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了补贴,新能源汽车还能“跑”多远

2016-06-22王鹏

支点 2016年6期
关键词:电动汽车补贴新能源

王鹏

核心提示:一部分国内企业、产品能站住脚,大部分着眼于低端市场的企业可能会被淘汰。

“这么高的补贴,就算不跑车,代步也划算啊!”吴斌是武汉一位滴滴快车司机,去年底购买了一台江淮纯电动汽车,原价18万元,扣除补贴后不到9万元。

在武汉市区路桥费全免、不限单双号、普通充电9小时充满、充电桩2小时充满、可跑200公里以上、平均每公里电费7分钱……虽然只用了5个多月,但吴斌已尝到了电动汽车的甜头。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其中纯电动汽车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的一类。2015年中国生产新能源汽车37.90万辆,同比增长4倍,纯电动汽车生产14.28万辆,同比增长3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步普及,补贴政策的淡出是大势所趋。没有了补贴的滋润,新能源汽车还能“跑”多远?

清查“骗补”持续发酵

众所周知,中国对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有巨大政策支持和巨额现金补贴——例如不用摇号、不用拍牌,还有政府现金补贴。

4月8日,纯电动汽车吉利帝豪EV在北京上市,其广告语便是“轻松摆脱摇号困扰”。以北京为例,一辆纯电动汽车可累计补贴11万元,补贴后的价格为11.88万元-13.98万元。考虑到节约的用油成本,市场竞争力很强。

但动辄5万、6万甚至10万元左右的补贴金额,让一些车企利用灰色手段有了巨大的牟利空间,再次把备受争议的补贴政策推向风口浪尖。

当前,车企骗取新能源补贴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整车企业全资或参股汽车租赁公司,通过“自产自销”方式拿到国家和地方对电动汽车的补贴。

另一种方式则是,由一家汽车租赁运营公司主导,一边采购整车企业车身,一边与电池企业合作,通过“多采购车身,少采购电池”的方式,从中获取补贴。

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更明确表达了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虚火”的公开质疑:“2015年前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与上牌量之间存在一倍差距,而其中4万-5万辆可能是骗补车辆。”

2016年初,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情况及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核查。

据消息人士透露,“骗补”清查即将收尾,但清查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却持续发酵。

今年1月,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收录了247款车型,远远低于旧目录推荐的车型数量。再生产这些已不在目录的车型,国家补贴和销量都无法保障。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更明确表示,2017年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逐步下调,2020年以后补贴政策将退出。

后补贴时代,车企热情不减

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补贴本身并没有错。

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美国、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也都十分重视,出台不同政策及补贴方式,有购买环节、使用环节补贴,也有研发环节的政府支持。

比如,德国经济部近日表示,由于电动汽车是汽车发展的方向,德国为此补贴10亿欧元(约11.3亿美元),提升国内电动汽车销量。

“相比之下,中国是对新能源汽车支持力度最大的国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对《支点》记者说。

不过,楼继伟也坦言,消费补贴政策的初衷是培育初期市场,若长期执行消费补贴,企业容易患上政策依赖症,紧盯政策设定产品,易形成新的产能过剩。

上市车企财报也显示,宇通及比亚迪等车企2015年财务报表都大量受惠于补贴。

宇通客车去年获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高达68.6亿元,相当于净利润35.35亿元的1.94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虽然仅为5.8万辆,但其业务收入几乎与传统汽车业务持平。

毫无疑问,当2017年补贴逐步下调后,江淮、沃尔沃等多家车企的新能源汽车销售,都会受到一定影响。

更让这些车企苦恼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已启动了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调整。

从今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底,在上海市购买新能源汽车特别是插电式车型的消费者,仍将享受国家给予的3万元财政补贴,但上海市地方补贴政策较此前的3万元减少至1万元,补贴总额从6万元减少到4万元。

乐视首款纯电动汽车吸引了无数人关注,而格力、富士康、阿里巴巴、西部资源等众多非汽车企业已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这一系列动向,都被外界解读为“瞄准国家补贴”。那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是否会“遇冷”呢?

