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个性化解读
2016-06-21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清城中学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清城中学 王 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对话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体验真实生活的活动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语文教学活动,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将将阅读还原于生活,关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个性化解读,有利于增强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曾有人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不会变成李尔王”,这句话非常形象地揭示了在阅读中人们的客观差异性和主观一致性的统一的规律,切合人们的审美规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由于他们在生活经历、思维模式、审美观、价值观等差异,导致他们对文本的解读上或多或少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学生自身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应真正为学生而教,根据学情而教,使学生读有所感、思有所启、练有所得、学有所获”“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场所”。
一、关注学生在文本中获得的情感体验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阅读文本时以自己的人生体验为依托,去感受文本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时,他们往往会依据自己现时的目光来体验,得到一些与作者所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些情感体验往往来源于他们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但他们却忽视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这不利于他们正确解读文本。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深入剖析作者的人生经历,将学生带入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中,切身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文本的内涵。只有经过这种深刻的思想交流,才能让学生有所感触,获得新的情感体验。
在学生从文本中获得的情感体验中,只要不是极端的、恶劣的思想情感,只要学生能够言之成理、是积极向上的,教师都应肯定并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悟人生,丰富情感。
二、关注学生在文本中树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可见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在阅读教学中,这个目标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本来达到。
“态度”和“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对“态度”有两种解释:①人的举止神情;②对于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价值观”是“对经济、政治、道德、金钱等所持有的总的看法。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价值观也有所不同。”这实际上就是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学习、交流和体验文本发表自己的看法,树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由于学生社会经验少,人生经历简单,情感经验单一,他们当下的态度和价值观往往是不成熟的,肤浅的。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将正确的价值观概念融入到学生身边的小事中,让他们在对事的理解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比如在梁启超《最苦与最乐》的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通过阅读文本我们可以了解作者观点是: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责任是无法推卸的,所以人生要勇于负责。如果单单是把这个理论讲给学生听,是很抽象的,学生是无法深刻体会到的。这时我们可以举生活中学生写作业的例子,如下表:
教师 学生当你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心中总是惦记着这件事,怕第二天交不到作业被老师骂当你完成作业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如释重负”(文中语),轻松愉快,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作业是作为学生必须完成的,所以你要怎么做?我们要完成作业,对自己负责任责任是无法推卸的,所以人生要勇于负责(深入体会这一观点)
学生通过这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的交流,切身感受到了这个观点的正确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取向。
三、关注学生在文本中得到的审美体验
审美就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每个人由于文化背景、个人喜好、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他们在审美上也存在差异,甚至是大的差异。每个学生在阅读文本时,都会以他们自己的眼光角度去欣赏文本,即使阅读的是同一个文本,他们所感受到的美也会有所不同。
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文本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尽量将学生的审美体验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他们的审美体验,只要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教师从旁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比如在刘大杰的《巴东三峡》教学中,设置问题:欣赏完这篇文章,你最爱三峡哪一处的景色?请你当一回导游,为我们这些游客讲一讲这个美景,好吗?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由于审美观的不同,所喜爱的景色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在他们的描述中,给予补充和肯定,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关注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的个性化解读,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重要意义。学生作为有个性的人,他们以自己的生活经历解读文本,并能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最终形成自己独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