来学校任教那会,学校的优质生源流失严重;现在,学生们来了都不想走!”回首百年,这所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学校正在不断积蓄力量,向着新的征程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