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2016-06-27李丁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胆碱酯酶精神分裂症

李丁全

(云南省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655000)

·经验交流·

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李丁全

(云南省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655000)

摘要:目的探讨首次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未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下,血清胆碱酯酶(CHE)测定水平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首次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 000例和排除精神疾病、肝脏疾病、农药中毒的对照组患者1 000例,测定血清CHE水平,比较两组CHE水平的差异。结果1 000例首次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CHE水平为(8 830±2 536)U/L,其中有67例升高,占6.70%,有86例降低,占8.60%。1 000例对照组患者CHE水平为(6 699±2 397)U/L,其中有 16例升高,占1.60%,有87例降低,占8.70%。两组CHE水平升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H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CHE升高率显著高于其他人群,关注CHE水平变化有助于监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自身疾病的发展程度和判断其是否合并其他躯体疾病。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胆碱酯酶;首诊患者

血清胆碱酯酶(CHE)作为一项肝功能检测指标,一般关注其测定值降低的临床意义,测定值升高较少关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CHE升高较为常见,已引起临床医生关注,但报道非常少。现仅有的文献报道了精神分裂症患者CHE测定水平的高低与健康人群的差异,可能由于样本量有限,并未进行升高率统计[1-2]。本研究通过对首次入院的1 0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 000例对照组患者CHE进行测定比较,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CHE升高率和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降低率却保持在同一水平,并对其升高的临床意义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于本院检查并排除精神疾病、肝脏疾病、农药中毒的患者1 000例作为对照组,男546例,女454例;年龄19~60岁,平均(37.35±7.36)岁。另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 8月本院收治的首次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 000例作为患者组,男606例,女394例;年龄17~65岁,平均(40.31±9.92)岁,疾病诊断符合ICD-10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1.2仪器与试剂美国Beckman COULTER 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HE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均由Beckman COULTER公司提供,质控品检测结果均在规定范围内。

1.3方法受试对象于禁食12 h后采集静脉血用于CHE检测,CHE参考范围为4 000~13 000 U/L。

1.4统计学处理采用Excel2007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准为α=0.05;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准为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CHE水平比较对照组患者CHE水平为(6 699±2 397)U/L,精神分裂症患者CHE水平为(8 830±2 536)U/L,两组患者CH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9.31,P<0.05)。

2.2两组患者CHE水平升高和降低患者结果比较见表1。对照组患者CHE水平升高16例,降低87例;患者组CHE水平升高升高67例,降低86例,两组CHE水平升高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69,P<0.05)。

表1  两组患者CHE水平升高和降低

3讨论

CHE在人体中主要有两种,即乙酰胆碱酯酶和拟胆碱酯酶(PCHE),通常测定CHE活性的目的有3种:(1)最常见的是以测定血清CHE活性的降低作为有机磷中毒的指标;(2)鉴定遗传性CHE异常变种的存在;(3)作为一项肝功能指标,肝实质性损害时PCHE活性降低[3]。CHE活性增高主要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脂肪肝和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等[4-6]。另外,精神科药物对CHE的活性影响也有报道,但众说纷纭,周位强等[7]研究表明,在用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时治疗前和治疗后CHE活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德海等[8]研究表明,在用氯丙嗪、氯氮平及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时CHE活性变化不大;于长本等[9]的研究则认为,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CHE活力有显著影响。

CHE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活性增高目前只有顾琰颖等[1]探讨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患者血清CHE水平变化,其选取了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在测定CHE水平高低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经治疗后有不同程度恢复;另外,CHE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活性增高的临床意义只有罗浩元等[2]研究认为精神分裂患者血清CHE活性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对监测精神分裂患者的病情可能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发现,在首诊CHE水平升高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部分患者住院治疗1个月左右有下降趋势,部分患者则一直处于高水平状态。经治疗后有下降趋势的患者合并躯体疾病较少,一直处于高水平状态的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特别是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较多。本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CHE升高率达到6.70%,而对照组只有1.60%,且患者组CHE平均水平达到(8 830±2 536)U/L,对照组为(6 699±2 397)U/L。由此说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因素会导致CHE水平升高,其概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治疗后随着疾病的好转,CHE水平也逐渐降低。所以,CHE的活性变化有助于监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自身疾病的发展程度和治疗效果。只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是以精神活动异常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疾病,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病因复杂,尚未完全阐明,其自身疾病能导致许多测定指标升高,但是升高的原因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10-11]。另外,CHE一直处于高水平状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特别是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较多,由此说明除去自身疾病可导致CHE水平升高外,还有并发症的因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痛风、高脂蛋白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临床医生发现,CHE水平升高特别是长期保持高水平时应高度重视,从患者疾病方面综合考虑,找出和发现原因,早干预、早治疗,尽量避免病情加重和并发症产生。

因此,关注CHE的活性变化有助于监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自身疾病的发展程度,以及判断其是否合并其他躯体疾病。

参考文献

[1]顾琰颖,张娟,李国荣.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变化的探讨[J].浙江医学,2015,37(10):861-863.

[2]罗浩元,刘集鸿,雷艳梅,等.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分析[J].海南医学,2014,42(14):2100-2101.

[3]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426-429.

[4]周新,涂植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4.

[5]陈圆媛,张有江.脂肪肝患者血脂、γ-谷氨酰转肽酶及胆碱酯酶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9):65-66.

[6]刘馨.血清胆碱酯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4.

[7]周位强,沈琪琳,张水山,等.氯氮平对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拟胆碱酯酶活性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8):3513-3514.

[8]舒德海,韩平,舒娜,等.抗精神病药对血清酶水平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6):327-328.

[9]于长本,赵德芬,徐珍,等.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1):61.

[10]李丁全.精神分裂症患者非抗精神病药物影响下空腹血糖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5):589-590.

[11]李丁全,任正伟,李晓东.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尿酸升高原因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225-226.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11.0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130(2016)11-1574-02

(收稿日期:2016-01-28修回日期:2016-03-29)

猜你喜欢

胆碱酯酶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血清胆碱酯酶测定用于诊断的临床分析
华南胡椒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
丁酰胆碱酯酶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松弛治疗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干预的效果观察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