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电子商务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2016-06-22胡晓涛
王 领,胡晓涛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电子商务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王领,胡晓涛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摘要:通过对新经济地理学中的线性模型加以修改,本文将跨区域交易的商品种类增加了服务品,修改冰山运输成本为更合理的单位可变成本,最后建立大-小城市模型,使用区域间相对吸引力来描述人口流动的方向与强度。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本文得出结论,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服务品提供方式多样化,加上电子商务带来的跨地区交易成本降低,有利于增强中小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文章最后指出,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于改变我国区域人口不平衡的现象,但在短期内不平衡仍将存在。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口流动;商品种类;交易成本;吸引力
引言
人口的城市化有利于消费带动经济增长模式的形成,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使更多人得以享受丰富的现代化文明成果。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但是在这一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现象,如在人口聚集的北京、长三角和珠三角,常住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当地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交通拥堵、污染等问题使得当地政府不得不出台一系列举措以限制人口大量涌入,而在中西部的一些中小城市,城市化率增长缓慢,甚至由于盲目推进城市化使得鬼城频频出现,这些问题应当从经济的角度加以认真分析。在互联网时代,人口流动和聚集的机制正在发生变化,不同于传统的人口聚集模式,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一些基于经济因素的人口流动模式发生变化。研究电子商务对人口流动模式的影响,对认识我国城市化进程可能面临的问题,帮助政府制定合理的城市化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综述
电子商务在我国蓬勃发展十多年来,已经渗透进社会运行的各个角落,有关电子商务对经济社会的各种影响及影响机制,国内许多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往围绕电子商务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讨论新型商业模式对企业运行、产业结构和政府治理产生的影响,也有少量研究关注电子商务对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但却鲜有关于电子商务对人口流动和集聚机制的研究。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利用电子商务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许婵、吕斌[1]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位于各级城市的人们获取的机会更加均等化,大城市的中心性地位受到挑战,县城和农村地区迎来发展的新机遇。赵旖旎[2]发现电子商务可以促进某一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从而通过产业集群推动地区城镇化进程。邵占鹏[3]认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有利于农村地区信息化滞后的局面,在产业链分工上减小城市与农村间不对等关系,进而促进人才的城乡逆向流动。通过网上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发现国外学者鲜有关于电子商务对人口流动影响的研究。但是上述国内研究多是定性的描述电子商务对城市和乡村产生的影响,或是从实证的角度进行检验,很少有学者通过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从经济运行的宏微观角度来分析电子商务对人口流动的影响机制。
二战之后,随着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西方学者对包括人口流动、产业聚集在内的一系列城市化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对人口流动机制的研究中,早期西方学者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为基础,从规模经济、知识溢出、通勤成本、本地市场等几个方面出发,得出人口聚集和产业聚集存在着正外部性,产业聚集带动人口的聚集,人口聚集的正外部性也会促进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但是传统理论中对外部性的解释往往处于一种“黑箱”式论证,对知识溢出和熟练劳动力市场形成这两种外部性模型的建立也存在很多技术性难题,使得传统的人口流动模型更偏向于理论层面,不具有太多的实践意义。
