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语文 细嗅文本
——浅谈文本解读
2016-06-29曹美娟
曹美娟
心有语文细嗅文本
——浅谈文本解读
曹美娟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对文本的感知、理解、评价而产生感受、体验并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一个过程。语文教师要上好一堂语文课,首先要能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教师始终要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目标,着眼于单元主题和学段目标,将文本读懂读透,挖掘出最有价值的教学素材,将其转化为符合学生需要的学习过程。
一、整体把握,见树木也见森林
文本解读不能只抓一句话、两个词,只言片语,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解读,容易造成对文本的曲解和误读。因此,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要立足整体,把握文本内在联系,准确地触摸到文本的教学方向。
1.结合单元主题进行文本解读
如果说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颗颗珍珠,那把这些珍珠串起来的就是一个个单元主题;如果说单元主题是一根“藤”,那一篇篇课文就是藤上的一个个“瓜”。一个瓜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整条藤乃至整个植物的有机构成。同理,一篇课文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单元整体和整个教材体系的有机构成。这就要求教学时对单元整体进行把握,以“藤”串“瓜”,尤其要关注单元提示、单元说明,把文本解读置于单元整体之中,否则就会出现“没有航标乱行船”等“偏读”文本的现象。如湘教版三年级上册《护士妈妈》,讲述了一个父母离异的女孩,因病住进医院,一直昏迷不醒,未婚的年轻护士用自己特殊的母爱拯救了女孩生命的感人故事。教师可以抓住“感动”“母爱”进行文本解读,但如果我们联系本单元教学主题,会发现其中的三篇课文都洋溢着浓浓的爱意,《一杯牛奶》告诉我们要学会关心别人、知恩图报,《短文两篇》(《倾斜的伞》《风雪中》)体现外公对“我”的关爱和陌生人之间的互相帮助,这些反映的都是人间的温暖和真情。了解这些后,再回到文本,我们会发现《护士妈妈》中,除了年轻的护士给予女孩的母爱令人感动,那位不停哀求医生救女儿的父亲,那位手足无措、焦急无奈的父亲,那位流着泪说谢谢的父亲的言行折射出来的不也是浓浓的爱意吗?如果不是病情严重到危及生命,一个堂堂男子汉又怎会苦苦哀求医生,也正是这种伟大的父爱,让年轻的护士“皱了皱眉头,默默地坐下来”,那小小的眉头里是护士“我要充当她的临时妈妈,挽救她的生命”和“我自己还没结婚生孩子,那怎么行,别人会怎么看”两种思想的斗争波澜,皱眉只是瞬间,那一瞬却宛如万年。也许正是父爱的影响,护士有勇气当起了女孩的临时妈妈,创造了一个医学上的奇迹。从文本里的“母爱”“父爱”,辐射到社会生活中的大爱,引导学生懂得:我们享受着爱,也要学会付出爱,让爱充满人间。
2.结合学段目标进行文本解读
语文课程设计是在“总目标”下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各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为此,教师的文本解读要服从于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目标体系,以学段目标为出发点,整体把握,精准定位。如一教师在执教一年级上册课文《小溪笑了》时,设计了“溪水为什么会变黑”“我们如何让溪水变得清清的,绿绿的”等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在讨论时给出了很多让溪水变清变绿的办法,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课堂气氛很热烈。但细想,教师是否在进行文本解读时过多地强调环保意识,而偏离低年级以字词教学为主、“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的教学目标。又如六年级上册的《表哥驾到》一文,教师在执教时,就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两位家长对孩子的不同态度反映出的不同的家庭教育观。高年级的教学,与前两个学段比起来要求更高更细化,要让学生品味文本中幽默夸张个性化的语言,体会作者用词遣句的精妙,还要关注表达,能把文中的语言特色和对比手法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二、深入浅出,将文本读厚读薄
要上好语文课,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味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静心凝神地研读,深入到文本中,咀嚼语言,发掘内涵,走好文本解读的“第一公里”路,同时要能从文本中提炼精髓,把握重点。
1.潜心“入”文本,把文本读厚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解读文本,需潜心研读教材,静心涵泳文本,留心插图提示,读出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空谷之响,韵外之旨,将文本读厚。在解读文本时,以学生、教师、编者等多重身份,以原生的目光投入,真正走进文本,穿越时空与作者产生共鸣,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审美直觉。
三年级下册《忆江南》全文只有27个字,其中却蕴含丰富的思想情感。深入文本,可以将27字读出几百字甚至上千字。自古以来,江南独特的美丽和风韵独享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小桥流水、古镇小城、桃花映红、碧叶连天也成为文人笔下的常客。白居易却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用有个“好”字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好在哪?好在风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轻轻地摇曳,江水缓缓地流淌,“绿”“蓝”同色烘托,“红”“绿”异色相衬,这就是一幅色彩绚丽、层次丰富的江南春景图。如果江南好仅仅好在风景,恐怕此词不至于流传千年还如此脍炙人口;如果教师的解读仅仅止步于此,那这首词的魅力将会大打折扣。江南好,还好在哪?“风景旧曾谙”,一个“旧曾谙”,让时光倒流到12年前。据有关资料记载,白居易少年时曾漫游江南,度过了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50岁后又先后出任过杭州刺史和苏州刺史。江南的风光名胜,江南的一草一木,都深深地刻在他的记忆里。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12年,67岁时,他写下了三首忆江南(此为其一)。白居易在出任杭州刺史期间,治理西湖,筑堤建闸,放水灌田,做了不少好事,也结交了很多好友,离别那天,百姓们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挥泪告别,有其友刘禹锡诗曰“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加上晚年的体弱多病、仕途失意,更能勾起他对自己少年时漫游江南的欢乐、中年时为官江南的豪情的回忆,可见,白居易熟悉的和不能割舍的不仅仅是风景,还有江南的人、江南人的情。这样解读,就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词的内涵和艺术成就。
2.精心“出”文本,把文本读薄
有人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文本解读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入”与“出”的过程。我们所做的所有进入文本的深层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走出文本,利用教材充分发挥课堂40分钟的效率,删繁就简,去粗存精,找到教学的支撑点。即抓主线,明思路,解读文本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粗知文章大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事件梗概”说的都是把文本“读薄”。精心读,可以将一个文本读成一句话或一串词,也可以将文本读成一种声音或一串动作等。
六年级上册《隔窗看雀》全文七百余字,13个自然段,作者描述了“雀”跳跃、翘尾、轻飞、啄食、梳理羽毛以及它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个檐台到另一个檐台,孵蛋、育雏、忍受伤害等。通过读,我们可以把文本读成一句话:忙碌而不羞愧,普通而不自卑。这句话是文章的文眼,是麻雀生活态度的集中体现,是作者要表达的核心,将这句话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师围绕这句话,与文本对话,直奔重点。通过抓关键词扣关键句,充分感受作者对麻雀这个小生命的欣赏,同时也能感悟到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经过悉心的品味,发掘出文本的内涵。
(作者单位:临武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