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传教士在贵州开展教育事业特点探析
2016-06-22王文慧
王文慧
【摘要】近代贵州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十分落后,在西方传教士到来后,开展传教活动的同时也兴办了一些学校,文章从学校的开设地点、招收对象、办学理念等方面分析了这些教会学校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西方传教士 贵州 教育 特点
【基金项目】课题来源: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西方传教士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变迁——以明末已降的贵州为例”,课题编号:10XJC77000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09-02
近代贵州一些深入腹地的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在汉文化未触及到时,基本生活在地理封闭、文化交流隔绝的环境中,不通汉语,甚至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读书识字更是无从谈起,“盖贵州苗夷向来没有文字,以往就没有教育可言。苗夷童时在家,于无意间习知成人所能千古如斯的简单生活知能,稍长之时则在家庭以外,仗其天赋人类可塑性的本能,日积月累,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学来,他们很少有什么计划施行教育的帮助。”一些苗族甚至计数都很困难,“赶场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胜任。由于不熟悉汉语,数字计算又低,所以一个村寨只有几个人可以赶场。逢场时,这几个人就为全村寨包揽购买东西了。直到20世纪初,未受基督教影响的一些村寨,二十多岁的人还不能够数上百位的数字。”西方传教士的进入,在兴建教堂的同时开办教会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一落后的教育面貌。
一、西方传教士开展教育事业概况
采取办学方式间接传教,是20世纪基督教的一个重要特点。正如美国传教士裨治文所指出:“只要给我们机会和充足的经费来教育整个一代人,正如支配思想之律世世代代都肯定是相同的那样,教育也肯定可以在道德、社会、国民性方面比同一时期内任何陆海军力量,比最繁荣的商业刺激,比任何或者一切其他手段联合行动,要产生更为巨大的影响。”西方传教士一直将建立学校、开展教育作为扩大教会影响的重要手段。贵州天主教当时就是如此,为扩大社会影响,从教育入手吸收信徒,开办了一些普通学校。道光二十五年(1845),在贵阳首先创办男、女小学堂各1所,咸丰十年(1860)增至5所。后各地教堂均附设小学,同治九年(1870)增至31所。据统计,到1926年,贵州天主教共办有小学85所,学生1843人。其中,男校53所,学生1259人,女校32所,学生584人。此外,还创办了名盛一时的程万中学。另设置有大小修院培养修生。
贵州基督新教各宗派所办教育事业成果更是斐然。据民国九年(1920)的统计,循道公会办小学47所,在校学生975人;内地会办小学35所,在校学生697人;女执事会和福音会各5所,在校学生各为70人和56人,到1950年初,基督新教各宗派教会还办有敬一幼稚园(创办于1940)、德慧幼稚园(1941)等4所幼儿园,完小19所,初级小学100余所,中学5所。
二、西方传教士在贵州办学的主要特点
1.大多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伴随西方传教士传教活动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建设也主要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起来。德女执事会与民国七年(1918)开办的大定宽爱小学,初名“华西联两级小学”,学生多来自边远地区,有的甚至不会说汉话。外地学生都安排在学校住宿。家庭极贫困学生由教会供给膳食,民国十二年(1923)首批高小生毕业时有4名彝族,1名苗族,由教会报送到四川泸州“华西中学”就读,其学习和生活费由教会供给。民国二十七年起(1938),该校先后在少数民族信徒聚居乡村开办了7所分校(均为初小)。其中第三分校位于刘龙区安乐乡,当地彝族占全乡人口的90%以上;第四分校位于纳雍县乐治区老凹坝铧口寨,该寨全是苗族,学校负责人朱德学也是苗族。第五分校校址在长石区大山乡小寨,其也多是苗族;第六分校校址位于毕节县普宜区田坎寨,当地多为彝族、苗族。当时龙道歉从遵义神学院毕业后,被派往普宜传教,当地少数民族迫切要求办学,于是龙创办宽爱小学第六分校,招收男女学生30多人;第七分校校址在瓢井区八堡乡新寨,是一苗族村寨,信仰基督教,但从未办过学校,民国二十七年(1938),李尽忠在此地创办第七分校。后大定教会派廖琴接办,开设一个初小复式班,招收苗族青年学生30多人入校。一方面,传教士在传教过程中已看到少数民族信教的力量,秉承着“哪里有教堂哪里有学校”的宗旨,广泛建立学校,另一方面教会学校的开办对于尚未开化的少数民族地区,启蒙作用更为突出和具有时代意义。
