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应该让孩子们走向阳光
2016-06-23程红兵
程红兵
值得称道的是他们并不是简单地以一个“乐”字了结,而是把它与学生的学习并列在一起,“开开心心”与“认认真真”并列,“快乐”与“耕耘”并列,既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又要保持精神愉悦。
上一期《今日教育》我的文章标题是“学校管理者的视角”,主张学校管理者应该关注学生的视角,看看学生看问题的角度,看看学生喜欢什么,关心学生主张什么,关心学生认同什么,从而端正我们学校的基本方向,调整我们的管理措施,调整我们的教育行为。
本文在上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学校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视角,还要关注学生的“心角”,也就是学校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情绪,关注学生的快乐。一直以来我对学校文化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准,一个学校的文化到底怎样,主要就是看这所学校的学生是否健康,是否阳光,是否快乐;主要是看这所学校老师的教育言语、教学行为是否正常,是否积极,是否充满人文气息。
为师者应该有初心,这个初心就是你当初为什么做教师,你认为做教师最重要的是什么,你以为教师应该追求什么。这个初心就是你从教的精神底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学校教育应该让学生快乐成长。如果这一点成立的话,那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精神状态。
不妨看一个现实故事。一位校长曾经做过调查,询问学生,在学校,你什么时候最开心,什么时候不开心? 孩子说: 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考试考100分的时候, 最不开心的事情是考试不及格。
问学生:你们知道中国最近发生的大事吗?孩子的回答普遍是:要过年了,马上要期末考试了,诸如此类。
上述调查,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孩子关注考试、关注考试结果,说到底这是教育的结果,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恰当地过分强化了分数的重要,考试的重要。发展下去,学生有可能成为读死书,死读书的人,或者精神压抑,人格分裂,人格异化,甚至轻生。
这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我们不少老师都认为自己始终都是为了学生好,并没有刻意伤害学生,怎么不知不觉地会产生与初心相悖的结果。
我们还是以细节为例。校园里的宣传几乎是无处不在,教室里的励志口号也几乎是无班不有。
故事之一:一个高中毕业班的教室,每个课桌上都堆满了教科书和辅导材料,夜深人静,一位同学正在伏案苦读。黑板上方有一条触目惊心的标语,引用了女作家萧红的一句话:“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
看着这令人窒息的画面,我不知道身当此境的孩子们看了会怎么想,是猛然惊醒决然努力奋发,还是从心底里感到彻骨的寒冷?以我30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判断:更多的是后者。这让我想起一些学校的励志口号:“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这些口号几乎如出一辙。“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是使自己不快乐,那这样的学习是没有积极意义的。“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这句话直接传导出恶性竞争的哲学。这不是德育,恰恰是反德育的做法。这样做的教师就把以前团结友爱的一切教育全部葬送。
我猜想将这些口号高悬于学校教室的教师们,其当时这样做的出发点一定是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刻苦学习,争取更高的分数以通过高考的检验,是所谓“头悬梁锥刺股”的传统文化的现代演变。但是这个初衷不但无法实现,而且其负面效应将直接导致学生对高考、对人生,心灰意冷,从此不再积极。
今天我们有个别学校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学校到底还是不是学校,成了一个问题。是学校,就应该把孩子往珍爱生命的道路上引。是学校,就应该把孩子往健康阳光的道路上引,而不是把孩子往恶性竞争的坏道上引。是学校,就应该让学校充满人文关怀。异化的学校将导致异化的教育,异化的教育将造就异化的学生。
故事之二: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镇一所小学,校园里大字书写着:“我快乐,我成长”。教室的墙上高挂的标语是:“学海无涯乐作舟”。一个班的班级口号是:“在快乐中成长,在耕耘中收获”。一个班作业展示栏的名称是:“开开心心,认认真真”。一个班的班级公约是:“懂得用嘴角微笑,知道用小手帮忙,学会用耳朵倾听,体会用心灵理解”。
校园里大字书写的“我快乐,我成长”,代表着学校以校长为首的学校管理团队正确的价值取向,他们是以孩子们的精神愉悦作为追求目标。班级里的口号“乐作舟”“快乐中成长”“开开心心”表明这所学校的教师理解、领会、认同并执行学校的办学思想。值得称道的是他们并不是简单地以一个“乐”字了结,而是把它与学生的学习并列在一起,“开开心心”与“认认真真”并列,“快乐”与“耕耘”并列,既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又要保持精神愉悦。这样的标语口号是正常的教育思想体现,是充满正能量的励志口号,是正常学校的基本标志。这说明这所小学的校长、教师的价值思想是正确的,他们的思维是正常的,不忘初心,不忘教育者应有的人文情怀。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文化就是给孩子们创造一个精神空间,优秀的学校文化引领学生走向阳光、走向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