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肺脾肾”论治肺胀

2016-11-16杨林林穆蓉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4期

杨林林 穆蓉

【摘要】肺胀是以咳嗽咳痰、气喘、胸部膨满、憋闷如塞等临床表现。是多种肺系疾病发展的晚期,最后导致肺、脾、肾三脏虚损,是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秋冬季节。笔者认为肺胀病的治疗,需要从根本上予“滋水培土生金”论治。

【关键词】肺胀;补肺纳肾;培土生金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134-01

肺胀一病,首见于《黄帝内经》,其《灵枢·胀论》曰:“肺胀者,虚满而喘咳。”《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因此,阐明了肺胀的病因病机是气虚,临床症状是胸部膨满、气喘、咳嗽。后世认为,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故肺胀的病机以肺、脾、肾虚为本,病理因素有痰浊、水饮、瘀血、气虚、气滞,临床表现以喘、咳、痰、胀为主。因此,临床治疗上多以止咳化痰、纳气平喘、活血化瘀等辩证治疗。但是,笔者认为,肺胀病的治疗,应予滋水培土生金为法,以固其根本。

一、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脾位于中焦属土,其脾气主运、脾阳主化,合而生理功能是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经吸收后,在脾的升清作用下,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痰浊储于肺部,阻塞气机,气机不利,肺失宣降,故咳嗽咳痰、喘息气促。日久导致瘀血阻滞,停于肺部,不能敛肺,故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因此,培土生金在肺胀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据报道,马丽佳、徐洪洁等[1]治疗肺胀主张祛邪顾脾胃、固本健脾胃、健脾以安肺、脾、肾、心,以小青龙汤、黄芪建中汤、金匮肾气丸、炙甘草汤为基本方,辨证治疗肺胀,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何迎春、陈海玲[2]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采用培土生金法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通过健脾补肺达到扶正固本、化痰止咳、养阴润肺之效。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经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后,患者能提高免疫功能,并且明显减少急性发作次数,从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的目的。

二、肺主气,肾主纳气

“肾主纳气”的理论渊源,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肾者……主卧与喘。”说明咳、喘等症与肾有关。南宋杨士瀛在前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肾主纳气”的理论。《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咳嗽》曰:“肺出气也,肾纳气也,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藏。”林佩琴《类证治裁·喘症》进一步阐发道:“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矣。”肺胀是多种肺系疾病发展的晚期,最终累计肺脾肾三脏,故“喘”一症主要由肺、肾气虚引起。肾主纳气的病理称“肾不纳气”,肾不纳气临床多表现为咳嗽、呼多吸少、气短不续,治疗当以补肾为主。补肺肾法[3]是根据金水相生理论,母病及子,通过补子以达“金能生水,水能润金”。因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二者在吐故纳新方面相辅相成,若肺气衰,肺气上逆,必致肾气无以摄纳。肺胀一病,耗气伤津,肺津亦需肾水滋润,才能主气司呼吸。补益肺肾法作为COPD的重要扶正手段,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滋水培土生金

综上所述:肺胀主要是以咳嗽、气喘、憋闷如塞、胸部膨满等为临床表现,以肺脾肾气虚为本,病理主要为气滞、痰浊、血瘀。培土以杜绝痰源,生金以主气,滋水以纳气,从根本上治疗肺胀,另可以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以治起标。补肾治喘不仅可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和体内氧代谢,而且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发病。许得盛[4]等观察到补肾能够维护气道稳定性,从而维护肺的通气功能,减轻气喘的发作。李文[5]认为肾失于摄纳则出现咳喘,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症状,代表治疗大法为“补肾纳气”法,其中又有“温补肾阳”与“滋补肾阴”之别;并且“肾不纳气”证的治疗也通常并非单纯补肾,而是补肾、补肺、平喘等综合治疗,其中补肺的作用往往大于补肾。因此,肺胀的治疗应以“滋水培土生金”为主。

参考文献:

[1]马丽佳,徐洪洁,曲妮妮.从脾胃论治肺胀[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9):2033-2035.

[2]何迎春,陈海玲,张如富.培土生金法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0, 25(5):

776-777.

[3]孙志佳.肺疾病的理论与临床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5):57-59.

[4]许得盛,沈自尹,胡国让等.补肾法稳定哮喘气道反应性作用的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22(11):14-15.

[5]李 文,吴承玉.“肾主纳气”理论源流探析[J].中医学报,2011,6(6):67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