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列汉诺夫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6-06-25尚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尚伟

【内容提要】普列汉诺夫是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创立了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在俄国最早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他是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同列宁一起参加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并共同制定了党纲、党章,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的建立,是领导革命走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保障,普列汉诺夫的这一功绩是首要的,在俄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在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宣传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因此,普列汉诺夫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促进了国际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蓬勃发展。

【关键词】普列汉诺夫 马克思主义 孟什维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普列汉诺夫的一生是极其复杂的,他的政治实践也是几经变化的,但是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极其深邃和富有哲理的。正如列宁所说:“普列汉诺夫的全部哲学著作都是整个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的优秀作品”;他创立了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是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是在俄国最早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并且在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宣传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因此,普列汉诺夫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他在学习和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写了大量的富有马克思主义哲理的理论文章、著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也占据重要历史地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劳动解放社”的建立为俄国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普列汉诺夫同列宁一起参加了社会民主工党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的建立,是领导革命走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保障;普列汉诺夫人生后期脱离马克思主义,转向孟什维主义,主张以改良代替革命,对革命也产生了消极影响。但,从普列汉诺夫的一生来看,他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是主流,因此,他的功绩还是第一位的。俄罗斯和外国许多学者也都给予了其正确评价,如C.B.丘丘金:《普列汉诺夫:一个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命运》、C.X.贝洛那:《普列汉诺夫——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 等等。丘丘金认为,“普列汉诺夫是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杰出的革命者、思想家、导师,而后成为列宁的政治论敌。”“普列汉诺夫无疑是一个天才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和传播者。”

一、传播马克思主义

(一)成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组织——劳动解放社

普列汉诺夫是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最早在俄国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1883年9月25日在Г.В.普列汉诺夫的领导下,在日内瓦创立了劳动解放社。“在关于出版《现代社会主义》丛书的一份声明中正式宣布脱离民粹派理论,以现代科学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劳动解放社是俄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组织,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许多重要著作译成俄文,在国外出版后秘密运到俄国,对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促进俄国工人运动起到了巨大作用。劳动解放社的成立,推动了彼得堡、莫斯科、基辅、敖德萨等地的社会主义团体和马克思主义小组的诞生。

普列汉诺夫起草的劳动解放社的纲领草案——1883年的《社会民主主义的劳动解放社纲领》和1885年的《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纲领草案》,对于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后一个纲领草案的理论部分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纲领的基本成分。列宁认为劳动解放社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从理论上为俄国社会民主党奠定了基础,向工人运动迈出了第一步。

普列汉诺夫在1884年为劳动解放社起草的纲领 ,强调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必须起来领导现代的解放运动。达到这个目的的第一个方法,应当是进行争取民主宪法的宣传,宪法应保证: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公民的信仰、言论、出版、集会和结社绝对自由;一切公民,不分宗教和种族出身,均享有完全平等的权利;第二,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负有将工人组织起来的责任,使工人们尽量做好同现存的政治制度以及同将来的资产阶级政党进行斗争的准备。他们应当立即着手把我们工业中心的工人,即俄国全体劳动人民的先进代表,组成彼此互有联系的秘密团体,这些秘密团体应有一个既符合于整个俄国的生产阶级的目前需要、又符合于社会主义基本任务的明确的社会政治纲领;第三,这个纲领的细则只能在将来拟定,而且只能由被号召来参加政治生活并团结成为一个特殊政党的工人阶级自己来拟定,同时也认为,在工人的纲领的经济部分中,最主要的各点应当是如下这些要求:(1)根本改变土地关系,即改变赎买土地和农民公社分配土地的条件;(2)废除现行赋税制度,实施累进所得税制度;(3)工人对企业主的关系按立法调整,并组织有工人代表参加的适当的监督机构;(4)由国家帮助在农业、采矿工业和加工工业各种部门中组织起生产协会(由农民、矿工、工厂工人、手工艺者等组成)。

