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传播视角下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策略探究
2016-06-22车传智
车传智
【摘要】打造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是每一名语文教育者的教学目标之一。本文在借鉴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基础之上,结合笔者多年的一线语文教学经验,以说服传播的全新视角,从传播者、说服内容、说服方式、情境与受众五大要素出发,探讨了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以期为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做出有益探索。
【关键词】说服传播 语文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37-02
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正是信息从传者向受者传输的过程,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教书育人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和思考。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如果我们从传播学的学科视角来看,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传播的目的,在于让受众信服,且高效的吸收传播内容。说服传播即是受者的态度与行为沿传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类比教师教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教师相当于传播者,学生相当于受众,课堂就是传播环境,黑板、书本则属于传播介质。教师希望自己传播的课堂精髓在一间教室里,通过和学生营造的环境、三尺讲台、丈八黑板,得到弟子们高效吸收。
关于说服传播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以霍夫兰在二战后的信息传递理论与社会判断理论研究为基础。作为劝说者(即传者)来说,总希望受者(即目标靶)用改变态度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霍夫兰把态度改变的过程视为一个外界信息传入影响个体态度的过程。引起态度改变的外部三要素分别是传达者、沟通、情境。
语文教学,是综合的观点性、剖析型教学,相较于其他学科更为复杂多样。本文基于传播学的学科视角,借鉴霍夫兰的说服传播模型,从传播者、说服内容、说服方式、情境与受众五大要素出发,探讨了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以期建构语文教学的现实参考意义。
一、可信赖的教学者
霍夫兰提出“信源可信度”的概念,认为传播者通过选择不同的信源,将获得不同的传播效果。信源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信源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信源需要具备权威性、专业性、知名度等特征,这样由信源发出的讯息,其信誉就高,效果亦好。
从教学的角度,首先在学生眼里,老师必须是可信赖的说服者。教师在学生心目中越权威,越博学,学生接收信息越信服越深刻。好的教师与普通教师,在上课前的备课阶段已经有了区别,备课越深刻越广泛,上起课来头头是道,学生听起来眼界大开。学生越信赖教师的教学观点,其吸收的程度自然也越高,上课氛围自然也越好。在学生遇到疑问时,首先会咨询教师的观点,这样同时促进了师生交流。
教师在反馈学生的问题时,应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成功者,自己有能力成功。为提高反馈的准确性,教师不妨在批改作业时,针对每一个学生,像做“教后记”那样用心做好“改后记”,对普遍错误、个别错例、精彩解答等及时进行记录、注重分析。
二、有效的教学信息
凯尔曼和霍夫兰在验证“信源可信度”的过程中,发现了“睡眠者效应”——信息虽然是由高可信度信源传播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信源可信度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
“睡眠效应”在教学中往往体现为,刚上完课学生反映的效果很好,过了几周,一旦测试,发现相比之前有显著下降。很多老师可能都会认为是记忆的原因,本人认为除去记忆一个因素,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即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内容和信源进行了分离,教师作为一个可信赖的说服者,其传播信息的可信度在学生心中逐渐消解,也就意味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效果保持需要与教师重建的过程。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传播中,教学信息的质量显得至关重要。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传播学中,信息要引起态度改变,不光有赖于传达者自身的条件,还必须通过沟通的方式到达目标靶。并不是任何沟通方式都能引起目标靶对信息同样的接受,或产生态度改变的同样效果,这取决于沟通本身的许多变量。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首因效应是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给受众的第一印象,近因效应指新近得到的信息比既往得到的信息对于整个印象和态度会产生更强的影响。威尔伯·施拉姆认为,首先提出的论点在引起注意上是有利的,而最后提出的论点在被记住上是有利的。因此,在说服过程中,如果先提出论点,再进行补充总结,不但可以增强说服力,还能维持说服效果,增加受众记忆。
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输送的第一印象引起学生们的注意,然后对课堂论点逐步补充总结,不但可以增强教学效果,还能增加学生记忆。比如在一篇议论文中,教师首先摆出文章的论点,给学生一个宏观的文章脉络结构,然后根据论点逐步补充,前后呼应,无疑可以加深学生理解。同时,在接下来的讲授过程中,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分析文章论据论点,不仅重复文章脉络结构,还能更全面更深刻理解文章思想,提高教学效率。
(2)一面理与两面理
