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传统音乐文化与城市空间的营造

2016-06-21刘莎莎开封大学开封475004

音乐传播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空间传统

■刘莎莎(开封大学,开封,475004)



中原传统音乐文化与城市空间的营造

■刘莎莎
(开封大学,开封,475004)

[摘要]传统音乐文化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是一种具有历史性和民族认同感的文化艺术,并体现了一定的区域特征和独特的文化韵味。中原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中原地区历史名城的代表符码,也是构建中原城市文化空间的重要元素。当一个城市迈开现代化的步伐时,就必须尊重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维护他们的传统音乐文化,从而使现代都市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实,避免城市发展空间的同质化,彰显城市文化的精华,真正体现“人文城市”的特色。

[关键词]传统音乐城市空间历史文化保护文化传播

刘莎莎,硕士,开封大学艺术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音乐史、音乐教育。

本文为2014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传统戏曲、音乐在城市和产业化发展中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课题编号:SKL-2014-1659)结项成果

一座城市的文化厚重感体现在人的文化生成与创造、不断地发展与繁荣、有序地传播与演进的过程中。中原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中原地区历史名城的代表符码,也是构建中原城市文化空间的重要元素。以古城开封为例,它拥有着豫剧、二夹弦、盘鼓、唢呐、相国寺梵乐等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但城市的历史厚重感与文化积淀,并不是依靠经济产值和相关附属文化产业来激发的,它需要引导城市定格于特定的时间、过程和文化发展空间。在经济大潮中,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举步维艰是显而易见的,当世界性的“文化整合”、“文化殖民”、“文化快餐”等字眼都涌现在城市面前时,如何营造一个良性的城市文化空间,关乎其传统音乐文化的延续和现实的发展。

一、古韵悠久的历史名城:根植传统音乐文化的沃土

北宋时期的汴梁水陆交通发达,城内店铺林立,全国各地富商巨贾云集京都,经济发展程度相当高。汴梁城内“奇术艺能,歌舞百戏,鳞鳞向切,乐声嘈杂十余里……”①同上书(卷二),第44页。许多不再由宫廷供养、自谋生路的专业艺人与民间乐伎一起涌向城市,形成一支为城镇百姓表演的专业队伍。在商品交易聚集的瓦子中,汇集着大小不一数十座勾栏,“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纳数千人”。②同上书(卷二),第44页。艺人们组成班社,开辟固定的表演场地,为争夺观众在艺术创造和表演上展开竞争,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戏曲音乐品种的增加、技艺的精湛和整个宋代民间市井音乐的大力发展。

历经千年的沧桑,那些记录俚曲、小调的时间印记似乎被永远定格在历史传记、杂谈等书籍中,但历史遗音却以新的音乐形态一直在城市空间中浅吟低唱。如中原地区传统稀有剧种“二夹弦”,早期以“摆地摊”、“坐板凳头”的形式(供农民农闲时娱乐的“玩会班”组织)出现在农村和集镇中。早在清光绪年间它就进入开封地区,其演唱以花鼓戏为主,因为经常上演《修丁香》,又被称作“花鼓丁香”。1956年,政府把“二夹弦”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开封二夹弦剧团,使之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由河南省著名的二夹弦演员田爱云主演的《货郎翻箱》,在1961年被收进电影《李双双》之中,电影插曲《小扁担,三尺三》也扩大了二夹弦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时至今日,随着社会体制改革,二夹弦也曾一度停滞发展,体制内的二夹弦剧团虽然被撤销,但一些戏曲茶楼、个体的曲艺班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依然艰难地维持着传统曲艺的发展。表演艺术家田爱云毅然卖掉自己的住房,筹措资金,联络二夹弦老艺人、老琴师,成立二夹弦戏校。至2004年11月,开封市二夹弦剧团再次恢复,拉开了抢救和复兴二夹弦的序幕,广大市民也看到了二夹弦复兴的希望。

