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2016-06-27邹亚杰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意义阅读教学问题

邹亚杰

[摘 要]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功,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吸收、提高知识和技能不可或缺的途径,也是小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小学语文阅读中的问题及指导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意义; 问题 ;策略

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源泉,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借助课本,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体验,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熏陶,发展个性。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内容,它是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过程,既是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提供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

一、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是传承人类文化、学生求知的重要也是主要途径。阅读可以扩大知识面,提高人们对语言的兴趣,还可以扩大词汇量。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不仅可以学习文字、增加知识储备,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增强学生自制力。

对于学生来说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样也是学生学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学生获取知识,提升学习兴趣,增长个人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都与阅读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生应把培养阅读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特别是在学习语文方面,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把阅读能力当做一种能力来培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阅读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是阅读的实施者,书本是阅读内容,通过书本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互动,而不是依靠教师对所阅读文章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语文教学是以读写为主的,所以自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使用以来,便成为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二、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对于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小学的语文教学,一直把重点放在对于文章的分析上,教师会带着学生阅读文本,总结中心思想、写作特色,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感知,忽视了对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几乎很少有运用语言的能力训练。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误以为带领学生进行了阅读、理解,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不然,只有让学生理解并积累下来,学会运用了,才算完成了教学任务。由此可见,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培养出来。

2.小学语文教学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教师往往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想法代替学生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其实,对于学生来说,无论其年龄大小,都对文章有自己的理解。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允许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来读文章、认识世界,对课文内容进行自身的体验,从而达到个性化的情感熏陶,启示深思,享受自己学习的乐趣。

3.小学语文教师对课文的理解深度不够。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没有深度理解文本的情况下,硬灌输给学生阅读知识。有的教师就是按照教学参考书来阅读文本,不能够兼顾学生的需求,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有的教师只是参照同组教师的课件、教学设计,一味模仿,忽视了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授课之前,要先以读者的身份进入课文,潜心研读,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再跳出来,以授课者的角色站在不同程度学生的立场上备课,设计教学重难点,结合课本练习找到语言训练的重点,找到阅读文本的突破口。教师一定不能在自己没有吃透文本的情况下,就参考许多教学资料,在众多的资料中迷失自我。

4.小学语语文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很好地运用。随着新课改的纵深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改提倡的主要学习方式。所以,在一些教师的眼中,教学过程中无论需要与否都必须要有小组讨论环节。不管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没有讨论的价值,也不管时机成熟与否,教师总是会随时随地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当讨论结束后,学生就简单作一下汇报,看起来热热闹闹,却什么都没学到。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探讨

1.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词语,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

2.阅读能力的培养

(1)加强朗读和诵读能力的培养。加强朗读和诵读训练也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因为能促进学生对作品领悟的方式就是朗读和诵读,这种做法能够促进学生吸收、积累和发展语言,促进学生良好的语感的形成,对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非常有帮助。也正是因为这样,加强学生的朗读和朗诵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是十分有必要的。

(2)强化体验,注重感悟。首先,在学习文本前,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应得到保证,因为阅读不认真,就不可能使体验和感悟达到应有的效果。其次,学生应该有自由的选择权,比如:学习内容、学习阅读的方式、学习小组等的自由选择。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觉得自己是阅读的主体,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效果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3.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习与心灵的对话

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心灵舒畅的可以自主学习的环境,使得学生学会用心去参加阅读实践,在实践中学生的个性才会得到解放,学生才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学习,去读书,去思考,去感悟所学内容,从而优化阅读教育。

摒弃以教师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的错误理念,给学生以自由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享受自己的自主选择权利,这样,学生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觉得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习惯来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仅需扮演引导者,并且是简单的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并非代替。

4.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与他人对话

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包括教师以及同学。与教师合作是阅读教学中对话的重要形式。阅读教学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教学方式,更是师生共同的互动方法,教师要善于与学生合作,也要引导鼓励学生与教师合作。与学生合作是阅读教学中对话的主要形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学生与自己互动,也要让学生之间实现学习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交流、分享。开阔学生思维,充实学生知识结构。

四、结语

语文阅读教学工作都不只是学生或者教师单方面的责任,而是两者充分配合好才能圆满完成的工作任务。我们教师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树立起面向全体学生以及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重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和教育,掌握灵活、得当和有效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教育,收获时学生终身受益的教学效果。杜绝一切华而不实的教学方式,从学生实际出发,杜绝纯形式教育的发生,要从实践中不断检验教学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逯宝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中小学电教,2011(09).

[2] 倪道义,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新课程(教研),2010(02).

[3]成巧云.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途径:个性化阅读[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3(12).

猜你喜欢

意义阅读教学问题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