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阅读兴趣 点燃智慧火花
2016-06-22赵从海
赵从海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92-02
语文作为一门既具工具性又具人文性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如何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审美品位和人文情操,是当前语文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话题。新大纲也要求“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想用自己的母语培养高雅的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点燃智慧的火花,就必须摒除单一封闭的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到更广阔的语文天地里去领略、欣赏、体味、评价和创造。
阅读的力量是无穷的。人的人格、灵魂往往会在名著名篇的阅读中悄悄升华,其思想认识水平、性格气质修养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言简意赅却入木三分地道出了阅读的潜在价值。可以说,没有阅读的量,就没有语感的质,没有语感的质,就没有阅读的质。可见阅读是基础、前提,语感是领悟、升华。语文老师的天职,就是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
一、培养学生深层次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但错误地认为阅读对提高语文成绩来说见效太慢。因此不能持之以恒。对于这种情况,单纯依靠说教或硬性规定,是难以奏效的。因此,我们要注意通过多种途径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持久不衰的内在动机。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叶圣陶说过:“国文教学目标在养成阅读习惯,培植欣赏文字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我们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这些习惯,包括阅读的心理习惯,即读思结合的习惯;也包括阅读的行为习惯,即读写结合的习惯等等。为此,我们要求每个学生配有一本《艺海拾贝》以作摘抄,一本《随笔》以记感受。高一上半年,大多数学生的《艺海拾贝》已记满厚厚的一本,里面有短小精悍的知识短文,有情文并茂的名著片断,还有流光溢彩的妙语佳句。在我们的严格要求下,90% 以上的学生在读时都能做到“眼到、心到、手到、脑到”,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三、开辟第二课堂,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阅读天地。
为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我们开展了多种课型,让学生的心灵在广阔的阅读天地里自由地飞翔。
1.扩读课。配合新教材、每上完一篇“教读课文”,就根据教学重点,给学生扩读取1—2篇文章,让学生反复阅读、体味。这样的课型,我们称之为扩读课。扩读课的内容有:①由课本向读本扩读。新教材包括教本和读本,我们在教学中本着“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的原则,由教本向读本延伸,使教学两本有机结合起来。②由课本向报刊杂志扩读。报刊杂志信息量大,时代感强,我们经常从报刊上选取短小精悍的阅读材料,有名家名篇,也有与课文体例类似的优秀习作,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而且使学生把握时代的脉搏,积累了大量的新词汇。
2.阅读课。充分利用每周两堂的阅读课组织学生到阅览室集体阅读,扩大学生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读得开放些,口耳开放,心灵开放,让学生在读中去感去悟,去豁然开朗。阅览课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可以活跃心灵以及充满智慧与人类经验的环境中,在此环境中,学生学会独立探究,主动融合,自我反省,与作者进行倾心的精神对话,大大提高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3.交流课为提高阅读水平,更好地促进阅读,在阅览课的第二天,我们开设一堂阅读心得交流课。由一名学生主持,其他学生自由发言,交流心得,时间每人限制在5分钟内。学生可以谈谈自己阅读名篇名著的感受;也可将阅读中摘抄的至理名言、妙语佳句推荐给大家,让同学们共赏;还可提出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让同学们发现自己的看法。交流课成为学生心灵自由飞翔的天地,成为学生心灵泉水充分奔涌的原野。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质量。
四、发动学生,开辟阅读小天地。
1.办好年级手抄报。以班级为单位,学生自己动手办手抄报。每周编辑一期,由八个班轮流负责编辑,稿源来自各班,学生自主投稿,有取胜堂连笔、优秀日记、读后感、还有学生推荐的名家名篇等等。手抄报办好后由老师统一制版印发到各班。由于手抄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又是同学们自己办的,读起来很亲切,同学们都很乐意读。
2.搞好班内“小书橱”。为开展课外阅读,学校为每班配了书橱。虽然班内也订了一些进物杂志,但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发动学生充实“小书橱”。我们鼓励学生每人每月向“小书橱”提供一本课外书,由专人管理,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自由借阅。这样,每人每月至少可读到五六十本课外书,不仅扩大了阅读的量,而且“小书橱”内的书月月更新,更提高了阅读的效益。
有人说,阅读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理解的锁,阅读是一座熔炉,可以练就语言家、演说家……只有会读的人,才能做到意自理出,心随意转,口自心发,要言不烦。在语文教学中,只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把读书当成提高语文素质的支撑点,才能造就知识鲜活、头脑灵活、观念新活、充满活力的创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