城市的空间体现了它的包容性,包括城市的规模、城市的生态性发展、城市的人文发展等方面。“作为能量和资源的消耗者以及人工制品、信息和垃圾的生产者,城市经常会和生物体作比较,它们都要求对大量需要有效服务的组成单元进行紧密集成。”①路易斯·M. A.贝当古、何塞·洛沃、德克·黑尔宾、克里斯蒂安·屈纳特、杰弗里·B.韦斯特著《增长、创新、规模标度及城市节奏》,寇晓东译,于涛方校,载《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年第4期,第30页。城市的生活节奏随着城市规模不断增长而加快,城市的节奏与它所涉及的创新速度、财富创造能力、消费模式、人类行为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时代虽然在变迁,从遥远的古代走来的传统音乐文化也随着朝代的更替、社会政治经济体系的巨变,以一种新的形态出现在人们面前。那些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的民间音乐文化,随着琴弦的拨动和鼓声的擂动,在行腔走板的咿呀声中,如清溪般静静地流淌在人们的生活中——在城市、在乡村、在他们的心中。

二、传统音乐文化对城市文化空间的营造

文化空间是“一个可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也可定义为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这一时间和自然空间是因空间中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存在而存在的”。②此定义为2001年11月第31届联合国成员国大会通过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定中所采用的。参见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载《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106页。传统节日是营造城市文化空间不可或缺的积极因素,它不仅是人们在节日主题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还参与到传统音乐文化的娱乐与实践活动中。

(一)传统音乐文化对宗教性文化空间的营造

寺庙作为城市宗教性的文化空间,不但是人们寄托精神信仰的地方,也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易、娱乐活动的场所。为了吸引民众信奉佛法,中国的佛教信徒和僧人,在中国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中国佛教音乐体系。北魏时期,仅在洛阳一个地方,就至少有六个寺院,寺内经常进行音乐活动或百戏表演。这一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宫廷和贵族不断地遣散乐伎进入寺院,《洛阳伽蓝记》记载,高阳王雍就有乐伎五百,“入则歌姬舞女,击筑吹笙,丝管迭奏,连宵尽白”,“及雍薨后,诸悉令入道,或有嫁者”。这些乐伎把宫廷音乐带入了寺院,和民间音乐相结合,促进了佛教音乐的发展。宋代东京开封,寺庙是信众、游人的聚居场所,《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到正月十六,除了相国寺设立乐棚以外,“如开宝、景德、大佛寺等处,皆有乐棚,作乐燃灯”③《东京梦华录》(卷二),第113页。。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尼树人先生就对相国寺音乐进行了深入的考察,详细论述了相国寺音乐的构成、乐曲的来源等。自2002年起,大相国寺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专门培养了专职乐僧二十二名,并经过精心组织,截至目前已编排了《白马驮经》、《相国霜钟》、《普庵咒》、《宝鼎赞》、《菩提树》等数十首佛乐曲目。相国寺梵乐大部分传自明代以前的俗乐曲牌;《普庵咒》、《准提咒》是佛家咒语真言,属于传统佛曲;《油葫芦》、《苦中乐》、《山坡羊》、《小桃红》、《太平年》、《剪剪花》和传统豫剧、曲剧曲牌相互重叠。可见,相国寺梵乐和民间音乐、民间说唱音乐、民间戏曲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

图1 开封相国寺梵乐文化展演(笔者摄)

大相国寺作为城市宗教性文化空间,就其自然属性而言,它有固定的传经布道场所,根据国家的法定假日和佛教法事仪式,定期聚集群众参与祈福、募捐、修行、普济等活动;就其文化属性而言,大相国寺梵乐有完整的乐谱、传承人、独立的佛乐团,有明确的法事、祈福等演出活动,这些充分体现了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传统性和整体性特征。时至今日,大相国寺仍然延续着千年的传统习俗,从正月初一至初三,在藏经楼上演经典佛乐曲目,使广大群众去寺庙祈福、游乐时,还能听到千年的皇家梵乐。

(二)用传统音乐构建城市节日文化空间

城市节日是指在城市生活的居民依照特定传统节日定期举行的公众参与性的活动。如在宋代,元宵佳节便已非常热闹,观灯的时间由傍晚延至午夜,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中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就记载了元宵放灯、赏灯的繁华景象。《东京梦华录》记载,元宵节皇帝登宣德楼看戏,并打出“与民同乐”的金字招牌,城市到处燃灯作乐。20世纪80年代,灯展在开封还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彩灯多是由各个工厂和街道准备。元宵佳节,彩灯初上,开封居民倾城出动,人流绵延数十里,精美的大型彩灯中还有音乐表演以及豫剧团、曲剧团和各种戏曲班社的演出,其间夹杂着不断的吃食叫卖声、孩子的欢笑声,让人如同置身于千年大宋汴梁的元宵夜,热闹的场景使人久久不能忘怀。