普列汉诺夫意识到,知识分子自己应当预先树立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因此,劳动解放社的目的是要在俄国宣传现代社会主义,使工人阶级自觉地进行社会政治运动;劳动解放社除竭尽全力追求这个目的,同时还承认对专制政府进行恐怖斗争的必要性,它和民意党的意见分歧,只在于所谓革命政党夺取政权和关于社会主义者在工人阶级中直接活动的任务这些问题上;劳动解放社毫不忽视构成俄国劳动人民最大部分的农民。但它认为,知识分子的工作,尤其在目前的社会政治斗争条件下,应当首先面向居民中较发展的阶层——产业工人。

劳动解放社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进行了积极的斗争,在反对俄国的经济派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恩格斯曾给予劳动解放社的活动以高度的评价,认为“这个国家正在接近它的1789年。革命一定会在某一时刻爆发,它每天都可能爆发。” 可见,劳动解放社的建立是普列汉诺夫脱离民粹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的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开始。

普列汉诺夫并在同年写下第一部马克思主义著作《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完全适用于俄国,俄国无产阶级只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夺取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必将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标志着普列汉诺夫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民粹主义彻底决裂,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二)翻译《共产党宣言》及再版《共产党宣言》俄文版

1.翻译《共产党宣言》

普列汉诺夫于1881年初开始翻译《共产党宣言》,1882年完成,并请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的俄文版作序。通过翻译《共产党宣言》,普列汉诺夫逐渐理解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认识,逐渐脱离了民粹主义思想,转到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来,马克思主义观逐步形成。

尽管巴古宁也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并且是首个俄译本,但苏联学者从不把《共产党宣言》的俄译本的真正历史从这一版算起。在他们看来,第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俄译本是由普列汉诺夫翻译、马克思恩格斯亲自作序、1882年5月在日内瓦出版的版本。因为,与巴古宁译本形式粗糙、内容歪曲相比较,普列汉诺夫的译本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收录内容丰富,结构安排合理。它以1872年德文版为母本,除了正文和马克思恩格斯作的序外,这个版本还包括译者的简短序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附录中包含有:《法兰西内战》的片断、《国际工人协会章程》。对此,恩格斯给予了很高的称赞。第二,译文严谨准确,版本经典权威。对于译文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都给予了高度赞扬。恩格斯在1883年6月29日致伯恩斯坦的信中说:“翻译《宣言》是异常困难的,俄译本是目前我所看到的所有译本中最好的译本。” 这里的“俄译本”就是普列汉诺夫的译本。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恩格斯为这一版本写的序言具有经典的意义。在这篇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特别指出了俄国革命的前途,估计了俄国村社的命运。序言于1882年2月5日在俄国民意党的杂志《民意》上用俄文发表;4月13日在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央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上用德文发表;恩格斯在为1890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也全文收入了这篇序言。由此可见,1882年俄文版序言在19世纪末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再版《共产党宣言》从正反两方面论述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理论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五十周年的前夕,1898年2月普列汉诺夫开始筹措《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二版的出版工作。他说:“我们一定要再版一次《宣言》,同时,我一定要以《宣言》作者的观点为它写一篇序言,评论文明世界的现代情况。”

普列汉诺夫针对当时国际社会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诬蔑和攻击而写下了《阶级斗争学说的最初阶段》这篇序言和《对我们的批判者的批判》的小册子。用《共产党宣言》中所贯彻的基本思想,即“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经济生产以及必然为经济生产决定的社会结构形成了政治史和思想史的基础的思想;与其相适应的是,自从原始公社土地占有制解体时起,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这个斗争现今所达到的阶段上,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以及阶级斗争,就不可能使它自己从剥削、压迫阶级手中解放出来。”举例圣西门以“有产者”阶级和“无产者”阶级,来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阶级之间的斗争,去解释法国革命的进程和结局,说明法国革命以及之后所发生的事件都是新的工业制度和旧的封建制度之间的斗争所引起的;奥古斯丹·梯叶里以“第三等级”为出发点来分析法国社会而得出的社会利益或阶级利益的观点,各种社会阶级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简单地说,即阶级斗争;以米涅清楚地了解革命时期各种政党的斗争只是表现了各种阶级利益的矛盾等等来说明和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理论的依据和实质;以《宣言》说明,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并且向无产阶级指出,夺取政权是无产阶级经济解放的必要条件,来批判伯恩斯坦等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歪曲。

