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校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6-06-21刘耀元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

刘耀元

【摘要】技校物理教学中更注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过程。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研究、探索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有意识的开发、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直觉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使其得以全面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直觉思维 发散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09-01

引言

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得出前人未得到的想法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人的想象力、直觉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能,必须依靠人们有意识的去开发、挖掘才能全面体现出来。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加强学生创新经审核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发掘学生的创造力,着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决断的敢于创新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向上发展。然而,当前大部分学校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多教师还认为要想见多识广、牢固掌握知识就要依靠“题海战术”、“熟能生巧”,要靠一遍又一遍的反复加强记忆,而且对学生的评价也仅仅是从分数这一单方面因素来评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奇法妙想,学生只有在枯燥的课堂上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学习,失去了青少年应有的积极向上的蓬勃朝气。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被动接受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知识时代需求,科技更新速度之快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学会主动思考的能力,教育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才能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那么,作为物理教学老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开发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这已经成为当前物理教学中着重研究的教学模式之一。

1.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式教学

教学改革之后,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模式已逐渐从被动灌输向主动提问方向转变,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留给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为学生创造情境,如提出一些与本科要学习的内容有关的需要启发想象的问题,或是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将学生带入一个意境中,通过发挥想象问题或感受所描绘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对物理抽象性概念的理解,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在讲到浮力问题时,可以提出一些生活中经常见到却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如一公斤的棉花和一公斤的铁同样重,为什么放在水里后,棉花会浮在水面,而铁沉到水底呢?在学习变阻器时,可以举例电视机来提问,为什么调节电视上的对应按钮,电视屏幕就会变明变暗,或者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大家都不陌生,但却不能做出专业解释。

人类的想象力是无止境的,人类可将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经过综合、分析、推断和设想后发表独到的个人见解。通过问题的提出,调动活跃在学生大脑中的思维,使学生大脑飞速运转起来,综合日常知识,针对问题进行判断,也许这些答案不准确,甚至很离谱,但是学生在参与问题思考时就被无形的带入了思考的状态和境界,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实际中去,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体验到了快乐。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实验、现场演示等生动、形象的解决问题,顺着学生的推理去演示,让学生自己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如在对电磁感应现象的学习时,教师可首先提出问题:电流可以产生磁场,那么磁场能否产生电流呢?顺着这个问题教师可演示出一个实验来引导学生去思考,可将一个铜线直接绕在条形磁铁上,铜线两端分别接入检流计,结果未产生电流。实验立即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此时可能在问题的提出后,有一部分同学是认为可以产生电流的,现在事实让这些学生陷入了思考状态,一定会有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说磁场不一定能产生电流,那么电流是怎样产生的呢?

2.重视实践教学,发展学生直觉思维能力

直觉思维也就是未逐步分析问题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感知迅速判断出问题答案来,或是突然对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有了顿悟和灵感,而且人们还通常依靠直觉思维对未来事务结果进行“预感”、“预言”等。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也是发明创造的先导,在创造发明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物理学定律就是物理学家通过直觉思维获取的。因此,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演示教学,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建立起直观的思维形象,对新知识产生感性、直观的认识,培养接受知识和直觉思维能力。例如物理课上讲解自感现象时,可边讲边做实验演示,通过改变导体中电流,导体自身产生感应电动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阻碍着导体中原来电流的变化,这就是自感现象的充分体现。利用奥斯特实验中小磁针偏转现象可直观的向同学们展示出电流能够产生磁场的效应。利用现场实验演示可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不仅便于讲解,还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加深印象。不仅要在课堂上演示实验,还要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要做到能做的实验坚决做,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去,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欲望,提高直觉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物理问题的解决,有很多是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的,因此也有着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讲解物理题时,可将一题进行多解,从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原则、多结果思考问题,广开思路,用多个物理规律来处理同一物理问题,充分调动脑子里储存的大量信息,形成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的立体结构,在探求问题解决方案时将思维极大的发散出来,把原题变成保持原知识点不变的题,比较哪一种解题方法最为简便、合理,选择富有创造性且更能有效表达自己见解的思路,长期这样对学生进行训练,可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教育要求和学生需要,物理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同时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浅入深,逐步开展。教师要不断创造课堂情境,以提问、实验演示为主要授课形式,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状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出大批适应经济时代发展的创造性人才。

参开文献:

[1]王永良. 谈课堂中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做法[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8).

[2]陈文霞. 技校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 中国校外教育A,2011(2).

猜你喜欢

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直维能力的培养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