与传统节日自发性的民众参与所构建的原生态城市文化空间相比,另一类城市节日文化空间并非民众自发举行传统文化的场所,而是由政府决策或商业展演精心设计、组织,依托传统文化的特定时间在特定的文化场域传播传统文化,但也体现了传统节日的公共性特征。以“2014年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为例,大巡游活动由清明上河园出发,沿途经过开封老城区各主要干道,以开放式的舞台集中展示独具开封特色的民俗文化。参与巡游的不仅有专业文艺工作者,还有许多民间业余爱好者,盘鼓、高跷、梵乐表演、舞龙队、唢呐表演、旱船等文艺演出活动,绵延数公里,参加者规模达千余人。这种活动式的城市文化空间构建,激发了民众的参与性,增强了传统节日在广大市民生活中的影响,同时对传统习俗的利用及转化程度,和对传统节日在民众中的传承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城市空间对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播的层次

中原地区优秀的传统戏曲、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但能带来很深厚的群体认同感,而且也成为城市文化的名片。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对它的保护效果的复杂性,一般的保护理念不能够真正解决实际发生在保护工作中的问题。每一个具体的保护项目都必须被作为特殊个案来研究和应对,要认清它们的特点以采取不同层次的保护和传播。

(一)对濒危“非遗”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

从2009年4月21日开始,开封市就组织1900余名专业骨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全方位、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活动。截至目前,确立了县级项目8590个、市级项目3218个。开封盘鼓、大相国寺梵乐、麒麟舞等8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卧拐秧歌、锣戏、仪封三弦书等36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保护名录。由于各“非遗”项目发展状况、群众认知度、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能力的不同以及所处的城乡差异,它们今天发展的程度大相径庭,其中有些项目处于“濒危”状态,需要实施抢救性保护。如开封的锣戏曾经在中原地区盛极一时,但是由于艺人流失、后继乏人、剧目失传等原因,时至今日,河南只剩下通许县大岗李乡赫庄锣戏团一家。开封锣戏2007年就已成功入选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尚存的十多名老艺人目前也已带了本村的几个徒弟,尽管短时期人为的介入,不可能像病人吃了特效药一样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仍需要做出基本的努力。

图2 开封盘鼓文化展演(笔者摄)

(二)固定文化空间对“活态”传统戏曲、音乐文化的再现与展演

中原地区传统音乐面临的困境,并不仅仅是音乐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尴尬境遇,也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期的必然结果。随着工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高科技影音传媒向各个领域快速渗透,传统音乐所固有的程式、表演、韵律和当代流行音乐的无厘头、快捷和大众化参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同皮影戏与电影画面转换速率的显著差异那样。

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过程,需要政府的指导性政策和固有空间场地的支持,同时依托有相当规模的文化企业和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来构成文化保护和传播的主体。有了固定的文化空间,才能促进有共同爱好的人们乃至广大的市民参与其中,真正体现文化的互动性、共融性和实践性。大型多媒体歌舞剧《千回大宋》是开封市2013年政府重点扶持项目。它以大宋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千年开封历史人文为主线。尤其是在“市井”一幕中,古时虹桥码头,摊铺林立,船来车往,市民如潮,再现了《清明上河图》中勾画的宋都盛况。剧中说书、杂技、戏曲、音乐的演出场景,恰恰来源、提炼、升华于城市空间中的人们在戏曲、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开发中,坚持不懈地利用每年的非物质文化展演、传统节日的戏曲大舞台等演出而不断取得的硕果。目前古城开封坚持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着力把清明上河园打造成全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基地,将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保护范围,建立传承人制度并建立多个专题博物馆。通过民俗文化村、戏曲文化艺术节、音乐和戏曲文化展演等多种形式,以传统文化的创始人和传承人作为吸引点,扩大传统文化带来的经济利益,促进城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结语

一座城市不能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特色的城市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原地区历史名城众多,各自都拥有独特的地方戏曲、说唱等多种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这是历经千年的文化经历与文化创造的累积和总结。它们塑造了古城人的意志、情感、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在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过程中,在利用传统文化进行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责任编辑:韦杰)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空间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与文化遗产相遇
空间是什么?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创享空间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