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作场所学习理论视角下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2016-06-22张格娜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国培场所学习者

张格娜

一、工作场所学习的基本特征

工作场所学习(workplace learning, WPL),简单地说,就是在工作场中进行的学习或是与工作场所直接相关联的学习。其具体内涵,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界定,工作场所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史蒂芬·比利特认为:工作场学习是一种在参与真实任务,并在获得熟练成员直接或间接指导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实验幼儿园作为市级培训基地,承担国培项目,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核心经验之一就是进行工作场所学习的探索。实践发现,工作场所学习的基本特征有二点:

第一,工作场所学习发生在实践情境中

幼儿园依托国培项目,指导教师通过现场实作、主题讲座、案例分析等方式,在亲身参与和他人互动的实践情境中进行学习,即学习发生在以胜任力为核心的一个个任务的完成中。工作场所学习一方面体现了指导教师在实践情景中的指导活动作为本职工作的属性,同时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学习也同时发生。

第二,工作场所学习发生在社会互动中

幼儿园4次承担国培项目,同一工作场所中不同的诱因为互动创造可能。其中,指导教师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学习程度、不同的学习水平,学习者不同的区域差异、不同的学习层次、不同的工作岗位,诸多的不同其结果表现为教师在工作场所学习中的认知表现、行为动机各不相同,正因为不同,才有效促使不同教师在与工作活动紧密相关、蕴含丰富学习资源的场所中通过互动交流、经验分享、思想碰撞产生积极的互动效应。

二、工作场所学习理论视角下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主动提升教育理论水平

一旦被赋予指导教师的责任,必将激励教师主动地提升教育理论水平,激发系统学习、更新教育理念。近年来,幼儿园多次承担国培项目,依托国培平台,指导教师有了主动提升理论的内驱力。正如一位指导教师所讲:要想给人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潭水。要面对国培学员授课,就得有讲师的样子和气场,不能光讲是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有了自我超越的精神基础,指导教师们开始结合自己的授课内容积极充实理论支撑。

(二)激励专业风格的提炼

基于工作场所的指导,教师本身也是一种自我反思、自主学习。指导教师通过实际的课例来向学员传递经验,将不断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并且有意识地总结和提炼自身的教育风格。骨干教师作为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支柱力量,也是国培讲师团的重要成员,想要成功担当,必然加强内功修炼,潜心课例研究,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013年幼儿园第一次承担市培项目“名园带片区”,作为指导教师的F老师第一次为国培班学员提供示范课,F老师与孩子们融洽的师幼关系以及对个别儿童有效回应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跟岗实践环节追随F教师的学员不断增多,讨论个别儿童教育成为F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佳话。2014年国培项目“优质幼儿园片区帮带”,F教师不但为学员提供活动观摩现场,还针对个别儿童教育开设专题分享会,她机智的教育智慧更是赢得学员高度赞赏。随后,送教培训环节,F老师的分享更是传递到学员所在的每一个幼儿园。2015年国培项目“幼儿教育访名园”,老师作为幼儿园心理工作室主持人,从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到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开展主题式培训,其深入的领域研究和扎实的教学功底更是备受学员们青睐。

(三)从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变

在实际的指导中,指导教师不仅仅要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传递,更需要对学员的教学进行诊断、指导,能够站在学员角度思考不同教学场景下的教育实践,这就需要指导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近3年来,幼儿园骨干教师团队成员,为国培学员提供讲座约25次,提供活动现场约20次,无数次承担影子学员指导教师,并深入学员所在幼儿园进行实践指导,整个指导过程既有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还有直观的现场实作演练。2015年国培启动期间,幼儿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学员对授课教师、授课内容、授课形式、授课效果等进行满意度调查,数据分析得出,国培学员对幼儿园骨干教师授课满意度平均达到98%,如此高的学员满意度让骨干教师们获得强烈的认同感,也慢慢实现着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迈进。

三、工作场所学习理论视角下学习者的专业发展

(一)环境影响,快速进入教师角色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学习者走进幼儿园因感受到周围环境中人与事物的直接影响会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幼儿园作为培训学习的工作场所,首先创设有影响的精神环境。那就是:教师积极的工作状态,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谐的师幼关系及幼儿快乐的活动状态等等。其次创设有影响的物质环境。那就是:突出幼儿年龄特点的班级活动区,蕴藏教育价值的操作材料,体现活动流程的主题墙饰,供幼儿自主选择的功能游戏室等等。这些作为培训工作场的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无时无刻都暗示着学习者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角色存在。

(二)观察练习,快速掌握知识与技能

观察与练习是最直接又直观的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者通过观察直接学习指导教师的组织方法,了解活动组织过程,建立初步的信息概念,通过练习将已经获取的直接信息进行巩固迁移。

2015年国培项目“转岗教师跟岗实践研修”,面对转岗教师自身特点和岗位需求,幼儿园专职体育老师对学员开展了基本动作、口令培训。X老师诙谐幽默的讲解及帅气的示范,让每一位学员全情投放,认真观察。随后,学员分小组进行实作演练,将刚才学到的技能再次运用,结果更是笑料百出,学员们感慨:看似简单的口令、动作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易。最后,通过每一位学员的观察练习到实作巩固,快速地掌握了正确的口令和基本动作,正如蒙台梭利曾提出:我听见了,忘记了,我看见了,我记住了,我参与了,我理解了。

(三)互动交流,建立专业成长共同体

互动交流是一种平等参与式的经验分享与思想碰撞,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工作场所只要有互动,学习就自然产生。幼儿园国培项目的最后一课总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基于问题为导向的菜单课程让学员与导师在互动交流中忘记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而是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成长的共同体。学员们在平等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没有对与错,只有好经验、好建议。正如,一位来自乡村贫困地区的幼儿老师在互动交流中讲到:只要用心,落后的大环境一样可以为幼儿提供有价值的材料泥巴、竹叶……一样趣味无穷。她的分享为同样来自乡村的教师们提供新思路,也感动着指导教师。同时,指导教师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也深深打动着学员们。正如另一位学员所讲:我参加过去3次国培的学习,在这里的学习,收获实在太大了。

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理论,让指导教师与学习者在有效的工作情景中通过自我学习、他人互动中产生积极的工作效绩,是内化到外显的逐步提升和成熟过程。幼儿园结合实际情况,依托国培项目这一学习资源,充分发挥工作场所的作用力,有效开辟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共同见证了教师的成长足迹,让更多教师通过自我提升、自我成长、经验分享、外界激励获得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注: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继续教育专项课题“城市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园本培训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坪区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国培场所学习者
教育路漫漫 且行且用心——乡村校长第六期国培(郑州之行)学习感悟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听的场所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远离不良场所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国培计划”实施需要协调好六种关系
恋爱场所的变化
领会国培计划精神 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国培计划”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