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

2016-06-25余洋

人间 2016年18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余洋

(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

余洋

(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近代西方哲学思维发展的必然产物,德国古典哲学是西方哲学重要内容之一,在恩格斯所著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清晰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前提背景。德国古典哲学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来源,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扬弃

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德国古典哲学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由康德创始,经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最终奠定了西方近现代哲学的基础,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基于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思想进行科学扬弃的必然产物。

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和局限性

(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黑格尔用“合理内核”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把人和自然系统关系推到高处,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辩证思维。辩证法的八字基本特征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第一、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第二、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的过程。第三、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发展则是指事物上升的运动。恩格斯指出:“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制度或政治制度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固有的属性。”恩格斯的理解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以前的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东西,就会起来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事物的发展过程其实质就是矛盾的发展过程都会经历三个阶段潜在到展开及尖锐化再到矛盾的解决即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正反合,而黑格尔否定性的辩证法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的继承与批判。

(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局限性。黑格尔的辩证法主体是绝对精神,呈现出一种头脚倒置的局面。黑格尔著名的哲学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恩格斯认为,“凡是现存的决非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黑格尔又指出:“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这里的必然性是指规律性,其涵义指,现存的一切事物中,只有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才是现实的,合理的,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就不是现实的,合理的。黑格尔所说的合理、必然是指唯心主义的理念和绝对精神的运动规律,体现了黑格尔所说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即美是绝对精神的感性显现与马克思所说的合理、必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每个哲学家都生活在具体的时空里,黑格尔也不例外,黑格尔哲学既是普鲁士王国的官方哲学又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导,因此,黑格尔说:“人类的社会发展到普鲁士王朝已达到顶点。”

二、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核”和局限性

(一) 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核”。恩格斯评价费尔巴哈是个杰出的哲学家,是因为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的出版恢复了唯物主义的地位和权威,并解决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绝对观念与物质世界谁是本原的问题。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费尔巴哈看来,一方面,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哲学派别的根本标准,是本体论的问题。人和自然界是唯一存在的现实世界,自然界是不依赖人而存在的,而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这就否定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创造世界的说法。另一方面,人的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认识论的问题。人的意识和思维,是客观物质的,是人脑经过加工的产物,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批判了黑格尔把意识和思维看做是先于物质,决定物质唯心主义观点。因此,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核”是指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成就,费尔巴哈把他的唯物主义认为是人类本质和人类知识的大厦的基础。

(二) 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局限性。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恩格斯指出:“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学和伦理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显露出来了。”费尔哈巴认为,首先,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而宗教变迁是划分人类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标准,事实上,社会生产方式才是划分人类社会的不同阶段的标准。其次,爱情关系只是人们彼此间相互仰慕为基础的关系,而爱情关系是由经济关系,阶级关系决定的。最后,在伦理学中,人们的纯粹关系是道德,费尔巴哈仅仅只看到了道德,而黑格尔的伦理学就是法哲学包括抽象的法、道德、伦理其中又包括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费尔巴哈完全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只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就好像恩格斯认为的一个笨拙的母亲,她在为孩子洗完澡后把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了。总而言之,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局限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机械性,它把物质世界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都看成是简单的机械运动。第二、形而上学性,用孤立的,禁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第三、社会历史观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不能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去看社会历史。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黑格尔哲学体系和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扬弃

以前的哲学家都只是满足于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提出新的关于实践的观点:人的思维问题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克思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成为了推动哲学前进的动力,解决了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黑格尔哲学体系和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扬弃即批判继承。批判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费尔巴哈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唯心主义,继承黑格尔的辩证法以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同黑格尔哲学分离再返回到唯物主义基本思想,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辩证法作为出发点有机的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88-01

作者简介:余洋(1991—),女,四川省广安人,汉族,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哲学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浅议
再论哲学人学的学术性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马克思主义专业学生应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弄清楚的三个为什么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索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