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技巧

2016-06-27陈海娟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说话能力技巧培养

陈海娟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是一个系统工程。 然而,因为难以考核学生说的能力,所以出现了长期不重视培养与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现象。鉴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下列措施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抓好课前训练,培养说话习惯;立足课堂教学,诱导学生说话;丰富说话形式,激发学生乐说。

[关键词]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技巧

语言学家认为:人类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主要是说话与听话。说话是学生将隐性的内部语言转化为显性的外部语言的桥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说话是这个系统工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环节。故此,我们必须采取下列措施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抓好课前训练,培养说话习惯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令人担忧的情况:很多学生不敢或者无法在集体场合说一段连贯的话,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或者走上讲台时,往往心跳脸红,连一句话也说不上来,更别奢望其能够流利地回答老师的提问了,教学效果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为此,我安排在每节语文课前组织学生开展三分钟说话训练活动。具体方法如下:每节语文课前安排一至二人上讲台说一则小笑话或者小新闻或者小寓言或者小童话,或者背诵几句警句格言或者背诵课文中的精彩小段落或者背诵一首小诗等。我还把引导学生补说小故事中的空白作为课前训练说话的主要内容。如《中彩那天》,有的学生在父亲给库伯先生打电话的空白处补白道:“库伯先生,那天我给你捎带买的彩票中彩了,恭喜你得到一部崭新的奔驰牌小汽车。”有的学生补白道:“库伯先生,你中彩的那辆奔驰牌小汽车我替你开到我家了,麻烦你到我家来把车开回去。”……有的学生在课文中“那天吃完饭时”,“父亲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的空白处用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补白了父亲讲的一件又一件趣事:“一次在公司上班时,一位同事……”通过上述课前训练,学生在集体场合敢说会说的良好习惯终于逐渐培养起来了。

二、立足课堂教学,诱导学生说话

模仿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开始。学生起初的模仿是听别人说话而后再自己学着说,而后再从语文阅读课文中学说。为了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小学语文教材提供了许多口语教学的形式与素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势,运用教材中的一系列教学载体,指导学生开展说话训练。

1.创设诵读情境,激发说话欲望。小学语文课文均是脍炙人口的经典美文,是我们指导学生开展说话训练的丰富资源。因为教材中的经典美文往往要比口语有序、精确以及更加注重语法。所以,要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我们就必须引导学生多诵读甚至背诵教材中的经典美文,在诵读与背诵的过程中悟“法”,为学会准确流利地说话创设条件。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姑娘》时,我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朗读形式,比如齐读、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体味人物心情,感知人物命运。然后再要求学生自由组合,互相复述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以此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2.结合插图,身临其境讲述。有学者认为:“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兴奋剂。”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结合课文内容与课文插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引导学生凭借画面的意境来启动丰富的想象思维,就可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说话。如此,学生便可以更好地把握口语表达顺序,继之培养与提高说话能力。

教学《四季》这篇课文时,我充分发挥课文中四幅插图的巨大作用,引导学生说话。开始,让学生观察第一幅插图,问学生这是什么季节?插图上有些什么动物与植物?对此,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描述插图中的内容。然后,我运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观察与描述另外三幅插图中的景物。之后,指导学生通过“找朋友”的游戏给这篇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归类,引导学生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看图造词开展说话训练活动。有的学生说:“春天到了,小鸟飞回来了,小草长出来了。”有的学生说:“夏天到了,青蛙来了,水中的荷叶长得圆圆的。” 有的学生说:“秋天到了,田里的稻穗笑弯了腰。”有的学生说:“冬天到了,雪人的肚子挺起来了。”如此,既消除了个别学生不敢说不愿说的心理障碍,又激发了学生敢于尝试、争先说话的自觉性,达到了培养与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目的。

三、丰富说话形式,激发学生乐说

1.创设情景,让学生乐说。实践证明:情景教学,以景助说,往往会让学生兴趣盎然且乐此不疲。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上,我常常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乐于说话。教学《将相和》时,我要求学生表演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学生很快自由组合并进行角色分配。然而,因为课文中只描写了蔺相如与廉颇的语言,而没有描写二人的神态动作等,学生的表演因此遇到了困难。于是,我引导学生想一想廉颇与蔺相如在故事情节的开始、发展与结局等过程中分别会怎么想、怎么做、有怎样的面部表情等。顿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既能按故事情节的发展表演角色,又自然而然地锻炼了说话的能力,还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真是一举多得。

2.利用课外活动,激发学生说话欲望。 有人说:“兴趣是创造的火花。”为了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增强学生说话的兴趣,我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比如:春天来时,我带领学生到公园春游。在此过程中,我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与小树、鲜花、小草、公园的管理人员等开展对话活动。然后把对话的内容在自由组合的学习小组中交流或者直接报告给老师。有的学生说:“鲜花对我说,小朋友,别掐我,我怕疼。”有的学生说:“小草对我说,小朋友,你别踩我,否则我长不高!”……如此,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力与想象力。此外,每逢节假日,我都要求每位学生记住假日中的某一件事,待到上学时再说给同学们听。学生也由此养成了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情的好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是一个系统工程。 然而,因为难以考核学生说的能力,所以出现了长期不重视培养与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现象。鉴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上述措施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参考文献:

[1]孔令法,重视说话训练 提高读写能力,J,学周刊,2016年1月.

[2]李莎莎,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J,发展导报,2016年1月.

猜你喜欢

说话能力技巧培养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优化仿说句子训练,提高智障学生说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