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课堂,抒写不一样的精彩
——临湘市第六中学课改纪实
2016-06-25罗赵华王振亚通讯员彭日红
本刊记者 罗赵华 王振亚 通讯员 彭日红 徐 志
平等课堂,抒写不一样的精彩
——临湘市第六中学课改纪实
本刊记者 罗赵华 王振亚 通讯员 彭日红 徐 志
学校召开家长会介绍课改工作
巍巍五尖山下,汤汤长安河畔,有一所被当地百姓誉为“临湘教育明珠”的学校——临湘市第六中学。
近年来,学校校长张凤鸣带领全校师生,用实际行动书写了“点点都是责任,滴滴都是实干”的华章。特别是在学校的“平等课堂”布局开篇之际,他的“让师生之间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起来”、“学导练三位一体,疑探悟环环相扣”、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等课改智慧,已成为“平等课堂”的核心理念,犹如一盏盏“指路灯”,引领着全校师生在“平等课堂”课改大道上奋勇探索、开拓前进。
精彩的课堂 神奇的老师
2015年12月17日,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岳阳市教体局、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2015年岳阳市学校课程改革现场研讨会在临湘市六中举行。省教科院部分领导、岳阳市直课改实验学校和临湘所有中小学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师等280余人应邀参会。
临湘市六中的不少与会老师记录下了这样一幕:教室后面坐满了听课的教师,没有地方坐的教师挤满了教室走廊。一堂普通的英语课开始了,主要学习在餐馆就餐时的普通用语。在了解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后,全班学生按6至8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全组一起识记单词,一起进行听力和语法训练。老师还让同学们上讲台模拟点餐情景,运用这节课学习的词汇、句型,大胆操练餐厅里点单时跟服务员交流的常用口语,学生兴致高昂,课堂效果很好。
课后,来自临湘市一所乡镇中学的校长发出这样的感慨:“临湘六中的课堂精彩,老师神奇,今天我亲身体会到了这所学校的课改魅力!”不仅普通教师对“平等课堂”赞不绝口,省教科院的相关领导也对临湘市六中的课改表示了极大兴趣。当天,张凤鸣在研讨会上作了《埋头苦干真课改 内外兼修创品牌》的课改经验介绍。
“平等课堂”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基础上的课堂。师生之间人格平等、地位平等、权利平等是其核心。“平等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和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师生彼此敞开心扉,无障碍接纳彼此的观点,平等交流。教师不因学生的“不听话”“太笨”或者其他问题对学生进行惩罚,甚至放弃对学生的教学引导与帮助。“平等课堂”的目的就是在师生之间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教育新常态。
操作流程、课型结构和操作方法分别是“学导练三位一体,疑探悟环环相扣”。“学”即学生自学,“导”即教师引导,“练”即自学检测;“疑”即学生质疑,“探”即合作探究,“悟”即学生领悟。“3·15”即“学导练”分为三个15分钟时段。课堂上必须坚持三个“严禁”:严禁放任自流,严禁满堂灌,严禁以练代教。实行“五步导学法”,即展示目标(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学生自学)、点拨释疑(教师导、学生练、小组议、议中练、练中议)、检测练习(检查学、导效果)、当堂训练(堂堂清:当堂完成作业),简称“展—学—导—练—清”。
当与会者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感动离开后,临湘市六中的课改理念被迅速传开了:临湘各学校特意组队分批次来校考察,汨罗市城关二中几乎全员出动,西藏桑日县教育代表团千里迢迢来校参观学习。临湘市六中先进的课改理念、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师生饱满的精神面貌都让大家赞叹不已。
2016年4月21日,省督学、省教科院党委书记、省教育督导评估组组长田刚到校督查“两项督导”工作时,认真了解了学校“平等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形式、发展历程和课改成果。“临湘六中具有先进的课改理念,可操作性强,效果明显,让人很是满意。”田刚当场如是评价。他还向临湘市副市长刘如乐、临湘市教育局局长朱琼波建议:“可以让各学校校长来临湘六中学习,并就临湘六中的课改经验向外界全力推广。”
