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压缩法”进行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2016-06-21易小蓉

现代语文 2016年5期
关键词:洛伊学童牧师

◎易小蓉



运用“压缩法”进行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易小蓉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有很多,如提炼中心法、抓关键词句法、由果溯因法、由物及人法、分析关系法、明确褒贬法、舍次求主法、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寻互补法等。在讲解的过程中,方法一多,学生就容易糊涂,其实这些方法的运用跟材料的类型有很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把新材料进行相对合理的划分,并找到相应稳妥的方法来进行作文教学,笔者觉得更为重要。

有没有一个方法可以在不同类型的材料中找出几个关键要素来给学生进行审题立意训练。笔者头脑中瞬间冒出“压缩”的念头,“压缩”的实质就是提炼概括,这是一种值得提高的语文素养。其实,笔者在《先秦诸子》的教学时用过这个方法,而且当时学生用这种方法解读时,积极性比较高,因为可以把长文变短,短文变精,复杂的文章变得简单清晰,记忆、理解、运用起来更得心应手。此外,一般论述类的文章,诗歌、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语言运用等,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进行解读。后来笔者就尝试用这个方法来进行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并取得了可观的效果。

一、分类型进行方法指导

在审题立意训练前,可先向学生介绍压缩法,它的实质就是概括中心、提炼关键词句、留主舍次等。然后提示学生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材料压缩出不同的重要信息。“事实、故事型”材料可以压缩成“何对象+何结果+何原因;“名言哲理型”材料可压缩成“何话题+何观点”;“寓言比喻型”材料可压缩成“何喻体+何本体”;“复合型”材料可压缩成“何相同+何不同”。若想写的立意深刻些,还可在压缩的基础上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到类”的因果分析。

二、以“事实、故事型”材料为例进行步骤分解

“事实、故事型”材料往往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事件,有对象,有事件的结果,这是学生比较容易找出来的,关键看学生有没有这个意识,能不能找准这个事件最主要的“对象”,最终的“结果”,还有最贴切的“原因”。学生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在任何一种方法的运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似是而非”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训练过程中不断的强化这种意识,事实、故事型材料可以压缩成“何对象+何结果+何原因”。

(一)找准角度,确定主要“对象”

“事实、故事型”材料只有一个对象时,很容易把握,所涉及的对象有时不止一个事件,学生在写作时应当找准角度,明确写作角度。以“2014届高三湛江调研卷”的作文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法国电影明星洛伊德有一次将车开到检修站修理,接待他的是一名年轻的女工。洛伊德是巴黎女性迷恋的对象,而眼前的这位姑娘却丝毫没有流露出兴奋和特别的热情。“你喜欢看电影吗?”洛伊德禁不住问。“当然喜欢”。女工手脚麻利,很快修好了车。“你那么喜欢看电影,你知道我是谁吗?”“当然知道,你一来我就认出您是影帝洛伊德了”,女工一脸平静。“既然如此,你为何对我这样冷淡呢?”洛伊德更不解了。“不!您误会了。我没有冷淡您,您有您的成就,我有我的工作。影迷离不开您,驾车的人也离不开我。您来修车,就是我的顾客,即使您不是明星,来修车,我也会一样好好接待您。人与人之间不就应该是这样吗?”这位平和自信的女工的一番话,让傲慢的洛伊德沉默许久许久。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本材料的对象有两个,站在不同的对象上,可压缩出不同的结果。如,影帝洛伊德不解修车女工对他的“冷淡”,傲慢提问,听完女工回答后沉默许久。(35字)修车女工虽认出影帝洛伊德,仍把他当成来修车的普通顾客,平和自信。(32字)修车女工平和自信面对“影帝”顾客,让他态度转变。(24字)

根据不同的对象可以得出不同的立意,①正确认识自身价值。②正确的服务态度。④③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④名人也是人,不必特别优待。⑤平和自信使人美丽。⑥年轻人不要盲目跟风。⑦拥有正确的心态。⑧正确认识自身价值,不必自我抬高地位。⑨司其职,各有所值。

这个步骤并不难,但应提醒学生要有这个意识,“选好一个角度”,这也是行文的一个前提。

(二)筛选信息,确定最终“结果”

“事实、故事型”材料涉及的故事情节有时不断发生着变化,线索可能也有好几条,在审题时,学生一定要有整体意识,全面理解材料,把握事件的“最终结果”,去找“原因”,否则有可能导致“片面理解材料”。以“山东德州一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的作文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位牧师奉派到新教区,他发现前任牧师种了数百株郁金香,然而附近学校上学的学童走过花园,见花便摘。一天早上他站在花园里,有个上学的学童问他:“我可以摘一朵花吗?”牧师问:“你要哪一朵?”那孩子选了开得最美的一朵郁金香。牧师接着说:“这朵花是你的。要是把它留在这里,它过多大会儿也不会谢。现在采摘,只能活数小时。你把它怎么样?”孩子想了一会儿说:“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看它。”

当天下午,有十多个孩子都在这里选择他们的花,每个人都同意把他的花留在园里,免得过早凋谢。那年春天,牧师送出了整个花园的花,但一朵花都没有糟蹋,还结交了大批朋友。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该材料写了学童和牧师这两个对象,从学童的角度,主要写了他们“见花便摘——选择自己的花——把花留在花园”的内容;从牧师的角度,主要写他“发现学童摘花——送花的同时引导学童将花留在花园——没有糟蹋一朵花,还结交了大批朋友”。

