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乡村小学作文教学

2016-06-24廖永妙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6期

廖永妙

摘要:农村小学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思路混乱,语言表达不清,带有普遍性。存在这些问题,有多方面原因,如:读写脱节,命题过大,指导失当,练习次数少等,但最主要的根源是教学意识陈旧。因此,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关键是要强化教学意识。

关键词:题材单一;内容空泛;结构混乱;技能差;语病多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108-02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农村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农村的信息交流不通畅,学生的见闻受到限制,课外读物较少,所以农村孩子更觉得无话可写了。

1.常见的问题

1.1 题材单一,缺少"鲜"味儿。读到孩子们的文章,总觉得像一个模子印出来似的:写人大多都写爸爸妈妈,内容则是自己生病了,爸爸妈妈是怎样着急、怎样照顾自己的;写景则多是家乡的小山坡一年四季景色的变换;写事就是和小伙伴捉鱼、捉鸟……题材极为类似。

1.2 内容空泛,缺少真情实感。只要一提到作文,学生就是一脸的痛苦状。"哎呀!又写作文了,写什么好呢?"好不容易作文交上来了,仔细一看,刚开了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泛笼统,不知所云。

1.3 结构混乱,不懂得布局。很多学生对"总分""总分总""并列"等结构形式都能脱口而出,但是在作文时却往往结构混乱。有的事例太多,详略不当;有的事例太少,一笔带过;有的段落之间分得不明确,没有突出文章主题。例如,一学生在写《春天的小山坡》时,先写了小山坡上的桃花、梨花等各种花的鲜艳多姿,接着写坡上长着各种各样的蔬菜,第二段开头又是"山坡上的野花不计其数,红的、黄的、紫的……"这样结构就显得混乱不清晰了。

1.4 写作技能差,语病多,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很多学生的作文句子不通顺,例如"如果困难找妈妈"。错别字很多,如"某油灯"、"鲜花生开"等。有些标点符号的错误使用,使文章产生歧义,如一学生写:第二天,爸爸对小明说"妈妈,昨天一夜都没休息好",其中,逗号明显用错了。在标点符号的运用中,引号的运用错误最多。

2.原因分析

2.1 教师的原因。究其根源,还是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健康发展。为了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分数,教师往往采取似乎能够迅速奏效的方法,从写什么到怎样写,都给学生提出许多框框,这样不但不能点拨学生思维的方向,还束缚了学生的心态自由,学生只是消极被动接受,逐渐产生了对作文的惧怕心理。另外,老师要求学生一定要把字数写足,批改作文时看到字数多的总是多给分数。

2.2 学生的原因。必须承认,农村学校的学生从小到大,由于种种原因生活比较单调,很少有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观察、实践,因而脑中一片空白。而且,经调查了解,几乎每个学生手上都有一两本《优秀作文选》、《小学生作文大全》等,学生作文时,习惯于依葫芦画瓢,时间一长,学生养成一种坏习惯-对身边的人和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3.对策研究

3.1 积累材料,丰富文库,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和阅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方面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是读者间接认识生活的途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获得的思想认同等等,这些对于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科书中的文章多文质兼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到读赏结合,读写结合。

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阔学生眼界。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当然,这非一日之功,必须坚持经常,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提高。

3.2 加强指导,自由练笔

3.2.1 先说后写,下笔成文。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时,充分发挥学生说的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多说,说全说细,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写。说作文可采用个人自说、同桌对说、班内口头作文交流等多种形式。通过说不但解决了学生作文的内容问题,而且还解决了他们的语言表达问题。

在写作训练时,强调学生先说后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3.2.2 起好题目,编写提纲。 "万事开头难",设想一个拿着笔不知道写什么题目的学生,他怎么会写出好的文章来呢?事实证明,只有名字起好了,学生才能由此而产生联想,从而进入构思,写出内容丰富,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通常接触到的是记叙文体,所要学的内容又以人物、事件、环境为主。但人物、事件、环境这三者往往是互相揉和和在一起的,又各有侧重吧。所以必须让学生搞清每篇习作的侧重点,防止离题万里或千篇一律。提纲是学生的作文的构思过程,因为学生作文时,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语无伦次,空话连篇。这就需要有一个组织和整理材料过程,这样才能做到有条不紊,条理清楚。

3.3 指导修改,学会评价。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当学生能够把自己会说的话都写出来以后,还要学会修改,自我评价,使之更具有表达书面语言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

3.3.1 自我评价。每篇作文后,都要让学生根据要求对自己的文章作点评。不要管学生点评的质量如何,因为在点评过程中,学生再一次读了自己的作文,重新感受了一次写作的过程,有益而无害。

3.3.2 学生互评。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让学生互换作文本,阅读点评。因为学生的眼光有相通之处,能发现作文中出色的地方,也能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

3.3.3 教师后评。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自己不是写作的好材料,丧失写作的兴趣与信心,以后,这些学生就会"望作文而止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