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少奇下令枪毙“黄世仁”

2016-06-25郑学富

党史纵横 2016年5期
关键词:仙姑白毛鲁艺

郑学富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这首传唱了整整70多年的《北风吹》让人们难以忘怀。70多年前,歌剧《白毛女》在延安首演时,陈强饰演的恶霸地主黄世仁没有被枪毙,中共中央书记处在讨论评价这部戏时时,刘少奇说:“黄世仁如此作恶多端,应该枪毙。”以后再演《白毛女》时,剧情作了改动,黄世仁被当场枪毙。

“白毛女”的原型

歌剧《白毛女》产生于上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贯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一个丰硕成果,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新歌剧,是我国歌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贺敬之文学艺术生涯中纪念碑式的作品,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该剧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于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

关于《白毛女》的故事和人物原型,历来众说纷纭,贺敬之后来曾回忆说,该剧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故事。

河北省阜平县一个村庄被八路军解放后,工作一直很难开展。一次,区里派工作组到该村安排选举村干部,可召开村民大会时,到会的村民寥寥无几。工作人员询问原因,村里的负责人畏畏缩缩地说:“今天是十五,大伙都给‘白毛仙姑上供去了。”

工作人员追问“白毛仙姑”的详情,村干部便绘声绘色地讲起了“白毛仙姑”的故事。工作组干部估计可能是一个什么野兽被村人误会了,或者是敌人玩弄的破坏阴谋。为弄清真相,工作组决定到山里的奶奶庙捉鬼。当晚,工作组干部和村民兵队长携带武器,隐蔽在奶奶庙神坛一侧的暗处。大约三更时分,一阵冷风吹过,有脚步声渐近,时隐时现的月光下,果然看见一个白色的人影走进庙来,伸手去抓供桌上的食品。待她拿到供品欲回身离开时,区干部从暗中跃出,大喊:“你是人是鬼?”“白毛仙姑”一惊,突然发出狂叫扑向区干部。区干部打了一枪,“白毛仙姑”受伤倒地。当区干部去抓她时,她猛地爬起来,狂奔而去。工作组人员穷追不舍,穿过一片树林,爬上了山,过了几个悬崖峭壁,便看不见那白色的人影了。正踌躇中,隐约听见有小孩的哭声,仔细地察看,在黑暗的山沟尽头似有火光闪烁,犹如“鬼火”,阴森可怖。区干部们不相信有鬼,勇敢地追踪过去。只见在一个阴暗山洞里,“白毛仙姑”正躲在一角紧抱着一个小孩。区干部举起枪对着她说:“你到底是人是鬼,你快说。说了我饶了你,救你出去。”这时“白毛仙姑”突然在区干部面前跪倒,痛哭失声,接着向区干部倾吐了一切。

9年前,村中有一恶霸地主,平时欺压佃户,骄奢淫逸,无恶不作。村中一老佃农,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儿,聪明美丽,被这个地主看上了,乃借讨租为名,逼死老农,抢走该女。该女到了地主家被奸污,怀上了身孕。后地主厌弃了她,阴谋害死该女。一老妈子得知此信,乃于深夜把她放走。逃出地主家后,该女不知何往,便躲上山找了一个山洞住下,并生下了孩子。她背负着仇恨和辛酸,在山洞里生活了几年。由于少吃没穿,终年不见阳光,又缺少食盐,因此逐渐全身发白。因为常去偷奶奶庙里村民的供果,被村民们信为“白毛仙姑”,奉以供献,她也就借此度日。

区干部听了“白毛仙姑”的诉说,流下了眼泪。随后,他告诉“白毛仙姑”“世道”已变,受苦人已经翻身了。最后,他们把“白毛仙姑”救出,她又重新作为一个“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贺敬之含泪写剧本

1944年4月,在晋察冀边区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奉调回到延安。在“鲁艺”召开的欢迎会上,“西战团”人员向周扬讲起了“白毛仙姑”的故事。后来,《晋察冀日报》记者李满天将自己创作的小说《白毛女人》托人转给周扬。周扬看后,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戏剧题材。为迎接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周扬主张根据这个题材编写一部大型民族新歌剧,向“七大”献礼。他将这个任务交待给戏音系负责人张庚组织力量完成。

随后,创作者以破除迷信为主题,写出了剧本《白毛仙姑》,并在鲁艺的窑洞里以秦腔的形式试排。周扬看后很不满意,认为没有新意。他否定了这个剧本,明确提出,“鲁艺”要在“七大”召开之前,创作演出一部大型的新歌剧《白毛女》;要赋予新歌剧以新的主题,体现劳动人民的反抗意识,以鼓舞人民的斗志,去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根据周扬的意见,“鲁艺”调整了创作班子,由文学系的贺敬之、丁毅来完成剧本。

接受任务后,贺敬之满腔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他通宵达旦,边写边流泪,家乡的寒夜、财主的逼债、父亲的去世、弟弟的夭折、母亲的辛劳……一一浮现眼前。《夏嫂子》《小兰姑娘》《五婶子的末路》等作品中的人物又进入他的脑海,他以诗人的情怀和戏剧家的表述力,夜以继日的创作。丁毅则为他刻钢板。由于长时间挑灯夜战,贺敬之累垮了,住进了医院。他提出最后一场戏“斗争会”由丁毅完成。剧本取名《白毛女》,确立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周扬看后,非常满意,热情肯定了贺敬之、丁毅创作的《白毛女》剧本。

