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

2016-06-27向小兵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校对策

向小兵

[摘 要]本文主要讲述了做好大学生创业创新工作是高校党政大局的重要任务。笔者通过分析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难问题.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工作;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2015 年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

一、做好大学生创业创新工作是高校党政大局的重要任务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难题日益突出,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学生、家长和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当前各级党政和高校工作的重心。大学生是国家经济发展转型期急需的宝贵人才资。源。大学生创业就业,关系到国家青年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以及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发展,影响到国家改革发展的稳定大局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直接影响到学生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高校教师应从服务大局、为党政排忧、为大学生解难的角度出发,主动做好大学生创业创新服务工作。

二、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难问题

1.对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各高校的基础情况不同,造成了各高校对创业教育认识的差异。就业率高的学校认为,创业是找不到工作的学生才去干的不体面的事,没有形成“创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的意识,因而对创业教育持应付甚至反对的态度。但由于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不得不推一下动一下。这就需要我们创业教育工作者,寻找领导关注点和我们创业工作的结合点,耐心和领导沟通,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争取领导的支持。同时,我们要利用上级的文件精神,把创业工作队伍体系建立起来,由领导挂帅。一旦领导意识到了创业工作的重要性,我们的工作就好做了。

2.缺乏师资队伍和实际经验。教师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指导的关键因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很多高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实践等活动,这些创新创业活动的指导老师却大都是由其他专业任课老师指导,而非创业专业老师指导。这些老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创业知识培训,同时又缺少创业实际经验,大都是靠理论知识去指导学生实践,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这也给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有效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3.缺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平台。我国多数高校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忽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有些高校根据自身发展设立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计划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但往往出现“为项目而做项目,为比赛而去比赛”的现象,只重视结果。尽管有些本科院校建设有大学科技园、创业园、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但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怎样把创新创业课堂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实践,让学生真正掌握创业实质,近距离接触创业过程,也是高校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高校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1.引导学生树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理念。高校应将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学生入校伊始就能明确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推行“理论加实践,四年不断线”的全程化职业规划教育。

大一时注重建立职业认同,提升认知能力; 大二时锁定职业领域,提升职业能力; 大三时要注意职业角色转换,提升适应能力; 大四时积极利用学院与自身条件,提升求职能力。在此过程中,将学生分为升学、创业、直接就业三大类,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开辟多种不同的渠道,想方设法提升学生的职业生存能力与长期发展能力。

2.学校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大学整个教育过程之中,涉及的部门及相关内容特别多,必须加强教务处、各院系、就业指导中心、科研处、团委、大学科技园、实训孵化基地等相关部门联系。指导中心应有专人负责,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咨询、服务、督促等工作。

3.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高校要加强组织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培训班,,组织对创新创业具有一定热情、又符合相应标准的教师参加系统的创业教育培训,让教师们更新观念和知识,创新思路和方法,掌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授技能,努力开拓一支“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其次,充分整合校友资源,邀请知名学者、企业家和青年创业者等不同群体的典型代表担任授课、指导老师,分享创业一线实战经验,激发学生创业热情,为创业教育注入鲜活的血液,讲其创业经历和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目前我国的高校并不存在完备的“创业学”专业,因此任何学科背景的老师只要有决心有想法,深入钻研,都有希望成为创业教育方面的专家。再者,联合当地政府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区,帮助大学生创业。或者邀请创业成功校友,为学生指导孵化项目,更有说服力。

4.加大政府和高校扶持力度。加强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应借助各种媒体如:校园网,微博、微信、QQ群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各种优惠政策,让每一个有意创业的学生都能获得最新的扶持优惠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动力。如我校通过举办创业大赛、科技实践大赛选拔合适项目入驻孵化基地(众创空间)。成立由企业家、专业教师、创业校友组成的导师团,对入驻基地项目进行指导,并定期了解和跟踪创业项目。的进展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从中让大学生少走弯路,提高创业成功率。比如: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和创业导师团队部分成员,组成孵化基地顾问委员会,为创业项目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风险评估、融资服务、跟踪服务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5.强化过程和结果的审核评估。各高校应该重点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过程和结果的审核评估。目前,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审核评估形式主要是项目申报和项目结题两个环节。项目申报通过后的实践过程一般由大学生以文字形式记录,材料上交到学校相关部门审核。所以学校对指导老师的指导情况、学生的实践成果是没有结合具体实践过程及实践效果进行审核评估的。因此,针对这些现象,高校要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审核评估制度,从项目申报、项目过程和项目结题三个环节着手制定规范,细化审核评估标准,这样才能不断发现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从而避免创业实践流于形式。

6.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高校需要注重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和精神的培养,通过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耳濡目染,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培养其创新创业精神,从而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兴趣。为此,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创新创业读书会、辩论赛、科技发明比赛、论文交流等活动鼓励大学生的广泛参与,同时邀请社会优秀企业家举办创新创业讲座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还要建立激励兼容的体制机制,吸引大学生的广泛参与。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 浅析在就业新形势下探索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3

[2] 王磊,徐波,吴声. 关于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 才智. 2012

课题3:本文系2015年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资助《湖南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课题项目,湘外经院科字【2016】1号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高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