(三)探索和推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普列汉诺夫探索和推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许多专家认为普列汉诺夫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具有创新性贡献。

普列汉诺夫说:“现代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是唯物主义的坚决拥护者。唯物主义是他的整个学说的基础。” 因此,他积极探索和推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于1895年撰写《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1896年撰写《唯物主义史论丛》,以及1898年的《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及唯物辩证法,在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中论证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普列汉诺夫1901年3月接连4次在日内瓦钟表工人学校中宣讲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听众包括瑞士和意大利的工人,以及日内瓦和俄国的某些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宣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普列汉诺夫在《唯物主义史论丛》中指出了符合当时法国革命资产阶级的社会生活条件、符合当时科学水平的霍尔巴赫和爱尔维修的世界观的先进性,二者用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批判了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普列汉诺夫在《卡·马克思的哲学观和社会观》的演说中正确地评价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的出现,是人类思想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真正的革命,是最伟大的革命。”“马克思证明了人类社会的经济制度是基础,用这个基础的进化可以解释社会进化的一切其他方面。这就是马克思的主要功绩。他的关于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给了我们理解人类进化的钥匙。我们从马克思那里第一次得到了说明人类历史的唯物主义哲学。

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从个人意志自由与历史必然、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上系统地论述了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提出个人能够改变历史进程的个别外貌和局部后果这一原理。强调指出,杰出人物和普通群众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伟大”只是个相对概念。该文正确认识和论述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深刻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既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又不夸大个人,特别是英雄人物、伟人的作用,认为在历史上活动的个人或集团从来不是,而且将来永远不会是万能的。伟大人物的作用也受所处时代的历史局限性的制约。如他说:“个人因其性格带有某种特点而能影响到社会的命运。这种影响有时是很大的,但这种影响表现的可能及其范围,却要依当时的社会结构以及当时的社会力量对比关系来决定。个人的性格只有在社会关系所容许的那个时候、地方和程度内,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因素”。 当然个人的“性格”应当包括知识、阅历、能力。

个人对历史的作用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第一,批判民粹派和无政府主义者无限抬高个人意志自由的英雄史观。依据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论述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特别是在关键的历史时期和历史事变上的作用,同时指出,杰出人物对历史的作用也受到特定的历史环境、历史条件的限制,如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社会组织、阶级力量对比等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时势造英雄”。第二,批判机械决定论者片面强调社会历史发展如同自然界的规律一样有其必然性,否认历史是由人创造的而不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而成为宿命论。

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对历史的作用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的现实价值,如下几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第一,以人为本,发挥人的能动作用。第二,走群众路线与发挥杰出人物的作用相结合。第三,普列汉诺夫在阐述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时,提出要重视特定民族生产力发展赖以生存的特定历史环境,要重视对自己国家国情的考察。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大众化、中国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就是要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就是要体现中国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从1883至1903年间,普列汉诺夫写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来批判民粹主义、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及其在俄国的变种经济主义及“合法马克思主义”;并积极领导和组织第二国际的活动,几乎参加了第二国际的历次代表大会,批判了第二国际前期的无政府主义,摧毁了伯恩斯坦、米勒兰修正主义体系,捍卫、传播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探索和传播

普列汉诺夫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探索和传播,捍卫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运动

普列汉诺夫第一个提出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运动。指出革命理论在革命运动中的重要指导作用。重视革命理论的作用,创立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团结马克思主义者为一个坚强统一的组织中,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与列宁一起组织《火星报》的编辑工作,并发表了许多具有革命指导思想的重要理论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二)无产阶级政党对革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普列汉诺夫19岁参加革命,到1918年5月去世时为止,一生40年活动期间从未间断过分析俄国革命政党问题及其策略问题。