随着新经济地理学(NEG)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在NEG框架下解释人口流动并建立了一系列模型。Dixit和Stiglitz[4]在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假设下建立了垄断竞争模型,成为NEG框架下进行微观分析的最常用工具。Krugman[5]在D-S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两地区、两部门的核心-边缘模型,得出了人口和企业会向拥有较多居民和企业的“核心区”聚集的结论。Martin和Rogers[6]建立了自由资本模型,解释了在人口规模和交易成本非对称情况下的人口流动机制。Ottaviano等人[7]提出了自由企业家模型,揭示了人力资本在企业和人口集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Tabuchi等人[8]在两地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一个包含住房和通勤成本的空间模型,分析了厂商和人口在多个城市之间的分布规律。Itoh[9]则用一个反映集聚收益和拥挤成本的城市生产函数,分析了城乡二元结构条件下城市化规模在长时期的情况下对社会福利所产生的影响。
在国内学者中,刘修岩[10]从经济集聚与地区差距之间密切的互动关系出发,对中国地区差距的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肖文和王平[11]基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和拥挤效应的城市发展模型表明,在新经济地理学建模框架下,外部性对城市发展有重要影响。陈良文和杨开忠[12]通过改进厂商生产函数引入外部规模经济作为新集聚力,引入住房消费作为新分散力来反映城市空间结构,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对集聚的促进作用和通勤成本对分散的加强作用。唐颂和黄亮雄[13]通过建立建立三部门理论模型,并将NEG理论与劳动力转移模型结合起来,从理论的角度阐明了劳动力的转移机制,并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综上可知,国内外有关电子商务影响人口流动的研究较少,相关的一些研究也多集中于文字论述和实证分析,较少有人通过建立理论模型来描述电子商务对人口流动的影响机制。对比总结前人关于人口流动和产业集聚的大量研究,本文决定采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建立相应模型,对模型求解并加以分析,进而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二、模型假设
上述学者们建立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大都是在DCI框架下进行分析,DCI框架即依赖于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的一般均衡分析、冰山交易技术、演进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框架。但是由于DCI框架下的非线性关系使得其模型的解析分析能力较差,同时它对冰山交易成本的假设不符合实际,因此本文采用改进后的线性模型分析框架,并对传统线性模型加以改进,在较大程度上保留模型特征和解析能力的条件下,就使得模型更为简化并且更加符合实际。
(一)效用函数的确定
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帮助人们以更低的价格获取更多种类的商品,从而在可支配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个人效用,在进行区位选择时人口会倾向于向获得更高效用的地区流动。一般来说,个人效用函数应当包含产品种类和每种产品的消费量两种因素。很多学者在建立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时,往往将经济活动分为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消费者的偏好用两个层面的效用函数来表示,用柯布-道格拉斯型效用函数决定工业品集合和农业品的消费,使用不变替代弹性(CES)效用函数或准线性二次效用函数来表示多样化工业品组合带来的效用。传统模型在对农业部门进行分析时认为农业品种类只有一种,并且不存在规模经济,跨区域运输不存在成本,这都与现实不符,农产品以及由农产品衍生的产品有很多,而且农业的集聚化生产会带来效率的提高,农产品跨地区运输有着不低的运输成本。农业部门的产品与工业部门的产品几乎具有完全相同的特征,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将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分开讨论,只需将两个部门的产品都看做是普通的商品即可。
(二)贸易成本假设
商品的跨地区销售会产生运输(贸易)成本,而电子商务的一大优势便是降低了贸易成本。在传统DCI框架下采用冰山运输成本假设,冰山在运输过程中会融化,类似的若要在B地获得1单位A地产出的商品,必须要从A地运出τ(>1)单位的商品,τ-1单位商品在途中损耗,即为产品的运输成本。在线性模型框架下,运输成本为线性,即一单位工业品的运输成本需要消耗τ单位的农产品,τ>0,且运输成本由产品输出地区支付。由于本文中不再对农业品和工业品区别对待,所以无法采用线性运输成本假设,同时为了避开冰山运输成本假设的不合理性,本文将产品的运输成本看做是可变成本的一部分。假定运输途中不产生商品损耗,每单位商品在B地销售需支付一定运费和销售费用,将运费和销售费用共同考虑,它们同为厂商为获取营收而支付的运营成本,设其为商品生产过程中单位生产成本a的τ-1倍,这表明A地厂商在B地销售一单位商品的可变成本为τa(包括运输和销售的可变成本为(τ-1)a,加上生产的可变成本a)。在电子商务时代,这一贸易成本正是以可变成本的形式得到减少,因此相比于冰山运输成本假说,单位可变贸易成本更符合实际。
