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探讨
2016-06-22沈光国
沈光国
【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阶段开设古诗词教学,一方面旨在培养中学生的古诗词素养,另一方面起到传承中国古诗词文化的作用。但是对于中学语文教育而言,古诗词教学却是难点。本论文针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教学 语文 古诗词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49-02
按照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初中语文教学要打破传统的单向语文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素颜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做到触类旁通。古诗词教学向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面对语文教改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就要注重中学生古诗词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采取有效策略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初中古诗词欣赏教学注重塑造意境
初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丰富的想象力是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内涵。中国的古诗词词句简短而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给人以美感,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初中应试教育,使得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育中,并没有将古诗词作为一种文化而传授,而仅仅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使得很多中学生对古诗词都会产生排斥心理[1]。特别是古诗词的语言表达与现代的语言表达形式大相径庭,即便是文学作品中,也很难看到如古诗词一般的语言表达,因此,对于初中语文学生而言,古诗词的学习除了为了应付考试之外一无是处。从文化的角度而言,中国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领会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且还可以培养文学素养,使得情感更为丰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那么,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就要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角度出发,包括古诗词的历史背景、诗人的创作思想等等都要进行解剖,让学生通过对古诗词创作意图的了解而领会古诗词的意境,以提升初中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2]。随着学生越来越体会到古诗词的美学价值,就会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积极意识。
比如,白居易的诗歌《钱塘湖春行》中,所描绘的是西湖春天的画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西湖的早春景象在诗人的笔下描绘出来,虽然词句简短,却仿佛春天的画面就已经浮现在眼前。在这首诗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到诗歌的韵味,可以在学生朗读的时候,配合音乐伴奏,让学生沉浸在音乐中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春季的画面,从而使得诗歌的朗读更富于情感,声调与音乐的韵律更为和谐。在音乐的熏陶下,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就会深化对古诗的理解,从而将古诗的词句背诵下来。
二、借助画面塑造古诗词的情境
古诗词是情感的激发下而创作出来的。初中生要对古诗词很好地理解,就要与诗人产生共鸣,才能够切身体会到诗歌的深刻涵义。作为语文教师,要懂得教育的艺术,要让学生喜欢自己所讲授的知识,才能够激发其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并喜欢学习知识[3]。在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就要擅于在课堂上创设古诗词的情境,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以对中学生的思维产生引导作用。鉴于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语文教师可以为古诗词配合适当的画面,通过刺激中学生的视觉感受而开展古诗词教学,使得中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地发挥出来。学生通过在自我想象空间中塑造古诗词的情景,逐渐地就会对诗人的创作意图有所理解。
比如,李白的诗歌《赠汪伦》这首诗所述说的是李白与友人离别的时候那种内容的不舍。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是值得学生体会的。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图画,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诗歌的理解绘画。学生在观看图画和绘画的过程中,就会对李白对友人的质朴情怀有所理解,从中还可以通过李白那细腻的情感体会到友情是非常可贵的。诗歌词句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语文教师在讲解这首诗歌的时候,还让学生感受到运用诗歌表达情感是已经文化素养的表现,语言简练却意义深刻,给人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如果中学生能够通过对诗歌的文化背景的了解而理解诗歌的表达意图,就会在思想上与诗人产生共鸣,从而使得中学生的文学素养得以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延续几千年传承至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精髓是值得学生学习的。但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对古诗词的掌握却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在于诗歌的语言表达与现代的语言差距甚远,加之古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深邃,与学生所持有的观念意识很难吻合,导致中学生无法对古诗词准确理解。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通过情境教学、塑造古诗词意境,可以对中学生的古诗词学习产生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俊杰.掌握有效教学方法 创设精彩信息课堂——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1(06):28-29.
[2]徐剑梅.初中语文古诗词“情境化”教学策略研究[J].文教资料,2012(12):135-137.
[3]易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对策及创新实践[J]. 新课程,2011(07):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