1.首先提出了俄国革命依靠工人阶级,并建立俄国革命阶级的政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劳动解放社的建立也是普列汉诺夫开始探寻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开始。在关于出版《现代社会主义》丛书的声明中他说,“土地平分社的旧同志现在改变了自己的纲领,就是要同专制制度作斗争并把俄国工人阶级组成一个具有明确纲领的单独政党,并同旧时的无政府主义倾向实行彻底决裂。”

在《我们的意见分歧》中普列汉诺夫进一步批判了民粹主义的观点,强调俄国应该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走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他认为,在俄国19世纪给20世纪留下了珍贵的遗产就是:社会民主主义工人政党的萌芽。历史环境对这个萌芽的迅速发展无疑是很有利的。并强调,在每个特定国家里,工人政党的最近任务和策略是由这个国家现实的社会关系决定的。忘记这些关系而用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作指导,意味着离开现实的基础。 “社会主义政党应该主动担当起领导的作用,把人民不满情绪的个别爆发和纯粹自发表现统一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2.暴力革命及无产阶级专政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及巩固政权中的作用

普列汉诺夫说,“马克思学派证明,人类自从脱离原始状态以后,就分成了各种阶级,这些阶级的对抗就是社会进化的主要是动力。目前我们正是生活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即劳动者和掠夺他们劳动果实的人们之间的残酷的你死我活的斗争的时代。马克思为我们描绘了这个斗争的各个阶段,并且指出了它的不可避免的结局。他站在被压迫者方面,他号召他们组织起来,实行国际团结。大批的无产者响应了这个号召。” 他说,正像16、17世纪和18世纪是资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标志一样,19世纪则是工人阶级解放运动的世纪。“专制制度的崩溃对于我们党顺利地和正确的发展来说是绝对必要的。俄国社会民主党主动发起同专制制度的斗争,它将给专制制度以致命的打击。”

1903年7-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的纲领,明确提出了党的最近的政治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代之以民主共和国,共和国的宪法应保证:建立人民专制,即国家的最高权力全部集中在立法会议手里,立法会议由人民代表组成,它是单一的议院。

(三)“五项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普列汉诺夫用辩证唯物主义研究社会结构、社会生活,提出了“五项论”,即:生产力、经济关系、政治制度、社会心理及思想体系。“五项论”即是关于社会结构学说的核心,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他论述了社会结构是以生产力、经济关系为基础,进而影响或决定着政治制度、社会心理及思想体系,反过来后者对前者具有反作用,并且具有相对独立性。另外,普列汉诺夫“社会心理”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文献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把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这两种基本形式和两个基本发展阶段的思想。普列汉诺夫“社会心理”理论中最重要、最具有创新意义的是关于“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相互关系的论述。 其核心命题是:“一切思想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即特定时代的心理。”

三、评析普列汉诺夫与列宁的争论

(一)普列汉诺夫与孟什维主义的关系

学界对普列汉诺夫的复杂多变的政治人生有不同的划分阶段,有三段式、四段式及五段式,但无论几段式比较一致的认为,普列汉诺夫1875年至1883年是民粹主义者,1883年至1903年是马克思主义者。1904年以后成为孟什维主义者。但对其成为孟什维主义者的定义和时期又有分歧,大体是以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划线,即1904至1914是采取特殊立场的孟什维主义时期,1914-1918年为社会沙文主义者。