(三)其余相关假设
首先,居民收入全部来源于工资收入,同一地区工资水平相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政策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工资水平存在差异,设其为外生变量。所有消费者具有相同的消费偏好,适用同一效用函数。
其次,假定每种商品只有一个厂商生产,生产存在规模经济,对i厂商而言,生产的固定成本为F,可变成本为ai,总成本为F+aixi,xi为商品的产量。每种商品都具有差异性,市场处于垄断竞争格局,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垄断竞争状态下,每个工业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因而可以忽略各企业产品价格对市场上商品总体价格指数的影响。
最后,在农产品和工业品之外,考虑服务品的存在,传统商业模式下服务品不能跨地区运输和消费,只能在服务提供地消费,而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部分服务品可以跨地区交易,从而拓展了部分地区的消费品种类。
三、模型建立与求解
电子商务的产生会降低商品的跨区域交易成本并丰富人们可得的消费品种类,从而对消费者需求和厂商定价产生影响,本节首先求出这两者的表达式,将其带入大-小城市交易模型,最终给出大城市对小城市(农村)的吸引力函数,以此来表示两地间人口流动的方向与强度。
(一)消费者需求
设消费者收入为E,第i种商品的价格为Pi,在给定效用函数下最大化其所获得效用,即:
建立拉格朗日方程:
(1)
求偏微分∂L/∂ci,∂L/∂cj,∂L/∂λ,并分别令其等于零,解得:
(2)
(二)生产者定价
(3)
在均衡状态下,厂商供给等于消费者需求,即xi=ci。此时厂商利润最大化可以表示为:
构建拉格朗日函数:
(4)
分别对xi和pi求偏导并令其等于零:
∂L/∂xi=pi-ai-λ
(5)
(6)
将(5)式带入(6)式,得:
(7)
即:
pi=ai/ρ
(8)
当产品的可变成本全部是劳动力成本且工资率用w表示时,pi=w/ρ。这表明,产品价格与产品种类无关,仅与生产的可变成本有关,并表示为可变成本的某一固定比例(1/ρ)。此时,所有种类产品价格相同,将下标i去掉,p=w/ρ。
(三)大-小城市模型
设一国境内有A、B两地,其中A地为大城市,B为农村或小城市,由于资源禀赋、地理位置和国家产业集聚政策等因素的作用,A、B两地生产不同种类的商品。
假定居民收入全部来自工资收入,A、B两地工资率分别为wA、wB,令h=wA/wB,则A、B两地居民收入之比EA/EB=h。设有n种商品在A地生产,m种商品在B地生产。m种商品在B地的售价为wg/ρp,在A地售价为τwg/ρτp,n种商品在A地售价为wA/ρhp,在B地售价为τwA/ρτhp。
考虑服务品的存在,类似餐饮、娱乐之类的服务品无法跨地区消费,消费者只能在服务品的原产地获得它们。假定大城市A提供l种服务品,l种服务品不包括在m+n种之内,且只能在A地消费,价格为wA/ρhp。
由消费者需求部分得出结果可得,当收入E和t种商品价格确定时,消费者最大效用为:
(9)
将两地数据带入上述公式得出A、B两地居民最大效用UA、UB:
(10)
(11)
取R=UA/UB,表示A地对B地居民的吸引力,人口会向更具吸引力的地区流动。当A地居民所得效用相对B地居民越大,R越大,也就意味着A地对B地居民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吸引力R所代表的含义是:当R大于1时,收入给定条件下人们在大城市A可以获得相对更高的效用,所以会有B地居民向A迁移,产生人口流动;R越大,表明A地吸引力越强,会有更多B地居民向A地迁移;当R小于1时,意味着B地更有吸引力,人口会从A地向B地反方向流动。
四、数值模拟与分析
由上文中模型可知,两地区商品种类之比n/m、服务品种类l、居民收入E和贸易成本τ对吸引力R产生影响,电子商务会改变区域间的贸易成本和服务品种类,并由此影响A地相对吸引力。由于R的表达式中变量较多,公式较为复杂,故对其标准化处理并进行数值模拟。设B地生产商品在本地的销售价格p=1,在A地销售价格τp=τ,则A地产品在A地售价为hp,在B地售价为τhp。再设sn=n/m,sl=l/m分别表示A地商品种类n和服务品种类l与B地商品种类m的比值,并取m=1。则式(10)、(11)可以表示为:
(12)
(13)
取ρ=0.5,sl=1/4,对EA=EB和EA=2EB两种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观察A、B两地商品种类之比sn和贸易成本τ的变化对吸引力R产生的影响。模拟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 ρ=0.5、sl=1/4、EA=EB时R的模拟结果
表2 ρ=0.5、l=1/4、EA=2EB时R的模拟结果
由表1、表2可得以下结果:
第二,在两地区生产商品种类之比sn不同时,贸易成本τ对人口流动的影响也不同。电子商务有助于减小地区间可消费商品种类的差异,使得因商品交易成本带给大城市的吸引力减弱,从而减少人口向大城市的流动强度。式(12)中括号内的分母项(sn+sl)h+τ(-1)/(1-ρ)h1/(1-ρ)和(sn+s1)h(-1)/(1-ρ)τ1/(1-ρ)+τ是贸易成本τ的减函数和增函数,而式(13)中括号内的分母项snτh+(τh)1/(1-ρ)和sn(τh)(-1)/(1-ρ)+1关于贸易成本τ分别递增和递减。当时1/(1-ρ)>1,若sn较小,随着τ递增,UA减小速度快于UB减小速度,而当sn较大时,UA减小速度会慢于UB减小速度。从表1可以看出,当sn分别等于0、0.1、0.25、0.5、0,75时,随着贸易成本τ的增加,R不断减小。而当sn大于1时,随着贸易成本τ的增加,R值不断增加。在表2中也有类似现象,当sn小于等于1.5时,随着τ的增加,R不断减小。而当sn大于2时,τ的增加会造成R的增加。这表明,当A地相对B地生产的商品种类较为不丰富时,贸易成本的增加会减小A地的吸引力;当A地产品种类较多时,贸易成本的增加会加强A地的吸引力。这是因为随着贸易成本的上升,产自外地的商品价格会上升,本地居民会倾向于消费本地生产的商品,当本地生产的商品种类较多时,贸易成本增加导致的外地商品价格上升对价格指数的影响较小,反之当产自外地的商品种类较多时,外地商品价格上升会对消费品价格指数产生较大影响,从而会更大程度减少本地居民福利。因此,贸易成本的上升会增强商品种类丰富地区的吸引力,反之,当贸易成本降低时,本地生产的商品种类丰富地区的吸引力会相应降低。
第三,随着τ的减小,较高的sn相对于较低sn值,其对应R值的差异逐渐缩小。电子商务降低了跨区域消费的成本,减弱了因大城市丰富商品种类而产生的人口流动。在表1,当τ取3时,对比sn=3时R=1.339,sn=2时R=1.245,二者相差7.55%;当τ取2时,sn=3时R=1.225,sn=2时R=1.173,二者相差4.43%;当τ取1.5时,sn=3时R=1.143,sn时R=1.118,二者相差2.23%;当τ取1.25时,相差0.74%;当τ取1时,相差-0.96%。在表2中这种现象同样存在,对比sn=3和sn=2两种情况下R的取值,当τ取3时,R的取值分别为1.616和1.479,二者相差9.26%;当τ为2时,R值分别为1.558和1.472,二者相差5.84%;当τ分别取1.5、1.25和1时,两者间的差距分别为3.27%、1.57%和-0.61%。由于较高n/m值意味着A地相对B地生产更多的商品,使得A地居民效用增加,这是产品种类增加所带来的效用增加,因此当贸易成本较高时,本地生产的商品种类越多意味着这里的价格水平更低,这个地方就会相对更有吸引力,但是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本地商品占总商品的比重对降低价格水平所起的作用减少,因而较高n/m相对较低n/m的差异会变小,甚至会出现较高n/m反倒具有较低吸引力的现象。假定B为农村地区,A1和A2分别代表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两城市居民收入相同,EA1=EA2=2EB,lA1=lA2=m/4,nA1=3m,nA2=2m,当跨地区交易成本τ较高时,A1相比A2对B有较高吸引力,而当τ降低并趋近于1时,A1和A2相对B的吸引力分别趋近于1.449和1.458,此时A2代表的中等城市比A1代表的大城市更有吸引力。一般来说,大城市相对中小城市,当地生产的产品种类更为丰富,因此在收入相同的条件下,大城市相比于中小城市对外来人口更具吸引力。上面的讨论则表明,当贸易成本降低时,大城市相比于小城市,因产品种类丰富所带来的吸引力优势会降低,当贸易成本降到足够小时,中小城市会超过大城市变得更有吸引力,人口会反过来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流动。
五、结论
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原有人口流动机制:
首先,通过网络提供跨地区在线服务将减弱外来人口向大城市的流动强度。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如教育、医疗、影视、咨询等一系列服务只能由大城市提供,人们若是想要获取这些服务就必须前往大城市进行消费。服务品消费的本地化使得大城市相对中小城市提供更多种类的商品选择,因而也具有更高的吸引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在线医疗、在线影视和在线咨询等服务蓬勃发展,使得很多优质服务资源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跨地区供给和消费,这将减少大城市相对中小城市所能提供商品的种类,大城市因商品种类多样化所带来的吸引力会降低,中小城市提供商品种类更加丰富,人口向中小城市流动的激励得到增强。
其次,电子商务带来的跨地区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利于人口向中小城市流动。一般来说大城市具有较强的工业生产能力,可以在本地生产较多种类的产品,从外地进口较少种类的商品;中小城市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本地生产产品种类相对较少,从外地进口商品种类较多。在跨地区交易成本较高的情况下,较高的本地化商品比例会使当地居民获得较高的效用,大城市因其较高的本地化商品比例使其对外来人口更具吸引力。电子商务的发展会减少跨地区交易成本,这主要表现在代理商成本的降低。传统的跨地区销售往往依托当地的代理商实施,电子商务使得厂商和消费者可以进行在线直接交易,跳过代理商环境,使得产品的销售成本大大降低。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大城市因其较高的本地化商品比例所形成的吸引力大大降低,而有着中等水平本地化商品比例的中小城市其吸引力反倒会有所上升,部分人口流动的方向会从大城市转向中小城市。
最后,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可能使人口由大城市反向流入中小城市。在传统交易方式下,由于代理成本过高、服务品消费本地化、本地化商品比例不同,大城市相对中小城市对外来人口有着更高的吸引力。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跨地区供给的代理成本消失,绝大多数原本大城市独有的服务品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在线供给,此时过高的本地化商品比例会对对城市相对吸引力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由于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带来的负面效应,大城市的吸引力会进一步被削弱,产生离心效应。当大城市的吸引力降低而离心力过高时,大城市人口也会向中小城市流动。