“我校以‘平等课堂’理念为指导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推行了5年多时间。2015年申报的成果《‘平等课堂’教改成果》,在岳阳市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成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今天我们又得到了省教科院田刚书记的充分肯定。”张凤鸣告诉记者。“这些荣誉和褒奖,对于前行在课改道路上的我们无疑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当然,我们同样看重推行‘平等课堂’教学改革之后师生收获的成长与进步。这是我们坚定推行课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张凤鸣(中)参与集体备课
艰辛的探索 美丽的蜕变
临湘市六中始建于上世纪初期。这所百年老校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也经历了自身发展的起落。2005年前后,随着城镇化进程提速,进城务工、创业人员迅猛增长,作为城区优质学校的临湘市六中生源爆满,3000多名学生被分成46个教学班,平均班额在70人上下浮动。大班额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滑坡,一度陷入低谷,学生厌学,老师身心疲惫。
2006年9月走马上任的张凤鸣校长敏锐地捕捉到学校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要穷则思变,突破学校发展的瓶颈。”张凤鸣有了一个清醒的判断,“学生可用的时间就那么多,教师能用的方法也到了极限,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这个增长点就在我们的课堂。”于是,张凤鸣将课堂教学改革当成头等大事。
临湘市六中先是尝试借鉴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课改经验。推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他们的课改模式并不适用于临湘市六中。2011年,学校经过多方论证,决定学习、借鉴江苏洋思中学的课改经验,先后选派4批教师共28人到洋思中学跟班学习。学习结束回到学校,每位教师都要上教改示范课,都要谈自己的收获和心得。张凤鸣也上了一节示范课。工作当中人人平等,课堂之上人人平等。正是在这种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在不断的交流和碰撞中,临湘市六中的课改理念慢慢孕育、成熟。最终,适时确立并打造了“平等课堂”的课改理念。
但对临湘市六中而言,课改最初是从“一块小黑板”起步的。
青年教师毛文丽参加全国课改观摩课比赛
课改最初,老师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学生先小组讨论,再上台展示。为了方便展示,每节课都提前挂一块小黑板,写上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但是几节课下来,老师们发现各班没有统一的“章法”,“满堂灌”“题海战术”还是时不时地出现。大家开始嘀咕:这样做有什么效果?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疑虑被打消:先行参与课改的班级出现了课堂活跃、成绩明显上升的情况,小小的改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校在课改中不是草率地“一刀切”,而是采取了“先示范,再规范”的稳步推进策略。学校先选出一批课改先进教师,经过不断地试讲、研讨、打磨,形成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课改教学模式,学校称之为“课改样板课”,然后在全校上示范课,作为规范的课堂教学要求进行推广。
尽管如此,作为校长,张凤鸣时时感受到课改推进的举步维艰。
一开始,听说学校搞课改,不少家长抱怨:“教师少讲,光让学生自学,纯属偷懒!”虽然是抱怨,张凤鸣也从中看到了课改的问题,一些教师肤浅地认为,教师不讲就是课改。面对质疑与不理解,张凤鸣很笃定:“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说课改不好的,往往是没有真搞课改的。凡是踏实做课改的,没有说不好的。”
对于临湘市六中的教师们来说,他们也是在怀疑和自我考问中逐渐认识了课改,走进了课改。
“突然不让教师多讲,感觉自己的强项一下子没了。”教师钱静说。有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有点找不着北:怎样分组才有效?应该让什么样的学生上台展示?哪些问题适合于学生自主解决……她感觉自己又像小学生一样,开始一点一点地学习。在艰难的小步前行中,教师们经历着从理念到实践的成长,从接受课改到悦纳自己。
像这样的老师,临湘市六中还有很多。学校也适时邀请专家举办了多次课改培训讲座。每次讲座,台下的教师都如饥似渴地聆听。
“这些都是过去不敢想象的,但现在,我像是又回到了学生时代,重新学习了新的知识,今后在教学中要学会去尝试。”语文教师蒋红燕说。
集体的智慧 制胜的法宝