列宁关于普列汉诺夫对孟什维主义曾经采取的是“特殊的立场”,即在1904-1914年这十年期间普列汉诺夫是“理论上的激进主义,实践上的机会主义” 。列宁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普列汉诺夫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孟什维克的批判和斗争:“有好几次普列汉诺夫离开了孟什维主义:(1)在1903年代表大会上,普列汉诺夫同孟什维主义的机会主义作过斗争;(2)代表大会后普列汉诺夫主编《火星报》46-51号,也反对过孟什维克;(3)1905年春天,普列汉诺夫离开了孟什维克;(4)在1906年第一届杜马解散之后,普列汉诺夫采取了根本不是孟什维克的立场;(5)1907年伦敦代表大会上普列汉诺夫同孟什维克‘组织上的无政府主义作过斗争。” 列宁说的普列汉诺夫“采取了根本不是孟什维克的立场”是指普列汉诺夫“抛弃了他在杜马时期所采取的孟什维克极右翼立场。” 但是,第一届杜马解散以后,普列汉诺夫对革命的策略开始动摇,不再提全民起义,不提在争取召集立宪会议时成立临时革命政府的问题。因此,普列汉诺夫开始逐渐走向反对武装起义、反对暴力革命,而主张走改良主义路线,与列宁的矛盾和争论也就此展开。

(二)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

普列汉诺夫与列宁的建党学说没有本质的区别,并且在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最初时期,他们给予了相互支持。普列汉诺夫为俄国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也做了组织准备和做出了理论贡献,普列汉诺夫关于无产阶级要建立独立的政党的建党思想与列宁的建党思想是一致的,他们都对经济派否认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这一重大原则给予了批判和斗争。他们的区别或说分歧主要在于,列宁认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目的就是要领导工人阶级夺取政权,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而普列汉诺夫则认为要等待革命时机的成熟。

第一,“劳动解放社”的建立,为俄国工人政党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劳动解放社的成立,推动了彼得堡、莫斯科、基辅、敖德萨等地的社会主义团体和马克思主义小组的诞生。1895年,根据列宁的建议,把彼得堡二十来个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秘密的社会民主主义组织“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的正式成立,是俄国工人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它领导和促进工人的经济斗争与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紧密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俄国工人运动的实践相结合。它为在俄国成立工人政党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第二,1900年由列宁创办的全俄马克思主义的秘密报纸《火星报》,在建立俄国工人阶级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列宁和普列汉诺夫都是编辑部的成员,共同组织了编辑部的工作,都在该报上发表了有关党的建设和俄国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各种根本问题的文章。

第三,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布鲁塞尔召开,大会主席团的主席是普列汉诺夫,列宁是副主席。大会的主要议程是通过党纲和党章,为此,党纲中要不要写入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等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普列汉诺夫积极维护和支持了列宁的观点,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将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写入了党纲。

第四,《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抗议书》,是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同经济派作斗争的一篇纲领性的宣言。这份抗议书曾在流放西伯利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会议上通过,在它上面签字的有列宁、克鲁普斯卡娅等17人。当时,普列汉诺夫也参加了反对经济派的斗争,他在《供〈工人事业〉编辑部用的向导》文集中转载了这份抗议书。这份抗议书在俄国社会民主党组织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俄国各地的马克思主义者正是在读过它之后,纷纷起来批判经济派的机会主义观点。这份抗议书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把工人阶级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结合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在俄国建立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普列汉诺夫本人也写有《一个社会民主党人的笔记摘录》(1900年)、《再论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1901年)、《下一步是什么》(1901年)等文章,对经济派进行了批判,指出他们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三)关于俄国革命的道路:革命的时机、采取的手段

列宁与普列汉诺夫的主要分歧在于俄国革命的时机问题,具体涉及到革命应该采取的手段和方式,是采取暴力革命还是议会斗争,革命的方向,是武装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还是等待时机,走改良主义路线,通过议会斗争,发展资本主义,逐渐向社会主义过渡。普列汉诺夫在1883年至1903年时期,即为马克思主义者时期,所持的观点如前所述是革命的,与列宁的观点是一致的。1904年以后特别是1905年开始转变为孟什维主义的观点,对革命持消极态度,不赞成立即武装夺取政权,而要通过议会、立宪等“合法”方式,以改良取代革命。十月革命前期,他们曾经就资本主义落后的俄国是否能够立即通过武装斗争推翻沙皇政府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权而展开激烈争论。