2.招收对象广泛,不仅限于信徒。在各教会开办的学校中,因其以教育作为传教的重要途径,具有一定的宗教性。但在教会学校发展过程中,为适应传教需要,多数学校的宗教制约其实并没有那么严格,每一传教区皆有其自身特殊性,传教士们在传教的同时也注意考量当地的具体情况。如由天主堂司铎杨一哉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创办的桐梓私立多默小学,并非只收教徒子弟,非教徒子女也一并均收,且都免费入学。由神父陈原才创办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的仁怀二郎私立启仁小学亦是如此,其规定非教友子女也可入学读书。因当时当地多数地区、乡都没有办高等小学,许多初小毕业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只好就地入这间学校。加之只收教友子女,学生名额不足,招收教外儿童,还可多收些学费。此后,该校学生数迅速增加,多时曾达到210人,有教员12人。创办于民国十八年的贵阳安息日会三育小学,起先也只招教职员和教徒子女,后规模不断扩大,民国三十三年(1944)起开始对外招生。这样一些学校,实则已经超越以传播宗教为主要目的的教会学校范畴,在当地教育发展中起到发蒙学童,扩大读书识字人群的作用。一些学校还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子弟办学,如广智学堂停办后,民国三年(1914)改办为乐育高等小学校,该校广招少数民族子弟入学就读,学生众多,有远自威宁等地来者,共招生两个班。党居仁、娄云波开办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的葛布志华小学,也主要吸收附近彝族、苗族子弟入校读书。创办于民国元年(1912)的威宁四方井崇德男女两级小学校,由于学校设备齐全,教学质量较好,周围几十公里的学生均来此就读,主要为彝族,汉族极少。珠市教会小学增设高小班后,成为当地为数不多的完小,威宁、水城等毗邻地区的彝族都送子弟到珠市读书,珠市小学名盛一时。
3.一些教会学校的办学理念,已具有近代教育意识。如桐梓私立多默小学,民国二十四年(1935)第一批学生初小毕业时,毕业证书盖桐梓县政府印,某种程度上已起到地方政府办学的作用。多默小学的教师,从桐梓和遵义、重庆、泸州等地聘请,教师认真负责,教学质量高,学生成绩优良。第一期毕业学生参加桐梓县中学生升学考试,十几人无一人落榜,从第二名到第十一名全是多默小学学生。其课程设置与公立小学相同,但教徒子女在晚上或做礼拜时参加宗教活动,非教学学生不用参加,没有一个非教徒学生是因进多默小学而加入天主教。文体活动也很活跃。每逢节日,城区联合举办文娱晚会,该校必有节目参加。民国二十六年(1937)暑假,桐梓县召开第一届全县运动会,小学组的田径赛,多默小学获奖为全县之首。直到民国二十九年(1940)下半年,学校部分教室被国民党宪兵所占,学校才被迫裁班。创办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的程万中学,校长英锐良是一位有爱国心的宗教人士,他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为国育才。他认为,中国是贫弱的国家,振兴国家首先需要科学,需要科学的文化和教育,认为办理中小学,旨在使学生“学文化而识真理,知科学而择未来。”故程万中学名义上是教会学校,但从不搞宗教活动,不设置宗教课程,不配置神职人员,招收学生和聘任教师,也不以信教与否为条件。早在筹备时期,英锐良就向教会提出了上述这些要求,认为学校不应有宗教色彩。经过力争,获得了教会同意。程万中学很重视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提倡实际动手。在英锐良的设计下,学校和学生家长之间还建立了“通知簿”制度,以沟通学校和学生家庭的关系,加强对学生的督导作用。学校以“公诚”为校训,以德智体群美为目标,努力使学生在校成为好学生,在家成为好子弟,在国成为好公民,笃实践履,朝气蓬勃。大定宽爱小学位于瓢井区八堡乡新寨的第七分校,后教会派廖琴接办,廖琴思想进步,教学生唱《大路歌》《义勇军进行曲》,还组织苗族青年在早晨进行军事操练,向他们讲解抗日救国的道理。威宁四方井崇德男女两级小学校,还创作了校歌,歌词唱到:“井部崇德堂,异寻常,中西伟人辈同赞襄,四方空气来馨香,芊芊学子同欢唱,光祖国,光祖国,在人各努力”,民国初年使用“共和国教科书”,课程有国文、算术、地理、历史(西国英雄志略)、修身、卫生(卫生初阶),教材均为文言文,另外还有书法、绘画、音乐、《圣经》等。民国十三年,在五四运动推动下,改用新学制教科书,均为白话文,《修身》改为《公民》课。