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一言堂”的情况不复存在,课堂气氛不断活跃,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课堂授课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集体备课制应运而生。
集体备课的具体做法是每周指定一名主备人、一名主讲人,主备人完成初次备课之后,交给主讲人并上传到学校在线备课系统进行共享。每周三下午的备课会上,先由主讲人讲解主备人的备课思路并提出意见,然后全组成员根据教情、学情共同商讨,重点确定自学指导、堂堂清的相关内容,当大家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再修改形成学案、教案发给各位教师二次备课。
成功的集体备课既要做到学习目标、自学指导、自学检测、堂堂清、日日清的五统一,又要突出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班级特点。数学教师曹文科告诉记者,一位教师一学期至少要主备10至15节课。胡占桥副校长介绍说:“这种汇聚了集体智慧的集体备课制度,打破了原来单兵作战的备课方式,激活了教师深度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也顺应了课改新常态下师生在课堂上互动交流频繁的新学情,保证了‘平等课堂’的顺利实施。”
4月20日下午第三节课,记者走进临湘市六中九年级数学教研组办公室,里面坐着七八名教师,他们正在热烈讨论。组长钱静老师也是这次集体备课的主备人,这次备课的课题是《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她已经提前两天将初备教案下发给了每一位老师。“首先,我说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了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理解分式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围绕着这些目标我设计了如下两个自学指导……”“这三道题目是不是需要学生上台讲解,展示一下?”张晓辉老师说。“嗯,我也赞同,堂堂清环节最后一道题目我认为还可以设置为选做题。”蒋贤忠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老师们对本节课的一些问题展开了热议,高涨的研究热情弥漫在小小的办公室。
伴随着课改而来的还有集体评课。“自学指导部分太冗长,建议分成两部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次数和力度有待加强,当堂训练要在课内完成。”这是张凤鸣听了一位历史教师《隋唐的科学技术》一课后写下的评语。目前,在临湘市六中,集体推门听课、评课已成为一种风气,学校要求每位学校行政每周至少听评两节课,教务处行政每周至少听评三节课。张凤鸣说:“大家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搞特殊化。实践证明,集体听课、评课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是确保课改实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均衡的小组 高效的保障
“我们组下周一定要成为优秀小组。”记者无意间看到337班的一名学生写在课桌上的一张小字条。
他这里提到的“小组”是指学习小组。在“六中”人看来,建立学习小组是实现学生平等学习的重要举措。临湘市六中的学习小组和别处的大致相同,主要是按照学生的组织能力、性格特点、学习成绩互补的原则编排。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小组数量多、规模小,每组只有6个人,却指定两位“师傅”。“师傅”主要为综合学习成绩较好者,“徒弟”主要是潜质生,学校要求“师傅”以身示范带着“徒弟”学,手把手地指导“徒弟”学,以解决潜质生不想学和学不会的问题。
当然,每个学习小组的实力大体相当,用张凤鸣的话说就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记者和337班第6组、第7组成员进行了座谈,印证了这一点。第6组的两位“师傅”赵雨婷、向天问是班上的佼佼者,负责指导4位“徒弟”,不过他们也有弱科,那就是物理。4位“徒弟”的综合成绩不如两位“师傅”,可他们并非一无是处。4位同学各有优势学科,尤其是李伊成,物理学得比较好,两位“师傅”经常为她辅导数学,她就为两位“师傅”辅导物理。同为“师傅”,第7组的李珍、黄悟佳与第6组的赵雨婷、向天问的综合实力不相上下,不同之处在于两人正好是强弱项互补,李珍的强项是数理化学科,弱项是英语;黄悟佳的优势学科是语文、英语,弱项是数学、化学。
武术操比赛
学习小组——教师指导
在临湘市六中,学习小组的作用不只限于互助学习,还延伸到了纪律、卫生、课外活动等方面。337班的曾芊卉指着墙上的荣誉证书自豪地说,这是他们小组为班级争得的荣誉。为了展示他们组多才多艺的一面,为小组和班级争光,去年元旦节前的两周时间,她和组员们忙得不可开交。原来,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偷偷排练舞蹈呢。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他们精心编排的藏族舞蹈《洗衣歌》荣获学校元旦文艺汇演一等奖。