六、结束语
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正是人口集中向大城市流动,而一些中小城市无法吸引人口流入。除了收入差异的原因以外,主要由于中小城市服务品供给不足、本地化产品比例过低和跨地区交易成本过高所导致。要想使得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而非大城市流动,就必须要增加中小城市服务品的供给,改善交通环境,降低来往其它地区的物流成本,同时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以丰富本地可获得产品种类和降低居民消费价格。随着服务品提供方式的多样化、区域间物流成本的降低和产品价格差异的减小,我国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差异会相应减小,区域间人口流动不平衡现象将得以缓解。但是就短期来看区域间产品种类和价格差异依然存在,不同城市的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过大,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趋势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会继续存在。
参考文献:
[1]许婵,吕斌.基于电子商务的县域就地城镇化与农村发展新模式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5,30(1):14-21.
[2]赵旖旎.电子商务与城镇化关系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邵占鹏.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城镇化的破局[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1):20-25.
[4]Dixit A K, Stiglitz J E.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7, 67: 297-308.
[5]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 483-499.
[6]Martin P, Rogers C A.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public infrastructur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5, 39: 335-351.
[7]Ottaviano G I P.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trade, and endogenous spatial fluctuations[J]. Regional Science & Urban Economics, 2001, 31: 51-77.
[8]Tabuchi T, Thisse J F, Zeng D Z. On the number and size of cities[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2, 5: 423-448.
[9]Itoh R. Dynamic control of rural-urban migration[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9, 66: 196-202.
[10]刘修岩.经济集聚、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差距[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1]肖文,王平.外部规模经济、拥挤效应与城市发展:一个新经济地理学城市模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2):94-105.
[12]陈良文,杨开忠.集聚与分散: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的整合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7,7(1):53-69.
[13]唐颂,黄亮雄.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劳动力转移机制及其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3(2):1-9.
责任编辑、校对:李斌泉
收稿日期:2015-12-0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790109)。
作者简介:王领(1975-),女,河南省焦作市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世界经济与贸易、经济地理;胡晓涛(1994-),安徽省阜阳市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地理。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16(03)-00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