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的四种方法
2016-06-23余明用郭铭芳罗利红
余明用+郭铭芳+罗利红
摘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可以采取形象思维引路、品词析句比较、感情朗读体验、生活经验联系四种方法,加强语感训练。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感
所谓语感,简单地说,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是对语言文字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一种顿悟,一种心理体验。加强语感训练,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语感呢?
一、形象思维引路法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如《难忘的泼水节》一课,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后,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此时,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播放课文配乐录音,美妙的音乐、动听的声音把学生带进一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神情专注而投入。随后,教师在投影上出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共度佳节的画面,启发学生看着画面想一想、说一说当时的欢乐场面和具体情节。
二、品词析句比较法
一篇课文都是由词和句组成的。因此,抓好词句教学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受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词句进行比较、揣摩、欣赏,不断提高其对语言感知的敏锐程度。如《荷花》一文中一句“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对于“冒”这个关键字,可引导学生用其他词来替换,如“长”“伸”等,用哪一个词更好呢?经过品词分析,大家发现荷花只能从中“冒”出来;“冒”不仅写出荷叶数量之多,还显示了荷花那旺盛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
三、感情朗读体验法
培养学生语感,关键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读书实践,通过实践来强化语言的习得机制,积累语言的表象材料,最终建立起一种正确的语言习惯和敏锐的语言直觉。学生通过读书实践,逐步积淀成语感的“相似块”,当接触到新的语言信号刺激时,就能凭着语感的“相似块”识别出来,然后进行匹配,进而在刹那间做出直觉判断。
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诵读。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文章是作者情感意旨的载体,只有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展开对话,才能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形式获得真切的敏锐的感受,激起读者的情感潜流,产生情感的共鸣,从中学得为文之道。新课标强调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读既是学习的方式,又是学习的目的。教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读书时间,通过朗读、默读、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课内读、课外读等形式,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趣,读出味,读出神。教师要加强读的指导,从读准到读流利,再到读出感情,一步一步训练到位,使学生愿读,会读,读好。
四、生活经验联系法
培养语感,仅靠诵读揣摩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生活经验去感受。叶圣陶认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把读到的语言文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沟通起来,一方面是借助想象和联想,唤起鲜明的“内心视像”;一方面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实践中积累语言经验,形成直觉体察、认识感悟的能力。
作者单位:重庆市铜梁区龙都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