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幼儿一日常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016-06-27史瑜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习惯养成幼儿

史瑜

[摘 要]幼儿一日常规行为是指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需遵守的行为准则,主要包括纪律与秩序、教学常规、基本的日常规章与制度等管理常规,本文针对幼儿一日常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幼儿;日常规行为;习惯养成

幼儿在园的常规行为就是指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各环节中,对应当遵循的规则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应的行为。它具有重复性和规律性,是幼儿教师对幼儿遵守规则的行为期望。它分为幼儿生活常规行为、活动常规行为、学习常规行为。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应“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一、生活常规

生活常规是对来自不同家庭环境和不同生活习惯的幼儿提出的共同要求,它包括对幼儿“生活态度”(坚持每天来幼儿园、喜欢食用幼儿园饭菜等)、“生活习惯”(餐前盥洗习惯、午睡习惯等)两方面的要求,明确告知幼儿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着重培养孩子独立吃饭,包括餐桌前就餐,不边走边吃,不遗洒饭粒,不用筷子和勺子捣饭,不吧唧嘴,知道用纸巾擦鼻涕,不用袖口,不吮咬手指,用脏手擦眼睛,抠鼻子等。

二、活动常规

活动常规通常指在教师组织活动和幼儿自发活动中,幼儿需遵循的活动规则及规范。这些规范涉及幼儿正确使用室内外活动场地、玩具材料以及具有活动的安全意识与规则意识,等等。包括不做危险动作,学会排队,合群,令行禁止等习惯。

三、学习常规

学习常规是指保证幼儿顺利、有效完成启蒙阶段学习任务的要求。包括幼儿在集中教育活动中不做小动作、能安静听教师讲话和能够安静听同伴发言,提问或者回答问题先举手,不随意发言,不随意摆动桌面用具,把放整齐,用完后归还远处等。

另外,幼儿会主动地去模仿父母的行为。也就是说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着父母的影子,这不仅是遗传基因的作用,也是父母的性格、感情、行为、语言等多种心理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半以上孩子的行为问题与其父母自身行为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加之父母缺乏规范和矫正幼儿常规行为问题的意识,从而导致幼儿在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保持上出现了问题,阻碍了幼儿在关键期良好行为的塑造。所以在幼儿一日常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我们一定要寻求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总之,在常规教育与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应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引导幼儿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不一味地用“说教”和“命令”来强迫幼儿被动接受习惯,要使幼儿自然“习得”常规行为,使“他律”变为“自律”。

猜你喜欢

习惯养成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养成教育之我见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