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边音到圆唇

2016-06-21贺岩张慧丽

现代语文 2016年5期

贺岩 张慧丽

摘 要:本文结合湖北西北部方言中“子”尾的读音,探讨汉语官话方言Z变韵圆唇特征形成的一种可能途径。“子”尾元音弱化并脱落,声母成为自成音节的边音,并进一步演变为圆唇元音,与前行音节结合,最终导致Z变韵圆唇特征的形成。文章从分布条件和普遍音理两个角度论证了这个观点。从分布条件来说,边音“子”尾的两种分布条件和Z变韵圆唇特征的两种分布条件基本一致,说明Z变韵的圆唇特征有可能是从边音“子”尾而来。从普遍音理来说,音节末边音和圆唇元音都使用了主动发音器官唇和舌体,并具有基本一致的共振峰结构,这说明从边音“子”尾到圆唇元音的演变是可能的。

关键词:Z变韵 圆唇特征 “子”尾 边音

五、演变音理

(一)普遍音变原理

边音在音节末变为一个后圆元音,这样的音变在多个语言中发生。在法语中这样的音变已经成为事实。例如,法语中复数条件下边音在音节末变为一个圆唇元音:

单数 cheval[val]horse

复数 *chevals>cheveau[vo]horses

在英语中,某些黑人社团中词末边音已经发为圆唇元音。在标准英语中,边音在某些复合词中第一个成分末位置已经书写为圆唇元音,说明在某些条件下音节末边音已经变为圆唇元音。举例见(12)。

(12)英语中边音和圆唇元音的交替

边音词尾 圆唇元音

labial labio-dental

social socio-linguistics

thermal thermo-statics

syllable syllabo-tonic

apical apico-

laminal lamino-

palatal palato-

音节末位置边音与圆唇元音的混同,从发音生理和声学参数都可以得到解释。根据Johnson(2003:63),至少在美国英语中,在音节首位置,边音只在舌尖(Coronal)有收缩点;在音节末位置边音在舌尖部位有一个收缩点,在舌体(Dorsal)部位也有一个收缩点,从而降低了F2的频率。发音过程中舌体运动的图像也证明了这一点。根据密西根大学研究生Susan的研究,美国英语中边音在音节首使用的主要是舌尖部分,在音节末使用的主要是舌体部分。

音节末边音在声道中的收缩点靠后,从而引起F2下降。而后圆元音典型的声学表现也是F2下降。从频谱图来看,音节末边音的共振峰结构与圆唇元音的共振峰结构非常相似。图2是英语“lull”与“low”的波形图与频谱图。两个语音样本均来自于Online Webster,发音人为同一个女声,通过Praat提取波形图和频谱图。

lull low

首先比较图2中音节lull元音前后的边音。相比音节首的边音,音节末的边音F2和F3都呈下降趋势。再比较lull与low的共振峰结构。可以看到,两个音节后半部分的共振峰结构非常相似:F3下降;F2下降并与F1融为一体。F1、F2都很低,并且很贴近,这是后高圆唇元音[u]的典型特征。

(二)襄樊方言的“子”尾与可能的音变

从音长角度来说,襄樊方言的子尾词与单音节已经没有区别。例如,襄樊发音人“梨”的音长是281毫秒,“梨子”的音长是279毫秒。从语图上看,相对于音节首边音,音节末边音的第二、第三共振峰已经显著降低。图3表现了子尾词“梨子”的共振峰结构,音节首边音与音节末边音前三个共振峰的值也分别标出。

从图3可以看出,“梨子”音节末边音比音节首边音的F2下降873Hz,F3下降1222Hz。F2下降是后元音的特征,F3下降是卷舌元音和圆唇元音的典型表现。子尾词“梨子”并没有卷舌,因此F3下降应该是圆唇元音的表现。子尾演变到这个阶段,就已经进入到Z变韵形成的前夜。

六、结语

本文考察了湖北西北部地区“子”尾读自成音节的边音/颤音的分布条件,认为“子”尾可能存在另外一种弱化途径:韵母央化并最终脱落,声母读自成音节的边音。“子”尾经由边音演变为圆唇元音,并与前行音节融合形成Z变韵的圆唇特征。音节末边音演变为圆唇元音是世界语言中一个普遍的现象。从发音角度看,音节末边音和圆唇元音都使用同一个发音部位舌体;从声学表现来看,音节末边音与圆唇元音有着极为相似的的共振峰结构。从分布条件看,汉语方言Z变韵圆唇特征的分布条件与边音“子”尾的分布条件基本一致。普遍音理和分布条件两方面都证明了从边音“子”尾到Z变韵圆唇特征的可能演变。

(本文为鲁东大学引进人才基金项目[WJ2014007]。)

参考文献:

[1]陈卫恒.林州方言“子”尾读音研究[J].语文研究,2003,

(3):53-59.

[2]陈卫恒.古韵之幽交涉与今方言子变韵现象音变原理的一致性,

[J].殷都学刊,2004,(2):102-105.

[3]韩承红.太白、岐山一带方言的子变韵[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1):75-79.

[4]李荣.汉语方言调查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5]李宇明.鄂豫方言中的颤音[J].华中师院学报,1984,(5):

121-125.

[6]卢甲文.郑州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7]吕枕甲.运城方言志[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1.

[8]裴泽仁.明代人口迁徙与豫北方言——河南方言的形成(一)

[J].中州学刊,1988,(4):102-106.

[9]裴泽仁.明代流民与豫西方言——河南方言的形成(二)[J].

中州学刊,1990,(4):92-95.

[10]钱曾怡,张树铮,罗福腾,山东方言研究[M].济南:齐鲁书

社,2001.

[11]乔全生.山西方言“子”尾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1995,(3):55-65.

[12]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5.

[13]王洪君.汉语非线性音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4]王洪君.从山西闻喜的小方言差异看Z变韵的衰变[J].语文研

究,2004,(1):1-7.

[15]王洪君.汉语非线性音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6]王临惠.临猗方言的子尾与子变韵母[J].山西师大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1993,(1):96-99.

[17]王青锋.长垣方言志语音篇[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

[18]温昌衍,温美姬.“子变”补说[J].中国语文,2004,(1):

53-57.

[19]张娟.河南和山西方言中的Z变韵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2005.

[20]张慧丽.儿化中间音、特征扩展与F3的两种走势[J].语言科学,

2010,(4):372-385.

[21]张世方.商丘话的子尾及相关问题[J].语言科学,2008,

(5):518-525.

[22]周庆生.郑州方言的声韵调[J].方言,1987,(3):190-199.

[23]朱晓农,焦妮娜.晋城方言中的卷舌边近音[]——兼论“儿”

音的变迁[J].南开语言学刊,2006,(1):33-39.

[24]Johnson,Keith.Acoustic & auditory phonetics[M].

Blackwell publishing,2003.

[25]Mielke,Jeff.Ambivalence and ambiguity in laterals and

nasal[J].Phonology,2005,22:169-203.

[26]Ohala,John J.& Manjari Ohala.The phonetics of nasal

phonology:theorems and data[A].Nasals,nasalization and the velum,ed.by Huffman Marie K.& Rena A.Krakow[C].San Diego:Academic Press,1993:225-249.

[27]Zhang,Jie.Non-contrastive features and categorical

patterning in Chinese diminutive suffixation:MAX[F]or IDENT[F]?Phonology,2000,(17):427-478.

(贺岩 张慧丽 山东烟台 鲁东大学文学院 26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