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不同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指标检测结果的比较

2016-06-23韦志鹃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10期

韦志鹃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江西鹰潭 335000)

·临床研究·

两种不同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指标检测结果的比较

韦志鹃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江西鹰潭 335000)

摘要:目的探究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灵敏度和准确度的比较。方法将该院门诊及住院部2015年10~12月收治的30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检测,确定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的效率。结果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准确度及敏感度差异显著,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具有更高的检测准确度及敏感度。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诊断符合率为98.0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符合率为78.33%,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于乙型肝炎病毒的诊断有效率显著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效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具有更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酶联免疫法

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病毒又称为丹氏颗粒,其为嗜肝DNA病毒科的一种微生物,可以引发多种急、慢性肝炎病,我国有1亿左右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有3 000万的乙肝患者,寻找一种经济、快速、简便的乙肝病毒筛查方法十分必要,其在乙肝病毒筛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微粒子酶免疫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都是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重要方法,笔者研究了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实际检测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门诊及住院部2015年10~12月收治的300例乙肝患者,所有患者诊断标准均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检测要求,排除了其他肝炎类型患者。300例乙肝患者包括男172例,女128例,年龄19~46岁,平均(38.5±5.7)岁。入院后的患者次日清晨空腹静脉取血5 mL,及时分离血清后备用。

1.2检测方法使用广州丰华Auto TRFIA-4 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和试剂,对比检测使用潍坊三维生物的酶联免疫试剂,科华生物的ST-96W洗板机以及ST360酶标仪。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将试剂复温,添加样本后再加入标记物工作液,恒温振荡反应后洗涤反应板,再使用增强液后检测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准备好洗涤液和去离子水,试剂温度恢复至室温,使用加样器加取样品,加入酶标液后震荡混匀恒温孵育,最后加A、B显色液,待加完终止液后上机检测。

1.3评价标准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使用计算机对血液样本进行标准曲线绘制,依据标准曲线对被测定物含量进行阴阳性鉴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样本核心抗体以及乙肝病毒e抗体检测光密度低于临界值为阳性;样本表面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以及e抗原的检测密度高于或者等于临界值为阳性。

1.4统计学处理实验观察结束后将数据结果录入数据库进行分析,数据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比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率进行比较,发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阳性检出率上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阳性检出率比较[n(%)]

2.22种方法诊断准确率比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试验诊断符合率为98.0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符合率为78.33%。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于乙肝病毒的诊断有效率显著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见表2。

表2  2种方法诊断结果准确率比较[n(%)]

3结论

作为全球范围内最为广泛的肝脏病症,乙肝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肝脏炎性病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乙肝患者很大概率上转变为肝硬化,严重时甚至转变为肝癌,因此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2]。特异性血清病原学检查是现如今诊断乙肝的主流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患者血清样品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含量进行检测来确定患者的患病情况[3]。

我国具有庞大的乙肝病毒携带人群以及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筛查以及诊断是非常繁重的工作,寻找经济合适的诊断、筛查方法对于提高乙肝诊断敏感度以及有效率非常重要,因而需要经过多重试验,反复证明来确定合适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方法[4]。

乙肝血清表面标志物是用于检测受检人员是否携带有乙肝病毒最为可靠的方式,本研究比较了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于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效果。其中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传统的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方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用于临床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该种方法通过将制作的抗体与某些固定载体相结合从而有效保证其结合活性,再将其与酶连接成酶标的抗体,将含有底物的样品与其混合后通过酶的催化反应使底物发生颜色变化而得到检验结果[5]。该种方法操作简单,花费低,易于广泛推广,其已经成为我国基层医院广泛使用的一种乙肝病毒检测方法。可该种方法有比较明显的缺点,需操作者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不然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污染,且存在前滞现象,故存在比较高的假阳性率,患者出现误诊以及漏诊的概率也比较高[6]。此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只能对乙肝进行定性的分析,无法对患者体内的标志物浓度进行实时的监测,无法有效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含量较低的患者,具有比较低的准确度以及敏感度。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作为一种非同位素免疫分析技术,其结合了同位素标记以及酶标记,该种方法具有比较高的灵敏度,其对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的检测效率是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数倍,该种方法可靠、有效,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具有比较宽的线性范围,试剂的使用周期也比较长,可以制作出比较稳定的标准曲线,也可以对检测底物进行定量的分析,可以逐步取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成为检测乙肝病毒的首选方法。此外,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同样适用于大批量样本的检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检测的结果,也方便临床根据检测出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含量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7-8]。

本研究结果显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准确度以及敏感度差异显著,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具有更高的检测准确度以及敏感度。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诊断准确率为98.0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准确率为78.33%,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于乙肝病毒的诊断有效率显著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以认为,作为一种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新型的非放射免疫定量检测方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可以有效减少乙肝检测的误诊率以及漏诊率,亦可以通过对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总结出患者的病情程度,便于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以及其传染性,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可靠地依据。

参考文献

[1]王丽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对照探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7):994-995.

[2]吴阿阳,陈忠进.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3):34-35.

[3]罗惟,张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5,12(12):1855-1856.

[4]马春静,邹薇,王丽.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定量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疗,2015,36(17):188-189.

[5]马兴璇,刘春明,王林春.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845例乙型肝炎标志物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4):441-442.

[6]雷荔荔,马兴璇.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效果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3):337-338.

[7]谭业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乙肝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6):2071-2072.

[8]樊少勇.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中的检测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6):106.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10.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130(2016)10-1429-03

(收稿日期:2016-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