从“学童”的角度,有些学生这样压缩材料:“孩子们选择了他们的花。”很显然,这个结果并不是最终的结果,而这个学生草率的在此“结果”上去找“原因”,写到了“因为爱而选择”。但若按照这个立意行文下去,可能会写“爱”与“选择”的关系,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筛选出最终的结果,那就不一样了。如压缩成“学童选择自己喜爱的花并把它留在了花园”,最终结果是“将花留在了花园”,以果溯因,可以想到立意:①爱要讲究方式;②错误的爱是一种伤害;③占有的爱,会让爱窒息;④有一种爱叫放手;⑤留下的不仅仅是花,更是爱;⑥分享美,才能永恒拥有;⑦不独自占有,才能有个更加缤纷的世界;⑧在分享美、分享爱中,我们收获快乐和感动;⑨分享美,让爱升华;等等。

从“牧师”的角度,有些学生这样压缩材料,“牧师送出了整个花园的花。”很显然,这个结果也不是最终的结果,最终结果应该是“牧师送出了整个花园的花,不但没糟蹋,还结交了大批朋友”。根据这个结果找原因,学童要摘花,牧师没有阻止,更没有呵斥、指责,而是善于教育,巧妙疏导,让学童对花的爱转到正确的做法上,由此可立意为:①教育的艺术在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②没有“随风潜入夜”的教育,很难收获一片芳香;③只有善于教育的人,花才会越发开得灿烂……

(三)根据结果,查找贴切“原因”

运用压缩法对“事实、故事型”材料进行压缩,在压缩出“何对象、何结果”之后,要对“何原因”进行判断分析。特别是原因很多时,更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到类的分析探究,但要注意把握分寸,不能任意拔高,要“符合所给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要合情合理。

以“2015年湛江一模”的作文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美国教师在中国任教,很希望了解中国,很乐意与中国同事交往,中国同事也很喜欢他,不少中国同事经常对他说:“有时间请到我们家来做客。”可是,半年过去了,美国同事从来没有上过门。中国同事又对他说:“我们真的欢迎你随时来家里做客。如果没空的话,随时打电话来聊聊也行。”一年下来,美国同事既没有来电话,也没有来访。中国同事觉得这位美国同事并不是真心想和中国人交往,只是嘴巴说说而已。而奇怪的是,这位美国人也很苦恼,认为中国同事只会讲客套话,对人不真诚,并不真心欢迎他,因为中国同事经常这样说,却没有一个人确定过时间邀请他做客,这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有一些学生把材料压缩成这样:“中国同事邀请美国教师做客,美国教师却说他们没有确定时间,于是没去,彼此都觉得对方不真心。”乍一看,对象、结果、原因好像都有了,但我们知道,以此得出的立意可能是“做人要真心”、“真诚待人”等,这样很显然不符合题意,问题出在哪里呢?一步步追问下去,我们发现问题就出在压缩的“原因”上,这些学生把原因简单概括成“没有确定时间”,这是不准确的,应该是“没有像在美国那样确定邀请的时间”这样一来,可压缩成:“中国同事邀请美国教师做客,美国教师却因中国同事没有像在美国那样确定邀请的时间,彼此都觉得对方不真心(53字)。”或“双方因不了解各自的请客之道而产生了误会(20字)。”……学生找到这个真正的原因以后,才有可能立出符合材料的“意”来,如“以客人的习惯来待客”、“中美请客之道有别”、“入乡随俗”等。但我们又发现,这些立意还可以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到类”的挖掘,就可以得出以下深刻的立意:①不了解文化差异会产生隔阂与矛盾;②不了解差异(文化、习俗、信仰、宗教、民族等)会导致误会;③不尊重差异(文化、习俗、信仰、宗教、民族等)会导致误会;④理解差异,收获和谐;⑤打破文化隔阂的坚冰。⑥尊重差异,了解差异;⑦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等。

结语:“压缩法”只是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个尝试,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前不久听了语文教育专家王大绩的一个关于“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的报告,他谈到了对全国课标卷的三点认识,分别是“提升检索自觉性、加工景语得情语、推倒写作柏林墙”,他特别推崇“检索”和“加工”的能力,他认为,无论什么题型,都关乎阅读,都关乎“检索”,有些题型关乎“检索+加工”。笔者惊讶地发现,他所说的“检索与加工”的方法,跟自己强调的“压缩法”有很大的相似点,但愿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钻研,不断完善,总结一些实用性强、操作性强、锻炼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好方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梁颂.最新高考新材料作文辅导大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3]唐惠忠.201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精要解读[J].语文月刊,2014,(9).

[4]杨玉英.作文教学:模式,还是反模式[J].语文月刊,2014,(10).

(易小蓉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学语文组 524006)

猜你喜欢

洛伊学童牧师
谁是真牧师
捕蝇草
XINMU/欣慕 XM001
HAOBAIBEI/好百贝 HBB-A
anyin/安茵 ABA601
不能再这样下去……
把记忆传授给你
阅读理解Ⅰ
牧师与会友
腓特烈大帝与洛伊滕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