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2016-06-27刘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术后护理并发症

刘卉

【摘要】目的:总结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行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58例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并发症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低颅压综合征、面瘫、面部麻木、高热、肺部感染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给予患者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可有效控制并发症风险,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三又神经痛;并发症;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0-0117-02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较好,但术后患者多伴有各类并发症,必须及时给予患者预防性护理,并有效处理已出现的并发症,才能保证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1]。为此,本研究选择本院行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58例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对比分析了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并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旨在探索一套有效的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并发症护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本院行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58例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两组患者均在本院顺利完成微血管减压术,已排除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凝血功能障碍者等。观察组男16例,女13例,平均年龄(4324±1924)岁,平均病程(545±317)年。对照组男17例,女12例,平均年龄(4358±1933)岁,平均病程(578±25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如基础护理、体位护理等,不作详述;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增加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低颅压综合征护理患者术后立即取平卧位,避免抬高床头,促进脑脊液恢复,持续平卧3d以上。注意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造成误吸。血压偏低者,增加补液量,取头低脚高位,出现严重呕吐者,给予止吐药物。头痛不能耐受者,给予氨酚待因片等镇痛药物。

122感染类并发症护理麻醉恢复期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呕吐后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肺部感染者,应每日吸痰或按需行体位引流,避免局部感染加重。术后患者尽量头偏向患侧,及时更换污染的敷贴,避免伤口感染。

123其他并发症护理术后平卧预防脑脊液口漏与鼻漏发生,出现脑脊液漏者,迅速通知医生,按医嘱实施加压包扎、腰穿排空脑脊液、抗炎等治疗。二次切口包扎者,应做好预防切口感染处理。术后观察患者面部功能、听力是否正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出现高热者,给予激素药物或解热镇痛药,持续观察患者体温变化[2]。

124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术后,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组织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健康内容: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常见并发症、并发症预防方法、自护技能及饮食要求等,组织患者及家属学习自护及家庭护理技巧,主动预防并发症。在健康教育中,应告知患者各类并发症出现的前兆及反应,出现不适,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处理。

13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情况及两组患者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 0 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观察组低颅压综合征、面瘫、面部麻木、高热、肺部感染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头皮下积液、唇周疱疹、脑脊液漏、后颅窝硬膜下血肿并发症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唇周疱疹、脑脊液漏、后颅窝硬膜下血肿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见表1。

22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36±125)d,对照组住院时间(726±136)d,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笔者针对微血管减压术制定了并发症预防性护理模式,研究结果显示,实施预防性护理后,患者低颅压综合征、面瘫、面部麻木、高热、听力下降、肺部感染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他并发症率也低于对照组,提示并发症预防性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风险。

低颅压综合征是由于术中放出大量脑脊液致使颅内低压所造成的一系列症状,主要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3]。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颅压综合征,文献[4]报道显示,其发生率高达85%~95%,而本次研究实施预防性护理后,低颅压综合征仅为6552%,提示该护理模式对于低颅压综合征的预防效果较好。同时,本次研究还发现,实施预防性护理者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提示该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恢复速度,改善患者预后。此外,经过预防性护理后,头皮下积液、后颅窝硬膜下血肿等严重并发症也相对较少,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为预防口角疱疹,应每日严格进行口腔护理,护理范围扩大至唇周,发现口腔感染症状,应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发现患者后颅窝硬膜下存在血肿,应立即行清除血肿、抗炎护理,观察血肿改善情况,预防局部感染;若面部出现不对称、面色改变,则为面瘫,按医嘱给予患者解痉挛药物,不能完全闭眼患者,应注意保护眼角膜。

综上所述,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给予患者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有利于提高患者恢复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延英,王四荣,陶淑亭.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4,6(13):377.

[2]刘慧娟.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护理[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5(09):134.

[3]张萍,周亚梅,陈淑惠.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护理要点[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4):212.

[4]翁秀珍,曹作为,夏鹰.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8(11):693.

(收稿日期:20160328)

猜你喜欢

术后护理并发症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
87例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电切术后护理体会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