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针一线缝出的时尚

2016-06-22郭晴

支点 2016年6期
关键词:皮具银饰爱马仕

郭晴

核心提示:手工创作有故事、有温度、有情感、有灵性,科技越发达,手工才愈显珍贵。

四五年前,在北京一条胡同里偶遇一间小店,昏黄的灯光下,满屋子堆满了皮具成品、半成品,小到钱包、皮带,大到家具,全都是手工缝制而成。屋内一角的工作台旁,老板正认真地切割皮料,只在客人咨询时偶尔抬起头来,随后又陷入了一个人的专注。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手工皮具,完全改变了之前的印象。

手工皮具兴起于意大利,在古都庞贝城的废墟遗迹中发现了佐证。在大规模工业化之前,所有产品都是手工完成,皮具当然也不例外。如今,坚持纯手工生产的皮具企业屈指可数,这其中大多类似于爱马仕,走奢侈品路线。

好在手工皮具门槛并不高,只要认真钻研,入手的难度系数较低。再加上流水线产品已经越来越难满足人们的个性需求,大家都希望自己的穿戴与众不同、独具风格,于是乎,一小撮号称有时尚和文化品位的人开起了手工作坊。而手工皮具,兜了个圈又回到了“私人订制”,而且走的是中高端路线,售价不菲。

手工皮具的独特之处在于一针一线的手作,充满浓浓的人情味道。它利用每张原皮的天然纹路、皮痕、色泽等特性,来展现淳朴自然的风格。用冷冰冰的工具传达内心的细腻和温暖,这就是手工本身的魅力。正如意大利顶级手工艺师Filippo Picone说的:“每一件手工作品的背后都有一段独一无二的故事,这可能是纯手工艺制作的皮包与流水线成品的最大不同。”

国内大部分圈内人,起步的时候都是学的日式皮具,受日本品牌影响较多。在这里,就要提到日本国宝级皮具高桥(GORO'S)。这个由高桥吾郎创作的皮具品牌,将印第安纳瓦霍民族银饰融入其中,形成别具一格的特色。由于手工作品产量稀少,供不应求,在日本原宿的店铺每天都要排队取号进店。在高桥老爷子去世之后,高桥本人手作的银饰变得更为珍贵,价格不断飞涨,甚至引起了收藏界的注意。

虽然高桥主打银饰卖点,但因其皮具版型的偏初级和业余,使其几乎没有复制门槛,因此成为国内初入坑皮友的必修课,网上也有许多图纸和教程可供参考。

除了高桥,我认为更能代表日本手工工艺的要数Herz。这个大名鼎鼎的手工皮具品牌,成立于1974年,工作室位于涩谷,目前有差不多20多位手工皮革匠人。其选用意大利皮革,从切割到缝制皮革,所有工序真正在日本手工完成,每一个作品,只由一个工匠完成。其设计正如其名字,Herz意为“一生使える”,就是制作能用一辈子的作品,易于使用,坚固永恒,彼此熟悉有如身体的一部分,这就是Herz的哲学。

除了高桥和Herz,日本已经形成了许多手工皮具的工作室和品牌,比如土屋鞄製造所、Redmoon,One's Worker,Long Champ,KC's Leather等等。

与日式的细腻相比,欧美手工皮具则走复古、粗狂风。除了国内知名度较高的爱马仕、Bottega Veneta之外,还有诸如世界上最古老的奢侈皮具品牌Delvaux、英国女王最爱的Launer、法式精致和美国实用主义完美结合的Mark Cross等等。

手工皮具的差别不仅在于设计个性化,因其更耗时间,材料考究,使其与性价比毫不沾边,别说欧美这些已经奢侈品化的手工皮具,单一个新贵手工皮具品牌,其产品也多是万元起步。

欧美和日本的消费习惯,给了这些手工作坊一个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但在国内,大部分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使其对手工皮具认识有限,再加上很多小众新贵品牌知名度有限,往往在市场上败给大品牌。即使这样,仍有一部分手工皮具爱好者,在默默地经营着自己的小店。一个爱好手作的朋友说,手工创作有故事、有温度、有情感、有灵性,科技越发达,手工才愈显珍贵。

如果你想入坑,建议先从容易的,不牵扯太复杂结构的包袋入手,比如钥匙包、零钱包、名片夹等等。这类小物件的裁片,基本是在一个平面内分解再组合,尺寸的精准度比较容易把握,熟练之后可尝试大的物件和复杂的作品。

关于交流学习的平台,你可以去Instagram或者豆瓣、手工客瞧瞧,那里有很多达人。你也可以去看看爱马仕的首部纪录片《匠心》(Hearts and Crafts),它呈现了爱马仕170多年从不对外开放的神秘工作坊,用镜头讲述了爱马仕皮件、钟表甚至是珠宝制作的每个细节。或许,这可以激发起你入坑的兴趣。(支点杂志2016年6月刊)

猜你喜欢

皮具银饰爱马仕
面中爱马仕
爱马仕口红:与顶奢最近的距离
1923手工皮具:轻主义,奢生活
皮具制造业经营管理与品质控制的思考
银饰
浅谈定制类皮具礼品的设计要素及定制模式
苗族银饰——大山深处绽放的美丽
如何使氧化的银饰翻新
为家增添一处hea处
漂亮的“银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