王昆意外演喜儿

歌剧《白毛女》在延安首演时,王昆成功塑造了“白毛女”这个艺术形象,成为饰演喜儿的第一代演员。不过,在鲁迅艺术学院排演这个剧时,饰演喜儿的第一人选却不是王昆,而是延安当时的著名演员林白。

林白原名翟秀华,1938年,年仅15岁的林白从河南洛阳女子中学毕业来到延安,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先后在戏剧系、戏剧音乐系学习了4年。应延安剧协之邀,他在《日出》中扮演小东西。1944年,已在延安小有名气的林白,成为鲁艺实验剧团的演员。鲁艺筹备排演《白毛女》,林白成为扮演白毛女的首选演员,凌子风扮演杨白劳,陈强扮演黄世仁。可是在排演过程中,林白病倒了,这可急坏了导演张庚。“七大”召开在即,献礼剧《白毛女》排演迫在眉睫,张庚急得团团转。这时,一个小姑娘闯进了他的视线,她就是西北战地服务团的王昆,那年只有19岁。

王昆自幼就有一副金嗓子。1939年,14岁的王昆参加了西北战地服务团,从此开始了她多彩的艺术人生。“西战团”奉调回延安时,王昆已经是个拥有两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了。“西战团”撤销后,王昆成了鲁艺工作团的团员。1944年,19岁的王昆瘦骨伶仃,扎着两条丫丫辫,像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女娃子。当时,延安的秧歌扭得正火,延安的民歌也唱得正火,王昆很快就被西北高原高亢的民间歌唱吸引住了。她跟着民间艺人唱秦腔、唱信天游,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兴奋。桥儿沟的山坡坡上、小河滩头不时地响起她银铃般的歌声。

王昆唱得好开心。可后来她发觉,她唱歌时总有个男人不远不近地傻站着盯她的梢。王昆刚从战场上下来,当然也不怕别人动什么坏脑筋,但让一个陌生男人老盯着总不那么舒服。她没料到,这傻盯着她的男人就是张庚,更没料到在盯了几天梢之后,张庚竟登堂入室找上了门。张庚对王昆说:“《白毛女》剧中扮演喜儿的林白病倒了,剧组正在为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而着急呢。我听了几天你唱的的歌,觉得你音律宽、准。你能不能完整地唱几段我听听?”

王昆一听乐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她并不在乎演不演喜儿,一个同志愿意听她唱歌,就已经很使她高兴了。王昆一曲“北风吹”歌罢,眉头皱了一个多月的张庚终于喊出了心里话:“就是你了!”

刘少奇下令“平民愤”

1945年4月,党的“七大”召开前夕,歌剧《白毛女》在延安杨家岭中央礼堂举行首场演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和与会代表都来观看了。

看着台下那么多熟悉的面庞,演员们不由得有点紧张,尤其是王昆,19岁的她还是第一次看到那么大的场面。然而,当“北风吹”的旋律奏响之后,她立即沉浸到悲惨的故事之中,凄婉的歌声像甘冽的山泉一样流淌出来。

几乎所有的观众都沉浸在《白毛女》感人至深的剧情中,首长席后面的几个女同志失声痛哭。在帷幕徐徐合拢的那一刻,那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领袖们,那些金戈铁马、咤叱风云的将军们,最终也都按捺不住地流下了眼泪。

掌声雷动,演出成功。演出结束后,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一齐走进后台,向剧组表示祝贺。

第二天,中央办公厅就派专人来向“鲁艺”传达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第一,主题好,是一个好戏,而且非常合时宜。第二,艺术上是成功的,情节真实,音乐有民族风格。第三,黄世仁罪大恶极应该枪毙。中央办公厅的同志还就第三点意见做了专门的解释:“少奇同志说,黄世仁如此作恶多端,应该枪毙,不枪毙不足以平民愤。不判黄世仁死刑,是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于是,在以后的演出中,“黄世仁”“穆仁智”就被当场枪毙了,大快人心。延安首演后,解放区掀起《白毛女》风暴,起到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作用。延安唱红了,陕北唱红了,解放区唱红了,全中国唱红了。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白毛女》一直屹立于民族艺术之林。它先后被改编为电影、戏曲、芭蕾舞,在国内外广为传播。它的故事情节和音乐旋律曾经达到家喻户晓的地步。一部戏能那样普及、那样烩炙人口、产生那样大的影响,在中国戏剧史,甚至在世界戏剧史上都是罕见的。

猜你喜欢

仙姑白毛鲁艺
何仙姑避嫌
河狸白毛历险记
回望鲁艺初心共谋鲁艺学科发展新向度
小二黑结婚(节选)
水妖的望远镜
毛白杨
河狸白毛历险记
延安鲁艺与文化强国
旧报纸的童梦
论延安“鲁艺”音乐的“红色经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