4.课程设置逐渐世俗化。教会学校开设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传教和扩展教会势力,在其课程设置中,体现了其办学主旨,大部分学校都设有宗教课程,天主教办的学校学生主要读《教义问答》,内容是讲述天主教的主要教义和教规,基督教办的学校主要要求学生学习《圣经》,选读其中有关于创世论、赎罪论和耶稣生平等教义,如大定宽爱小学,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开设课程,同时每周增开《圣经》和《四书》各一节。铜仁福音会(遵道会)明德中学,也开设了圣经课、英语课和中学一般课程,并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宗教活动,有的学校甚至要求宗教课不及格不能升级;中国经书也是教会学校的必修课,通常请一些没落书生或老夫子到校教读,如光绪二十三年(1897),安顺内地会英籍牧师党居仁在水洞街内地会所创办“义学”,即聘请了饶渔安顺九、赵诚斋(2人后成为教徒)任教,从《三字经》念起,一般要读完“四书”,让学生掌握读写汉文的能力,进而在传教时也可以与士大夫阶层接触,如当时的大定宽爱二小,学生学习书目有《三字经》《百家姓》《圣经》等;私立明德第二小学最初的教授课本是用木刻版《三字经》《百家姓》《四书》等。但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教会学校教育的日趋成熟,其办学逐渐向社会开放,学制、课程设置上亦改与普通小学相同,从而使教会学校发展类同官办学校,获得社会更广泛认同。如铜仁福音会明德男子小学和达德女子小学开设有知识、劳动等课。其中,知识课有《圣经》、英文、国文、数学等内容;劳动课有种菜、挑花、刺绣、织布等。学生半天劳动,半天学习,后又增开普通学校课程。大定宽爱二小,后也开设了国文、算术、音乐、体育、图画等课程。私立明德第二小学后来在上海订购《共和国文》《算术》,二十年代末,改用“新学制教科书”,但当时由于教师缺乏,只设初小班,也仅开了国文、算术、常识、习字、音乐等科。葛布志华小学在初小课程中设置有国语、算术、常识、音乐、美术、手工、习字等科目;高小课程有国文、算术、历史、地理、英语、自然、修身等。另开设工课有剪贴、刺绣、编织等。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还开设了公民课,高小开设三民主义课。学校体育课有篮球、跳高、跳远等项目。私立铜仁明德中学的课程按教育部颁布标准设置,有图书2000册,其中,文学及科技书籍为200册,其余都是宗教方面的书籍杂志,还有理化仪器、化学药品,天平和显微镜。
在近代贵州,不论是天主教,还是新教,他们所开设的教会学校都成为近代贵州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西方传教士也成为基督教文化与现代西方文明的传导者。教会学校虽然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但其当时在贵州所开设的课程涵盖天文地理、动物植物、音乐美术、语言文学、生活常识等,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在基督教在少数民族社会传播的过程中,可以说创办学校、发展教育是其对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影响最大的手段。通过学校教育,一方面教会将基督的信仰连同他的价值观一同灌输给了少数民族群体,是基督信仰在其社会中扎根;另一方面,也改变、打破了落后少数民族地区缺乏受教育条件的局面,在传播现代文明知识的过程中开启偏远落后少数民族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并改变少数民族落后的社会生存状态,也开启了现代教育制度的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国钧:《贵州省的苗夷教育》,载《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
[2]杨汉先:《基督教在滇川黔交境一带苗族地区史略》,载贵州民族研究所编:《民族研究参考资料》。
[3]《中国丛报》1936年12月。
[4]《圣教杂志》第六期“教育专刊”(1926)。
[5]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宗教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