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绿领巾展风采 仪式教育见成效

2016-06-24上海市黄浦区曹光彪小学大队辅导员朱育菡

少先队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少先队仪式目标

□ 上海市黄浦区曹光彪小学大队辅导员 朱育菡

红绿领巾展风采 仪式教育见成效

□ 上海市黄浦区曹光彪小学大队辅导员 朱育菡

对于曹光彪小学的每一名红绿领巾来说,“仪式教育”是个熟悉而亲切的名词。从踏入小学开始,各年级富有特色的仪式教育活动就陪伴着他们:一年级“迈好入学第一步”新生入学仪式、二年级“争做可爱的红领巾”入队仪式、三年级“让我们学会感恩”十岁集体生日仪式、四年级“我是学校小主人”仪式、五年级“金色的童年、成功的起点”毕业典礼仪式……十年来,我校大队部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从设定仪式教育目标、选择仪式教育内容和拓展仪式教育途径等方面着手,不断探索实践,使仪式教育逐渐成为我校少先队活动和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整体规划,分层设定目标

根据多年的实践和总结,我们将仪式教育的目标设定为三个方面:其一,认知目标,即通过仪式教育,使学生在认知上掌握各类仪式中应有的规范和程序;其二,行为目标,即通过仪式教育,使学生在行为上受到约束和规范;其三,情感目标,即通过仪式教育,使学生在情感上获得感悟和引导,通过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其对教育内容本身的体悟、理解和认同,从而有效内化仪式所要实现的教育目标。

例如,每年新学年开始前,我校会举行隆重的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将教育内容“符号化”,把入学仪式的主要目标以“五知道”儿歌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在明确的认知目标指导下,一年级新入学的孩子就能具体学习怎样做一名文明礼貌的合格小学生。有了这样的基础后,入学仪式上,我们为孩子们设计一个展示认知目标达成的环节,将学生已经掌握的“符号化” 的内容进行“动员、表演和言说”,以促进他们行为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实现。

附:“五知道”儿歌——爱学校

走进学校门,就是小主人;活动自己搞,伙伴自己帮。

游泳健身体,努力学本领;建立小家务,创设小岗位;老师别担心,我是小当家。

经过多年实践,我校对“仪式教育”逐步有了总体规划,并为各类仪式教育制订了合理的目标(见表1),贴合学生实际,为提高教育实效打下了基础。

表1 我校常规仪式教育目标

二、整合创新,丰富教育内容

仪式教育的内容涉及文化传承、知识传授、人文素质教育等多个方面,只有设计得当,才能与其所附载的内涵和意义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巨大的教育功能。因此,在教育内容的确定与选择上,我们坚持做到“整合”与“创新”。

所谓整合,一是将仪式教育作为整个学校教育的主线条,把各种教育资源放进去,设计出具有连续性的系列仪式活动,从而构成学生成长的阶梯。二是将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与先进的时代内容有机结合,并通过仪式和活动的形式呈现出来,为孩子们所能够接受、乐于接受。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仪式教育是一个过程教育,并不只局限于一场仪式,仪式前的教育与仪式本身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为了使仪式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在举行仪式前进行前期活动,加入时代背景和文化元素,化为一条条学生乐于接受的内容,并明确教育主题,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2010世博年四年级“小主人仪式”开展前,我们尝试以班级为单位,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的段道德教育、少先队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要求,分别以“小小镜头看上海”“诗情画意赏世博”“小八腊子话申城”“领巾风尚迎盛会”和“四通八达侃交通”为主题,以看一看、拍一拍、说一说、做一做、画一画、找一找、演一演、学一学等形式,将仪式前的教育内容进行了细化。这样的系列活动后,再举行全年级仪式教育活动,既增加了学生对教育主题的认同度,同时,每个孩子又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每年,我们还力求在已有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围绕学校教育目标和核心文化,不断创新,赋予仪式教育鲜活的内容。经过创新的材料和内容将有助于丰富仪式内涵,最终影响仪式教育的效果。例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尊重和平等”,我们在原有的少先队代表大会仪式前期增加了“校长座谈会”、“红领巾小调查”等内容,让学生在参与学校的建设中,培育小主人意识,为他们的情感开辟自由的空间,使少代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开发资源,拓展活动途径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我们还同时拓展仪式教育活动的教育途径,注重发挥各种途径的有利因素,力求全面生动地落实仪式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1.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

在小学中,学生是全员入队的,少先队组织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制度和体系。因此,在入队仪式、升旗仪式、主题队会仪式等场合,我们借助少先队活动的力量与优势,与之整合,设计开展了系列仪式教育活动。

以少先队的品牌活动项目——雏鹰争章为例(见表2),当学生通过仪式教育获得相应的奖章时,就可以将它黏贴在中队的争章园地中,时刻激励他们不断进取。

表2 仪式教育与少先队争章活动结合一览

2.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我们还将仪式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从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学校开展大仪式教育,家庭开展小仪式教育。例如在学校“十岁集体生日仪式”中,学生接受了感恩教育,就可以在家庭成员间的“问好仪式”等小仪式教育中得以体现和强化。

第二,合理开发家长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仪式教育虽然是在学校进行,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引入家庭的元素。例如,毕业典礼的主角虽然是学生,但可邀请父母参与,尽管只是“惊鸿一瞥”,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与社区资源相结合

我们除了在学校对学生进行仪式教育外,还走出学校,利用社区教育资源,设立校外实践活动基地,让学生直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在校外开展仪式教育。

例如,为了使学生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我们将被誉为“霓虹灯下新一代”的武警上海总队一支队十中队的营地,作为仪式教育的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去校外实践基地开展仪式教育活动。每年的“六一”节,学校还在实践基地举行隆重的二年级新队员入队仪式。武警战士作为校外辅导员,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喜爱,这样的活动取得了比在校内开展更大的成效。此外,社区街道也是开展仪式教育的好资源。有组织、有计划的小型仪式教育活动和小岗位的任务完成,会让学生从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触动,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仪式教育”的探索,十年磨一剑,使我校的少先队工作上了新的台阶。作为辅导员的我们,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了诸多收获,育德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成为孩子们身边可亲可信的参谋和顾问,成为孩子们在仪式教育活动中的共同参与者,把他们引向了健康成长的道路。而我校的仪式教育,也在我们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不断焕发出朝气蓬勃的生命活力。

猜你喜欢

少先队仪式目标
认识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十岁成长仪式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仪式感重要吗?
少先队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我们的目标
Talking strategies
开营仪式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