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从“多门”到“一口”
2016-06-22陈仰东
■文/陈仰东
公共服务:从“多门”到“一口”
■文/陈仰东
陈仰东
曾任大连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人、大连市社会保险学会会长,现任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东北财经大学客座教授、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资深研究员。
社会现象有时很有意思,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背后却有着共通的原理。以提高繁华商区和旅游景点公厕的利用效率为例,化解女厕排队男厕空置并存的资源配置失衡问题,长期困扰着城市管理者,而重庆、沈阳等地无性别公厕的投入使用,又引发诸多争议。然而从效率与资源角度考量,无性别的“共式”明显优于分性别的“专式”。
社会保险服务,当然不会以性别来设置服务窗口,通常以经办的具体业务作为依据,并根据复杂程度、工作量、预判,设置窗口数量及配置相应工作人员。这种服务方式叫专管员制,优势是分工专业、责任到人,便于机构内部管理,但最大的弊病是资源配置不合理、窗口工作量苦乐不均,造成客户等候。与此不同,还有一种不予区分业务的服务方式,每个窗口都可以经办参保登记、缴费申报核定、待遇核定等通用业务,这种服务方式叫综合柜员制,或称“一口”式服务。这种方式最大的优势是客户任选窗口,一口受理办结,不存在一个窗口排队其他窗口空置的现象,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效率大大提升。“一口”式服务正在成为社会保险服务的主要方式,研究表明,这种服务对非结算类业务更适合。
在现实行政构架里,政府公共服务是通过不同部门不同机构提供的。随着专业分工的细化和服务项目的增加,公共服务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比如城乡居民有基本医疗保险,老年居民能领到养老金,低保对象有最低生活保障,发生高额医疗费用出现灾难性家庭支出时还有医疗救助等。但由不同部门不同机构分别提供的“多门”式服务,老百姓总觉得不够方便,网点太少或离家太远,办一件事找一个部门,有时办个辅助证明材料比办事本身还难。从部门角度看或许有合理性,但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看,确实有改进的必要。既然都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既然都有发达的信息系统,尤其在面对群众的基层乡镇、街道和社区,为什么不能把不同部门集中到一起,不再让老百姓反复在多个部门多个窗口之间奔走。
公众的愿望就是政府工作改进的目标。多年前上海等地迈出了从“多门”到“一门”的第一步,出现了跨部门的“一门”式公共事务中心,业务涵盖就业、社保、卫生、民政、计生等多个部门,并迅速扩展到各地。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把192项原来分散在社保、人社、卫生、民政等办理的业务合并到“一个门”,且可以在任一窗口办理,完成了从“一门”式到“一口”式的跨越。
提高服务效率是服务型政府的不懈追求。要变“多门”为“一口”,就要破除狭隘的门户之见,强化服务意识,树立开放共享理念,加快推进“互联网+公共服务”,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打破信息孤岛,推动信息互联互通、开放共享,主动融入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机构能力建设,创新服务模式,提高人员素质,造就更多善于管理的“专才”和善于服务的“全才”。
从“多门”到“一口”,这是提高公共服务公平可及的必然。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民诉求的变化,让公共服务走出封闭的办公室成为开放的社会化服务,从多部门分散的大厅到多部门联合的“一门”式服务,从重复排队的多窗口受理到一个窗口受理即刻办理的“一口”式服务,从手工操作到人机合作和自助式服务。发展的轨迹是让公共服务离百姓近点、再近点,办事方便点、再方便点,服务效率高点、再高点,而考问政府的是:方便自己还是方便群众?是以我为主还是客户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