“受价格和供需关系影响,传统车企普遍面临整车利润率下降等问题。因此,新能源汽车依然是汽车试水的关键。”钟志华说。

如今,新能源市场已走出摆脱补贴的第一步,接下来的“十三五”将是考验企业能否摆脱政策扶持、独立前行的关键阶段。

“相比于乘用车,客车境地更为窘迫。”国联证券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员马松告诉记者,“新能源汽车补贴中,80%的补贴给了客车,10%的补给了乘用车。补贴减少后,客车生产商压力颇大。”

摆脱政策扶持,关键在技术革新

长期以来,新能源汽车被视为中国汽车业扭转被动局面、实现“弯道超车”的一次百年难遇良机。

首先,中国拥有巨大的汽车市场,而最重要的是,这是个多元化、多层级的消费市场,使新能源汽车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上有一定技术积累,并且取得了局部领先。

此外,中国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即便是新能源汽车大规模生产,中国仍然可以在锂资源上保持自给自足,不需要依赖进口。

但钟志华告诉《支点》记者,跨国汽车巨头有雄厚的资本和品牌优势,有强大的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它们一旦发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可能会后发先至。”

钟志华考察日本企业时发现,日本在整个新能源汽车节能方面大概有15项措施。国内也做过类似工作,但还存在一定差距。

“不管是新能源汽车还是传统汽车,都无法脱离系统能力。”钟志华表示,尽管车辆动力系统改变,但产业基础、创新体系、商业模式是没法脱离的。

未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全面放开,国外车企不论是在轻量化、低速、小型还是智能化、互联网方面,都有一定优势。

“届时,一部分国内企业、产品能站住脚,但大部分着眼于低端市场的企业勉强维持一段时间后,会在竞争中被淘汰。”钟志华说。

此前,国家两次调整新能源汽车补贴目录,到《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出台,从中能看出国家对促进行业技术进步的决心。

譬如国家提出对动力电池根据性能“以奖代补”,对动力电池和充电技术的鼓励落到实处,将采取鼓励、补贴方式,加快电池研发突破,降低充电成本。

深圳市国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杰告诉《支点》记者,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还是会落实到整车厂,并不会直接补贴到电芯企业。“但这也会倒逼电芯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对整个行业也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只有通过技术革新把方方面面都做好,新能源汽车产业才能摆脱政府补贴。”钟志华说。

性价比和安全性需要突破

邓杰所从事的电池领域,是目前电动汽车最需要突破的环节。

到目前为止,失去补贴的新能源汽车,无论性价比还是安全性都不如传统燃油车,这也佐证了企业过度依赖政策补贴带来的弊端。

广东省新型轻量化电动汽车工程实验室主任宗志坚指出,电动汽车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续航里程依旧不足,不能全面满足市场需求;二是充电时间较长、功率需求大,能源补给不方便,对电网也带来了考验。

以北京为例,北京已建成约1500根社会公用充电桩,半数以上在四环路以内布局,平均服务半径为5公里。按计划还将新建充电桩2000根,达到六环内公用充电设施平均服务半径5公里的水平。

但记者实地调查发现,目前在四环内已达服务半径5公里的情况下,纯电动汽车依然很难找到充电桩,把充电设施扩展到六环是否可行还有待商榷。

通过行政命令要求新建住宅、商业和办公区域预留充电位,同样无法保证这些充电设施与充电需求的分布相匹配。

除充电设施建设外,充电的安全性也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日,国家能源局网站发布消息,为加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定于2016年4-6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安全专项检查。

武汉某车企一位汽车工程师,向记者列举了电动汽车的几个安全隐患。

在家充电、充电桩充电的安全性评估是否到位?当时速接近200公里时,电池状态能否依然满足动力和稳定性的需要?电池组在受到挤压和碰撞后极易爆炸,这方面碰撞安全性有没有进行评估?出现漏电或短路情况会如何……

“还有,电池组本身的寿命带来的影响怎么解决,这会影响到行车安全。”上述人士介绍,电动汽车因电池体积大,无法集中放在一小块安全的地方,发生碰撞时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电动汽车自燃、爆炸就时有发生。”(支点杂志2016年6月刊)

猜你喜欢

电动汽车补贴新能源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电动汽车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现在可以入手的电动汽车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专注:电动汽车背后的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