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

2016-06-27黄家兴梁海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壮医

黄家兴+梁海雄

【摘要】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辅助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壮医;药线点灸;肠易激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0-0009-02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s,IB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该病主要分为腹泻型和便秘型两种,患者以女性多见,近年来,笔者采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住院及门诊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且同意配合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及排除标准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2]中相关标准拟定。患者症状为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最近3个月内每个月发作至少3日,同时伴有以下2项或2项以上者:①排便后症状改善;②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的改变;③发作时伴有粪便性状(外观)改变;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④肠镜检查未见明显黏膜异常,部分患者有肠运动亢进。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或造血系统疾病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②患有其他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患者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采用西药匹维溴铵(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50mg,国药准字20133036),每次50mg,每日3次;丽珠肠乐(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035g,国药准字S10960040),每次2粒,每日2次;蒙脱石散(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3g,国药准字H20143336),每次3g,每日3次。

13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穴位:脐周四穴、长强、粱丘、足三里为主穴,呕吐者加内关、中脘。药线采用二号药线。每日视病情严重程度点灸穴位1~2次。治疗期间避免灸处感染。进食易消化食物.忌生冷。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停止使用所有IBS相关药物,以上治疗以4周为一疗程。

14观察指标在治疗开始前、实施后及治疗期间,每周记录1次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内容包括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以及其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分析确定是否与治疗有关。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评分方法。腹痛或腹部不适:无不适记为0分;轻度不适记2分;中度不适记4分;重度不适记6分。大便次数:正常记为0分;每日3~4次记为2分;每日5~6次记为4分;每日7次以上记为6分。大便性状:外观呈香肠样,平滑柔软记为0分;柔软成团但边缘清楚的记为2分;淅散蓬松,边缘粗糙记为4分;完全液体无固体成分,记为6分。腹胀:无,记为0分;轻度记为2分;中度记为4分;重度记为6分。排便急迫感:无,记为0分;轻度记为1分;中度记为2分;重度记为3分。黏液:无:0分;有:1分。

15疗效判定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大便观察指征恢复正常,症状及体征消失,疗效指数≥95%为临床痊愈;每日大便2~3次,接近成形,或便溏每日仅1次,症状及体征总积分有所减少,疗效指数≥70%但<90%为显效;大便溏、黏液减少,大便常规基本正常,临床症状好转,疗效指数≤30%但<70%为有效;无效:症状无改善,疗效指数<30%。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16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上,IBS依据症状分为便秘型、腹泻型、腹泻和便秘交替型,其中腹泻型(D-IBS)最常见,占741%。本病虽呈良性经过,但由于发病率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

目前西医治疗IBS大多通过止泻、镇静、抗抑郁、抗焦虑等对症治疗,尚无一种药物可以完全有效地治疗各种类型的IBS[4],只能局限于解除症状,但易反复发作。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的病因病机为情志失调、素体阴虚或阳虚,加上外邪内侵或饮食不节,致使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许多学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采用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针灸治疗本病也取得了一定疗效,其治疗机制是通过调节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来实现的[5]。

壮医药线点灸是流传于壮族民间的一种医疗方法,先将苎麻浸泡于多种中药材浸液中制成药线,再通过点灸患者体表的一定穴位以调整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有学者统计本法可治疗150多种疾病,且疗效确切,灸时无痛苦,灸后无疤痕,其中壮医药线在小儿腹泻、厌食症等胃肠道疾病的治疗上有独特的疗效[6]。本研究所选用的脐周四穴、长强、粱丘、足三里等穴位都是针灸在治疗本病是常用有效穴位,疗效显著。

总之,壮医药线点灸可以作为一种治疗IBS的有效手段,同时具有安全性高、费用低廉的优点,且患者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宁丽,叶柏.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2008,36(6):449-452.

[2]叶任高,陆再美.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3.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143

[4]Mertz HR.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N Engle Med,2003,349:2136.

[5]李浩,孙建华.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概况及机制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11,3(20):430-431.

[6]岑嵘.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小儿腹泻68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8):53.

(收稿日期:20160226)

猜你喜欢

肠易激综合征壮医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壮瑶药研发中心启用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4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壮医敷贴疗法文献记载及应用概况
壮医平衡气血原则临床研究进展
壮医对腰肌劳损的认识的评述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米安色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壮医刺血疗法和骨刺散外敷治疗颈椎病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