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普通高中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生作业设计与应用研究”的必要性

2016-06-27张丽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必要性新课程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课程作业的设计势在必行,本文从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角度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 作业设计;必要性

新课程理念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学要实现两大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实现这种转变,不仅是要关注改变课堂教学,还应顾及到课后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业作为课堂的延伸,巩固和消化课堂所学知识,是培养学生素养的最佳载体,教学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在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发展中成长,使作业成为教学与课程发展中间激活因子。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应创建以人为本的作业模式,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设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

一、目前的作业表现出如下问题

1.机械重复的课外作业数量过多、过难、过偏,效益不高。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时注重课外作业的量,搞题海战术,忽略对课外作业的精心设计和选择。

2.课外作业太过统一,缺乏层次性。学生之间个体差异较大,太过统一的课外作业不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所收获。

3.作业形式设计不完整,即只注意课后“巩固、提升性作业”的设计,没有涉及“预习作业”和“课堂知识生成性检测作业”的设计。这会阻碍是新课堂教学改革。没有“预习作业”就会导致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状况,就会使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没有“课堂知识生成检测作业”,就无法及时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也就无法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而导致“巩固、提升性作业”过多,易陷入题海训练的怪圈。

4.一般只落于书面回答,缺乏灵活性。这样的作业,对学生的作业心理、作业情趣将产生消极的影响,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将逐渐丧失,学生视作业为负担,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极为不利。极大地制约了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最终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二、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完善作业设计形式,更注重课堂学习有效性,达成课程目标,扎实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我们课题组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申请了此课题。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通过本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新课标,转变教学方式,进而设计出符合各学科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的作业,完善作业设计的形式,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使全体教师对新课改视野下作业的设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扎实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2.通过本课题研究,将单一的作业形式进行科学的分解,使作业更加精确,剔除重复而无效作业,有利于更好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转变学习方式,养成他们主动积极地探究新知、搜索处理信息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投身社会、关心他人的思想意识,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体验自我对自然、他人和社会的意义,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3.通过本课题研究,有利于使学生积极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形成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

4.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和锻炼一批名师。总之,通过本课题研究,完善作业设计的形式,改变传统作业弊端;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培养和锻炼一批名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科学的素养,提高实践能力,提高普通高中的素质教育质量,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央教科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下)[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449.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

[3] 许晓文.论作业设计的评价 [J] 《上海教育科研》 2002—5.

[4] 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 柳海民. 教育学原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作者简介:张丽,女,硕士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现任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中学校高中历史教师。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必要性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