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人民的柳琴戏
2016-06-25王子峰
王子峰
(济南大学,山东 济南 250000)
睢宁人民的柳琴戏
王子峰
(济南大学,山东 济南250000)
摘要:柳琴戏的形成时间,至今不会超过300年,虽时间不长,但它的形成过程却较为复杂,其间历经周姑子、说唱、分流、跑破、戏班五个阶段。在其形成之前,徐州周围就有许多处于强势的民间歌舞、说唱等艺术活跃在本地区,并都有向戏曲形式过渡、转化的趋势。然而让人始料不及的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柳琴戏却脱颖而出,成为徐州地区一枝独秀的新剧种。然而在徐州下属的一个叫睢宁县的地方,柳琴戏对该地域文化的影响更加深刻,同样为柳琴戏的主要传承地之一的睢宁县,柳琴戏已经成为老百姓们生活不可分割一部分。
关键词:拉魂腔;柳琴戏;睢宁县
一、“柳琴戏”的由来
柳琴戏是拉魂腔系中主要戏种之一,早起民间称为“肘鼓子”(周姑子)、“小戏”,后因旦角在下句腔后面出现七度大跳的假嗓尾音,因此又称为“拉后腔”、“拉花腔”。1953年,徐州市文化主管部门根据居中主要伴奏乐器柳叶琴而正是定名为柳琴戏。流行于苏鲁豫皖接壤的广大地区,在江苏则主要流行于丰、沛、邳、铜山、睢宁、东海、宿迁、赣榆等十余县。建国后,其演出范围已大为拓宽,上海、南京、北京、济南、青岛、洛阳、西安、南宁等城市亦有其演出足迹。柳琴戏与山东的柳腔、茂腔,江苏的淮海戏、安徽的泗州戏是拉魂腔系中的姐妹剧种,与安徽的泗州戏是分支不同的同一剧种。
关于柳琴戏的历史因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根据部分老艺人师承年系计算,拉魂腔起于乾隆年间。其发生圆头的说法有二:一是以山东临沂、沂水等地为中心,艺人们在花鼓秧歌的基础上,吸收了民间小调发展起来,并逐渐向南北扩展:向南形成了柳琴戏、淮海戏,向北形成了茂腔、柳腔等戏种;一说是以江苏海州为中心,当地邱、葛、张三姓一人在秧歌及号子中的《太平歌》、《猎户腔》的基础上,加工融汇而成为拉魂腔。
拉魂腔生成初期,并无专业艺人,人们只是以说唱的形式来乞讨食物,这种形式叫“唱门子”。演唱内容多为反映农村生活的“小篇子”,如《观灯》、《看画》等。演唱时有说有唱,类似曲艺形式。约在咸丰年间,有了专业艺人如三五人的班社雏形,不仅演唱“篇子”,也演“二小”、“三小”戏,如《蓝瑞莲打水》、《秦琼别妻》、《禅宁寺》等。之后,唱腔和表演在吸收民歌小调、劳动号子音乐及花鼓等歌舞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剧目也随之增多。当时有一些反映艺人生活的“篇子”:“咸丰三年米粮贵……认个师傅学唱戏。先学一出《红灯记》(及《观灯》),然后再学《盗马》词。《大小鳖山》都学会,有学《南唐》对《北齐》。
二、柳琴戏的轶闻传说
旧时,柳琴戏、淮海戏、泗州戏所以都有“拉魂腔”之称,在徐州地区的睢宁县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睢宁县的乡间有位小大嫂,十分爱听地方戏曲。一天,丈夫出远门,他在家中忙碌,三色已晚,忽听小锣打响,她丢下活计,抱起小孩,带上板凳,就出听戏。听了一会,怕孩子哭闹,忙给孩子喂奶,一瞧怀里,不是小孩,二十南瓜。她想,定是在刚才南瓜地里绊了一跤,天黑心急,报错南瓜,丢下小孩。她忙去 南瓜地摸找,竟抱起个枕头。再跑回家,撩帐一看,她孩子睡得正香,此时遂成趣谈。皆说戏中所唱之曲果能“拉魂”,于是“拉魂腔”的名字便流传开了。
还有一种说法,约在一百五十年前(有说在明末清初),有三位“拉魂腔”艺人,分别性邱、葛、张(一说陆、葛、张),来到徐州唱曲。徐州许翰林有女许立姑(一说是徐丞相有女徐静姑),酷爱“拉魂腔”,常召他们三人进府演唱,备置茶饭,资助钱财,三人十分感恩。小姐亡故后,三人背上小姐灵牌,四处流浪演唱。以后分手,邱某流落到安徽泗州一带演唱传艺,及后来的泗州戏;张某流落到海州、沭阳一带演唱传艺,逐渐形成海、沭一带的东路“拉魂腔”,即后来的“淮海戏”;葛某流落到徐州、鲁南一带演唱传艺,逐渐形成这一带的北路“拉魂腔”,即后来的柳琴戏。这三个剧种的剧目、唱腔也相近似,过去都称“拉魂腔”。“拉魂腔”艺人尊称他们三人为祖师爷,合称“三圣公”。