1905年10月前俄国总的革命形势是这样的:君主专制政体的威信已经动摇,在俄国广大人民群众中积蓄着巨大的愤慨、对自身权利的清楚的认识和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但同时,具有不同信念的、属于不同政党的人在维护不同的利益。社会革命党懂得,为了使国内的各种力量能有所作为,每个反对党都应成为一个组织起来的整体。为此曾召开两次代表会议,第一次代表会议于1904年12月在巴黎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革命的反对派政党。第二次是1905年4月在日内瓦召开的,会议团结了各社会主义的和革命的政党。为1905年俄国革命由群众大会的和平政治示威过渡到公开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

人民起义迫使沙皇政府发表声明,给予城市工人选举权。但1905年革命也遭到了沙皇政府的镇压,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党的注意力转向扩大自己的影响和在俄国人民运动中最重要的地区如彼得堡和莫斯科、伏尔加河沿岸的十个省、以及中部各省成立组织。领导党的各个团体的是中央委员会,在省会城市及其它大城市党已拥有了就其人数和影响而言都很强大的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在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工人区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在工厂和城市里的工人组成了工人委员会隶属于党的地方委员会,领导工人积极开展革命斗争。

1905年革命的爆发表明了社会下层再已无法忍受专制统治,上层也不可能再按旧的方式统治了。因此,帝俄时期被迫成立了四届国家杜马。第一届于1906年4月27日至7月8日设立;第二届1907年2月20日至6月3日;第三届1907年11月1日至1912年6月9日;第四届1912年11月15日至1917年10月6日。

第一届杜马只有短短的72天,面对每天都在不断发生的官僚政权的暴行——而且在杜马选举的过程中专制政权也在镇压革命,布尔什维克党看出沙皇政府成立国家杜马的虚伪性、欺骗性,决定放弃参加选举,并在群众面前坚决揭穿政府的骗局。尽管存在种种不利条件,为了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的利益,党仍然可以利用杜马提供的讲坛。在第一届杜马期间中央委员会创办了自己的机关报,虽然四易其名,也屡遭查禁,但报纸的印数达到了4.3万份,社会革命党最有名的政论家在这家报纸上对政府的政策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并揭露了立宪民主党人所持的模棱两可的态度,同时,警告人民提防官僚制度的危险背叛,呼吁人民团结和组织起来进行革命斗争。

关于国家杜马的实际作用,中外专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杜马的成立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专制君主制开始动摇,是向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迈进了一步,有的认为杜马只是沙皇专制制度的一块遮羞布,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当时布尔什维克就持此种观点。

普列汉诺夫认为俄国十月革命的时机还不成熟,不赞成发动革命的武装斗争,要采取议会斗争,同时等待革命时机的成熟和革命力量的壮大、革命队伍的成熟。普列汉诺夫说,“党不得独自开始起义,而没有跟民众运动结合起来”,“党应该有力量为自己创造有利的行动时机”,总之,党的准备工作应该完成为甚至在没有任何异常有利的条件下即类似俄国现在所处的这样一种局面下党发动的起义获得成功所必须的一切。” 他教条地遵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阶段论,担心武装起义会失败,认为当时的俄国应该完善和发展资本主义,在无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壮大时,要用议会斗争,利用杜马、宪法等手段争取权利,改良资本主义制度使其向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等待革命时机的成熟,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他认为俄国革命的时机的错误认识及采取议会斗争,对革命产生了消极影响,对此列宁给予了坚决批判和斗争,及时引导革命走向了正确地方向,抓住了革命时机,领导十月革命,武装夺取政权,推翻了沙皇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虽然普列汉诺夫在其人生的最后几年采取了孟什维主义的机会主义立场,转向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对革命产生了消极影响,但其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宣传、鼓动,对俄国马克思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第二国际中对修正主义进行了批判和斗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普列汉诺夫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深邃的思想、社会活动,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创始人之一,他给予关心祖国命运的后代的人们以具大的影响。普列汉诺夫在国际舞台上无愧于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第二国际共产党中享有了应有的威望,在现代条件下许多他的思想也没有失去现实性。”

猜你喜欢

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区别探讨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当代社会政治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站在时代角度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思考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源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