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加快文县生态文明建设

2016-06-27王明慧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文县生态文明矿产资源

王明慧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这是党的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和发展。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王三运书记明确指出:“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对甘肃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思想和论断对文县如何实现“五位一体”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文县作为全省的一个资源大县,在“陇南黄金及有色金属工业基地”的建设有着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县;矿产资源

一、文县矿产资源优势与开发利用现状

1.文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优势。文县,古称阴平,位于甘肃南陲,地处甘川陕三省交界处,为甘肃省“南大门”。全县辖20个乡镇,305个村民委员会,人口24.9万人,面积50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05万亩。

2.文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近年来,文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已形成了一定规模。截止2015年9月,全县共设置各类矿山企业61个,其中探矿权42个,采矿企业19户。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有煤、锰、铜、金、重晶石、硅石 、石灰岩、砂石等矿种。分别有煤矿企业2户,锰矿5户,铜矿3户,金矿15 户,重晶石矿16户,硅石矿业14户,石灰石矿1户,砂石矿5户。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户,其中矿产企业10户。2014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5.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3亿元,矿产企业完成1.5亿 ,全县工业实现税收1.5亿元,对财政贡献率43.7%。2015年一季度,全县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8895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33万元,全县工业实现税收2200万元,对财政贡献率39.3%。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了工业经济发展,为全县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文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难以调和。文县地处西部贫困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缓慢。因此,政府的工作重点就是搞经济建设,县域资源的特点,决定了文县多是发展以矿产为主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经济发展就会不同程度地带来环境的恶化,出现了要发展经济就难免要破坏和污染环境,要保护环境就要降低经济发展速度的矛盾,这一对矛盾在短时间内难以调和,实际工作中就会出现“重经济,轻环保”的现象。

2.矿产资源开发渠道单一,矿产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严重。文县在引大、引强方面做的还不够,目前尚未引进一家有实力、有技术的知名企业,矿山企业数量多、分布散、规模小,小型矿点开采企业及个人乱开乱采占全县矿山数的约60﹪以上,小规模开采不能实现资源价值的有效利用,不能形成规模化、效益化、环保化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格局,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严重破坏。

3.矿山采矿权人的法制观念不强,资源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效益与环境效益不统一。文县矿山开采主要以小企业和个体为主,投入不高,技术落后,矿山企业只顾眼前利益、经济效益,不顾长远利益,忽视社会责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利益,对矿产资源如何在开发中实现有效利用认识不清,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一些采空区、过采区恢复治理不到位,有的矿山企业已停采,但没有遵照“谁开采、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进行恢复治理,形成了许多安全和环境隐患。

4.相关部门对生态和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认识不到位,管理水平不高,监督不到位,行政执法力度不强,缺少有效的法律监督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但经济建设是中心工作,发展才是硬道理。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保护的主要责任在于政府,而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都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经济增长是考察各级政府官员的主要指标,受经济、政治等利益驱动,地方政府往往无法尽到自己的责任,缺乏保护环境的积极性,这就使得各级政府往往倾向于为了经济发展而容忍、袒护、甚至支持经济发展中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有时为了经济发展还直接从事一些破坏环境的活动。

5.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不完善,整合力度不大。文县矿产资源的勘查程度低,整合力度不大,资源开发没有形成规模,资源回收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虽然中金公司通过股权转让落户我县多年,但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和竞争力,整体工作严重滞后,开发工作至今尚处于初期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和整合工作。尽管自2007年以来,我县通过招商引资、矿产权结构调整等方式,对新关、后斗湾、半山、郭家坡、关牛湾金矿采矿权和阳山金矿探矿权进行了整合,采矿权由原来的21个减少到 19个,探矿权由原来的46个减少到 42个。

三、对策建议

1.加强环境法律的宣传和教育,转变环境法制理念,健全和完善地方性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民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受到教育程度、经济利益驱动等因素制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正确的宣传和引导。一方面,应当制定区域性环境法律制度,健全和完善地方性法规、政策,完善地方性的生态环境法律责任追究机制、建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另一方面,应加大生态环境法律制度的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的环境意识和法律观念,树立可持续性发展的价值理念,破除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确立先治理后开发、边治理边开发的理念。

2.引入市场机制,发挥经济手段作用,引大引强,从源头上加大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力度。文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决定了现阶段文县发展经济的中心地位不可动摇,运用经济手段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不仅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而且能有效地降低行政管理的成本。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稳妥推进”的原则,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放开视野,拓宽思路,借助“兰洽会”、“民企陇上行”等重大活动平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放宽准入条件,落实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落户文县,开展合作。

3.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法律保障机制,扎实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清理整顿。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4.着力推进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和详查找矿工作。加快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探和详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地的各种勘探资金,加大商业性勘查力度,吸纳社会各方资金进行勘查, 努力找矿,找优势矿,摸清我县矿产资源的潜在力,增强后备资源。严格执行探矿权面积核减制度,对已达到详查程度、资源储量规模达到中型以上的探矿权,督促探矿权人限期办理转采手续,尽快开发建设。严格探矿权资格和程序的审查,抓好矿业权年检工作,使矿业权年检成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的重要手段。

5.统一思想认识,科学制定方案,完善制度,强化措施落实,努力在矿产资源整合方面取得新突破。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党的十八大报告.

[2]《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3]《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意见》.

[4]《2014年文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县统计局.

[5]《文县2015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文县统计局.

[6]《陇南经济概论》,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7]《学习先进经验 强化工作措施 努力实现矿产资源整合的新突破—赴陕西省凤县和陇南市三县学习矿产资源整合考察报告》,文县党政学习考察团, 2013年5月20日.

[8]《文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情况汇报》,文县国土资源局,2014年10月.

猜你喜欢

文县生态文明矿产资源
三种思路求体积
甘肃省文县城关中学师生优秀书画作品选登
唯有爱和美食不可辜负——甘肃省文县城关中学烹饪社团课侧记
我国矿产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完善路径分析
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使用法将作重大修改——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与矿产资源使用法典(草案)》解析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油橄榄基地水利配套工程灌溉方式探索与实践——以陇南市文县为例
《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1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