三、柳琴戏的发展
在清末民初,艺人开始组成较大的柳琴戏班,每班七至十人不等,故有“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十人成大班”之说。但仍无戏衣、头面,表演时生脚穿大褂,头戴礼帽;旦脚身穿彩裙,头扎彩球,在农村跑坡、溜乡“打地摊”演出。演出前为招徕观众,全班艺人“下满场”,齐唱“满台腔”,人声伴唱,小锣助节。因戏班人少,艺人仍需“生旦净丑一脚踢”。常演出的剧目多为以唱为主的小戏,此时的伴奏乐器除柳叶琴外,还有柳木梆子、小堂鼓、小镲、大锣、小锣等打击乐器,但无专人司乐,均由演员兼代。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苏北及鲁南、皖北一带的“拉魂腔”艺人,开始进入徐州、蚌埠等大城市演出,初始仍以“打地摊”演唱为主,演出形式仍较为简陋。抗日战争时期,“拉魂腔”班社主要仍在苏鲁豫皖各乡各乡镇活动。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当时的宿北县(今宿迁、新沂一带)人民政府,曾将长期流动演出的近百名民间艺人集中训练了三个月。集训结束前由县长宣布组成了新庆、同庆、永庆和大床四个“拉魂腔”戏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越有十个“拉魂腔”班社聚集于徐州,一时称盛。此时,有的“拉魂腔”班一度改成“四平调”班。1953年4月,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政府文教局,与“拉魂腔”艺人共同磋商后,以主要伴奏乐器柳叶琴为据,为本剧种正式定名为“柳琴戏”。此时徐州市成立的两个剧团和在此前后成立的邳县、新沂、睢宁等县级剧团,以及徐州地区的大量业余剧团遂定名为柳琴剧团。而流布于安徽境内的“拉魂腔”,则在1951年已定名为泗州戏。从此,同出一源的柳琴戏和泗州戏,遂以两个名称并列而存在了。1958年7月江苏省柳琴剧团成立,驻徐州,而业余柳琴剧团已遍及徐海地区城乡。从此以后,柳琴戏的到了空前的发展。1958年还成立了徐州市戏曲学校,睢宁、邳县、新沂等县文化主管部门和剧团不断开办训练班,培养了一批批演员和乐队伴奏员,大大加强了剧团的阵容。特别是1962年分配到各剧团的一批中专毕业生,不少人已成为剧团的骨干力量。
四、结语
柳琴戏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风靡于苏鲁豫皖交界处,成为当地人民大众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2006年,随着柳琴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这一民间戏曲进行研究的热潮也随之悄然兴起。柳琴戏作为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的一份文化遗产,经历了二百年风风雨雨,最终从乡村迈进了都市,从卑微的境遇中跨入艺术殿堂。随着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不断繁荣和昌盛,植根于民间沃土之中的柳琴戏艺术之树也将更加繁荣和葱郁。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44-01
作者简介:王子峰(1993-),男,汉族,徐州,学生,硕士研究生在读,济南大学,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