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低分段学生群体的锻炼行为研究

2016-06-25梁晓东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梁晓东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汾阳032200)



对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低分段学生群体的锻炼行为研究

梁晓东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汾阳032200)

摘要:文章以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低分段学生群体的锻炼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现阶段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情况、低分数段学生群体体质健康状况了解,针对低分数段学生群体的锻炼行为影响因素、改善措施等展开相关研究。

关键词: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低分段群体学生;锻炼行为

此文为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院级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项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与体育选项课教学的相关性研究”(2000983)的研究成果。

各院校会定期针对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心率台阶试验等测试,以此掌握学生的营养摄入情况、肺部呼吸能力、手臂的肌肉力量、躯干等部位关节和肌肉韧带的柔韧性、腰腹等部位肌肉群体的力量、整体协调力及股腿等部位的爆发力以及心肺功能水平等真实数据,进而真实全面地反应现阶段学生体质健康情况,其中分数相对较低的学生群体,需要进行合理的、有针对性的锻炼以增强体质。

一、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

体质即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的塑造,在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感情和身体对内外环境调整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共同表现。由此而可见体质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重要方面。现阶段我国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主要针对学生的生理方面进行;而体育锻炼作为以实现身体健康为目的,利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具有一定强度、频率且持续的身体活动,是对人体后天环境塑造的重要途径,所以体育锻炼行为对体质健康有一定的影响[1]。刘一民等学者在针对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近30所大学随机抽取的1600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体育锻炼态度的调查分析中发现,学生对体质健康的态度与其锻炼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95;Dishman在针对262名男性进行为期5年的测试观察发现,健康的个体、良好的身体条件和体质状况是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基础,而坚持参加锻炼的主要动力是人们已经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或已经受到威胁,由此可见通过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而对其锻炼行为展开研究具有实际意义[2]。

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低分段群体学生锻炼行为现状

在全国范围内随机选取10所高中院校,并以班级为单位在每个学校高一、高二、高三三个阶段随机抽取2个班为研究对象,共20个样本,高一学生共1200人,其中男生635人,女生565人;高二1071人,其中男生592人,女生479人;高三987人,其中男生452人,女生535人,共计3258人,有效个体样本数量为3220人,为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与其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在对其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进行搜集的同时,对学生的锻炼行为进行实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体育锻炼的动机、平均时间、强度、频率、内容、形式、看法等,通过教师统一组织学生测试,当场问卷回收,学生独立完成填写,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与问卷回收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及调查表回收数量统计

在此基础上请12位相关专家教授对问卷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全面的评价,其中对调查问卷内容效度评定为较理想及其以上的比例达到89.32%,对结构效度评定为较理想及其以上的比例达到93.56。为保证数据统计结果的真实性,首次问卷调查后,在所抽取的322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重复进行调查,结合两次调查结果进行相关系数分析。

针对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可以发现,回收的2898份有效问卷中,每周锻炼超出2次的男生和女生分别占调查对象总人数的24.3%和19%,每周一次锻炼的男生和女生分别占52.1%和59.8,而未主动锻炼的分别达到23.6%和31.2。可见男女学生发生锻炼行为的差异较明显,女生锻炼的频率相对男生少,学生总人数中较大部分不会主动锻炼。每次锻炼持续时间达到或超出30分钟的男生和女生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47%和36%,而持续时间在15分钟以内的比例分别为12%和27%。可见现阶段学生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人数较多,但锻炼时间不足,存在较大体质健康隐患的学生比例仍较大。通过对学生锻炼强度分析显示,锻炼强度较小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54.1%,而锻炼强度较大的占30.3%。可见现阶段学生锻炼强度的两极化划分较明显,强度较低的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此外,学生中认为活动场地和器材直接影响锻炼的人数站总调查人数的79.17%,认为闲暇时间是主要影响因素的人数占69.36%,认为是学习压力的占据43.98%,认为专业性指导条件为主要因素的人数占43.18,对锻炼有抵制情绪的学生达到22.57%。可见学生锻炼行为的发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通过表1可以看出,在被调查对象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中低分段群体学生占总人数的3.63%,而其具体分数整理后如表2所示。

表2 低分段117名学生群体健康体质得分情况

通过表2可以看出,低分数段学生群体中,营养摄入水平不能够达到体质健康标准的达到30.7%,肺部呼吸能力不达标的占其总数的44.4%,而手臂的肌肉力量、躯干等部位关节和肌肉韧带的柔韧性以及腰腹等部位肌肉的力量、整体协调力及股腿等部位的爆发力以及心肺功能水平较差的学生占其总人数的76%。