一面理能够对己方观点做集中阐述,论旨明快,简洁易懂,但同时也会使说服对象产生心理抵抗。另一方面,两面理由于给对立观点以发言机会,给人一种公平感,可以消除对象的心里反感,但由于同时提示对立双方的观点,论旨变得比较复杂,理解的难度增加,在提示对方观点之际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反而容易造成为对方做宣传的结果。
在教学任务中,如果一味的灌输思想,物极必反,学生不但无法有效接收信息,反而容易产生反感的抗拒情绪。一方面,教师提出履行自己的教学思路,给出课堂脉络。另一方面,倾听学生所思所感,完善教学内容,依据学生反馈做出相应改变,给学生以公平感,增加其主动性,适应学生需求,消除对象的心理反感。
(3)明示结论与不明示结论
一般来说,向受众明示结论,可以使说服信息的观点鲜明,让说服对象容易理解说服者的意图和立场,但同时也容易使说服信息显得生硬而引起说服对象的反感。而如果仅仅提供引导性的说服信息,则会给说服对象得出一种“结论由自己得出”的感觉,使说服对象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说服者的观点。但这种方法容易使说服信息变得模糊,增加理解的难度,不利于贯彻说服者的意图。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强调引导教学,一步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教师着实可以一反直接提出课堂脉络和结构的方法,不给出自己的立场和意图,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通过互动讨论的模式等,给出一种“结论由自己得出”的感觉,使其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接收教师传授的信息。同样,这种方式增加了教学难度,容易脱离教师控制,使教学信息模糊,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但是,这种“结论由自己得出”的感觉无疑让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提高了课堂活跃性与同学积极性。
(4)恐惧唤起
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诉诸恐惧的“敲警钟”有两种作用。一方面可以强调事物之间的利害关系,最大限度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诉求所产生的恐惧感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行动。
教学过程中,教师属于传授者,学生属于接收者。教师诉诸恐惧的“敲警钟”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一定的严肃性,引起其重视,另一方面,建立权威的教学形象,师不可无威严,毕竟三尺讲台不是儿戏。
四、合理的教学情景
环境与情境中的许多因素虽然不是与劝说过程直接相关的变量,但它们也是影响态度改变的一种背景或偶然的变量,起辅助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出合理的教学环境,与教学相长。在一篇观点性文章中,教师可以营造出讨论的教学环境,大家各抒己见,活跃气氛,对教学效果起到辅助作用。同时,讨论质疑是思维碰撞、评价批判、理清思路、升华思想过程。教师要创设发言讨论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个人或小组围绕主题共同探讨问题,提呈观点、交流理论、大胆假说、进行辩论,通过观点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最终达成学习的共识,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与集体协同发展的能力。
其次,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在很多古诗的阅读课中就可以利用音乐,让学生懂得古诗的韵律之美,进而从韵律美体会到意境美。配上音乐吟诵诗歌,学生在理解程度上又加深了一层。
再次,学生学习一般以有趣为出发点。如果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就可以让他们在比一比中间,赶一赶,超一超,在同别的孩子的竞争中无形中就提高了自己的能力、调动了自己的积极性。竞争手段经常用在字词的认读或者拼音的拼读上。当然也可以用在话题作文上,同时应该注意及时反馈和评价。
最后,评奖激励的氛围是学生所喜欢的一种授课情境。只要学生做得好的,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点名表扬,发奖品,把优秀的作业相互传阅。在一种激励的积极氛围中,学生有了学习榜样,有了赶超目标,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更加自觉认真了。
五、差异化的教学对象
态度改变是目标靶自身的事。人这个目标靶是具有能动性的复杂系统。任何外部影响都要通过目标靶自身的因素而起作用。因此同一种劝说信息可以在不同人身上产生不同的效果。这些因素有对原有态度的信奉程度,对劝说是否有防御能力即有无经过预防注射,以及人格中的种种变量如自尊心、智力等。
客观上来说,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每个学生的接收能力不一致,优秀的学生其接收能力自然好些。针对不同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学生,其教学方式应该有所变化,能力强的学生点到为止即可,让其自己思考。针对理解差些的学生,可以逐步引导,层层剖析,做到多样化教学,与学生相长。对于不同性格较内向的学生而言,应该通过激发他们的情感参与,通过关爱与激励,培养他们的自信、用多元评价的方式看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实现课堂内有效的教学。
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也应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已有基础等等设计不同的作业。按易到难把作业分成不同层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能力强弱,针对教材重、难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良禽择木而栖,教师应本着信任与尊重、理解与支持、启发与鼓励的原则,尽为人师者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美]卡尔·霍夫兰.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传播与劝服[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2]董巍.态度改变——说服模型的理论传承及其简化[J].黑龙江教育学院院报,2009,5:75-76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