刚开始实行课改的时候,不少家长担心“师傅”指导“徒弟”会耽误学习,337班的“师傅”李珍也有这个担心。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李珍发现,这不仅没有耽误自己的学习,反而学得更扎实了。原来,指导“徒弟”的好处在于,“一道题,‘徒弟’犯错误的地方,对‘师傅’也是一种提醒,同时,为‘徒弟’讲解时会更加注重解题过程,这也是一种训练。”教导主任卢永平说,“‘平等课堂’最大的优点在于激发了学生间互助学习的热情,‘师傅’带‘徒弟’的过程,既是‘徒弟’排疑解惑的过程,也是‘师傅’复习巩固和查漏补缺的过程,是一种双赢。”
当然,小组合作受益最大的还是“徒弟”。葛沁霏同学从七年级开始一直是“徒弟”,对这种“兵教兵”的模式感触很深。她告诉记者,虽然3年来她的“徒弟”身份没有改变,但是学习成绩进步了很多,性格也变得开朗大方了。不久前的一堂几何课上,葛沁霏想出的解题方法比其他人都简单,当她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后,授课教师十分惊讶,接着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说实话,当时心里真是美滋滋的。”葛沁霏开心地告诉记者。
337班的喜人变化并非个案。采访时,361班班主任冯娟告诉记者,课改之后,各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空前高涨,不少潜质生在回答问题时变得十分踊跃。在361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只要潜质生勇于站起来回来问题,甭管答对答错,都为其所在的小组加上1分。“别小看这1分,我们每周评选一次‘最优学习小组’,一分之差就有可能导致落榜。”冯娟说。
“组里有两个‘师傅’,每天管着我,很不自在!”师徒结对伊始,361班的彭益夫对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很是抵触,每当小组讨论的时候他就插科打诨。一段时间之后,他的小伙伴们都进步了,他非但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自觉颜面扫地的他开始认真对待小组合作,与“师傅”配合也越来越默契。如今的彭益夫不仅是小组中的活跃分子,还成了踊跃发言、勤学好问的典型。
腾飞的梦想 不变的初心
2015年9月24日,英语教师毛文丽在全国第五届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与教师发展研讨会教学观摩课比赛中技压群雄,荣获全国一等奖。毛文丽运用“平等课堂”教学模式执教的英语课,以新颖独特的设计流程、亲切自然的教态、激情洋溢的口语表达,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像毛文丽一样伴随着课改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在临湘市六中有一大批。“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一个团队的优秀往往更能说明问题。”张凤鸣始终坚信这一点。
几年课改攻坚下来,临湘市六中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升,社会评价也越来越好:在全市的教学质量抽查中连续3年名列前茅;在2013年至2015年的中考中,十科全科合格率、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等都稳居全市第一;2012年至2015年多次获岳阳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以及岳阳市课改先进校称号;连续5年获得临湘市红旗单位称号……
2014年11月,张凤鸣应邀在湖南省第七届学校发展论坛上作了“平等课堂”课改经验介绍,受到省教科院领导及与会校长的一致肯定和好评。“课改是一个历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必然会经历波峰波谷、跌宕起伏。课改是一种磨砺,是学生增进学识、增长才干的磨砺,必然会是一个不断调试的过程。5年来,课堂教学改革让我们经历过迷茫与困惑,饱尝了探索路上每一步的艰辛,更品味到了成长的喜悦。”这是张凤鸣在会上道出的课改感悟,也可以看作是对临湘市六中课改的心路历程的一种总结。
如今的临湘市六中,从课堂到课外,从教学到德育,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已经成为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学校教师们用智慧使每一项活动都充满了吸引力,散发出育人的魅力。
正如张凤鸣所言:“课改也好,德育也罢,目的都应该是立德树人,让学习的过程有吸引力,整合各种力量,变成学生成长的动力。”这或许是对临湘市六中“平等课堂”的另一种诠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