将表2中的相关数据与其在实名问卷调查中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到数据如表3所示。

通过表3的数据与对3320名样本学生调查结果的对比可以发现,低分数段学生群体的锻炼持续时间、发生次数、锻炼强度相比正常数据更小,受周围环境影响的程度更大,他们虽大部分已经认识到身体状况不佳,但并未对锻炼有效改善。

三、影响体质健康标准低分段学生群体锻炼的因素

1.主观因素

从主观方面影响学生参加锻炼的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动机、兴趣等,问卷调查显示,存在生理健康隐患的学生仅占总人数的4.73%,而对体育锻炼兴趣不大的占调查总人数的22.57%,因此身体健康状况和对锻炼的兴趣对参加锻炼虽有影响,但并不是主要的,117名低分数段的学生对健康体质的认识程度相比分数较高的学生更迫切,其参与与其体质状况相匹配的体育锻炼兴趣更高,几乎达到92.4%。可见,身体健康状况和兴趣对低分数段学生群体参与锻炼的影响比较小。学生的43.76%和28.84%的课余时间应用于上网娱乐和社交活动,而用于锻炼的时间只占据课余时间的26.83%,低分段学生群体用于锻炼的课余时间更少,只占6.54%,学生对锻炼的态度是影响其参与锻炼的主要因素。

2.客观因素

从客观方面影响学生锻炼的因素主要包括学校所提供的运动场地、氛围、条件、学习压力、锻炼组织结构等。调查显示,学生认为是学习压力导致其锻炼减少的占43.98%,而认为是专业性指导条件为主要因素的为43.18,认为活动场地和器材直接影响锻炼减少的人数为79.17%。因此活动场地和器材、活动指导条件、学习压力等都对学生的锻炼行为构成直接影响;而低分段学生群体对专业性指导的依赖程度更加强烈,几乎达到89.7%。此外喜爱的锻炼项目因费用过高或没有陪伴而被迫放弃的人数占52.13%。因此低分数段学生群体受专业性指导、免费开放的锻炼场地、规模化的锻炼组织等因素的影响更加明显[3]。

表3 低分数段117名学生群体健康体质状况与其锻炼行为数据情况

四、低分段学生群体锻炼的改善措施

1.使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表2可以看出,现阶段营养摄入不足导致低分数的学生达到30.7%。而现阶段我国温饱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发生营养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生活习惯不健康,所以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开展以早操,并结合学生的身体状况选择不同强度的早操项目,如跑步、太极拳等,以此改善学生晚起不吃早餐的现象;加大晚上就寝检查力度,使学生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此外还应加大身体健康重要性方面的宣传力度,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并从主观上纠正原有的不良生活习惯。

2.使学生积极参加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现阶段学生的锻炼基本发生在体育课中,业余时间锻炼的学生并不多,特别是低分段学生群体,其业余时间内进行锻炼的只占6.54%。要对其锻炼行为进行改善,需要学校不断丰富体育文化活动,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兴趣,应针对不同身体状况的学生开设不同风格、特点的体育文化活动,例如针对身体状况较好的学生开展运动会;针对身体状况相对较差的学生开展太极拳、慢走比赛等。学校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应以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生的接受程度作为其效果的主要评价依据,而不应完全以体育运动的规范程度、专业程度作为衡量指标。

3.积极营造体育文化氛围

学校对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包括多个方面,例如体育运动场地的建造、体育相关项目教师队伍的建设、体育设施的不断完善等。为提升学生参与锻炼的规模和深度,学校在创造体育文化氛围的过程中,必须逐渐向深度免费对外开放,针对低分段学生群体,教师在其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必须给予专业性的辅导,这不仅有利于其改善对锻炼的主观认知,而且对于调动其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改善身体状况都有积极地作用。

参考文献:

[1]谢红光.体质健康信念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意向及行为习惯的影响[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2]陈守国.湖南省株洲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质水平与体育锻炼行为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13.

[3]李小雄.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学生体质发展探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编辑朱荣华

中图分类号:G8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528(2016)02-124-04

收稿日期:2015-12-24

作者简介:梁晓东(1977),男,山西汾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体育教学与国家学生健康标准测试。

Exercise Behavior of Low Students in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 Test

LIANG Xiao-dong
(Fenyang College,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Fenyang Shanxi 0322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taking the low students in the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 test as the object,discusses the overall status of students' health and especially that of the lows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 It also concludes the factors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students' exercise behaviors.

Key words:Physical Health Standard Test;Low students;Exercise behav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