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笙箫夹鼓,琴瑟间钟——论穿插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2016-06-21陈奕婷

现代语文 2016年5期
关键词:海明威教学内容艺术

◎陈奕婷



笙箫夹鼓,琴瑟间钟——论穿插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陈奕婷

穿插原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即文论中“横云断山”、“横桥锁溪”之法。穿插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是指以某一事件为中心,为了某种需要而断开,在插入一些次要内容后再接续原事件的艺术手法。这种似断实连,形断意接的艺术手法同样也可以运用到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设计,恰到好处地切入一些其他相关的教学内容或活动片段,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如此,可达到笙箫夹鼓,琴瑟间钟,师生和谐,教学相长的效果。

语文课堂中的穿插艺术,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调节型穿插

这类穿插主要是用来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保持课堂教学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如上课铃声响起,教室里还是一片纷乱的场景,如何使学生安静下来,快速进入上课状态,这就需要教师运用调节的手段。此时教师可以讲一段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小故事,让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转移到学习中来。“他一生都在历险,当过战地记者,打过仗,负过伤。他年少时因痴迷拳击而导致一只眼睛永久失明。他两次参加世界大战,获过十字军功章、银质奖章、勇敢奖章和铜星奖章。他因膝盖被打碎,开过12次刀,取出237块碎弹片。他擅长钓鱼,曾钓过7米多长的大鱼。他喜欢冒险,斗牛、打猎样样在行。他用自己的一生及作品诠释着‘硬汉’的含义。(停顿片刻)请大家猜猜他是谁?”如果教师将这样一连串精彩的人生简历娓娓道来,边说边环视全场,便可把学生的视线一一收拢过来,当所有人都竖着耳朵在听的时候,及时抛出问题,引出课文。又如在上课过程中,当学生出现倦态,注意力分散时,这时教师适时地采用课堂教学的穿插艺术,及时穿插一些轻松、幽默、有趣味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调节课堂教学的节奏,让教学节奏快慢有序、张弛有道,从而保证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刚才说到海明威作品的语言力求简洁,当记者采访时问他‘您简洁风格的秘诀在哪里’,你们猜海明威是怎么回答的?”“海明威有一个常人所没有的习惯,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停顿片刻)这是海明威的个人习惯,大家还是坐着写作文,希望大家在考试的时候能尽量写满800个字哦。”这样一番穿插,会使学生放松一笑,缓解疲劳,使得精力集中,以便继续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育型穿插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学习方法,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情感教育与价值观教育,这不仅是提高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均衡发展的要求,也是语文这一学科的所长之处。根据教学内容时不时穿插社会时事新闻,适当引入时政评论性文章,是笔者在三尺讲台上一直在坚持做的事。“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1]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但如今的学生很多都是两耳只闻窗外事,他们所关注的多为娱乐圈、游戏圈、时尚圈诸事,视野狭窄、视角单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穿插一些有思想有深度的报道、文章,可以帮助学生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到、听到天下事,进而思索、感悟。比如,一道高考语段练习题“老年人跌倒控制干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题面讲的是怎样向跌倒老人正确施救的问题。介于如今社会热议的“扶不扶”的道德话题,当时笔者穿插了一篇白岩松所写的《摔倒老人为什么要讹诈扶他们的人》,让学生暂时先跳出道德范畴,从社会制度、法律法规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深入根源,找出抱怨、不忿之外的解决办法来。引导学生不就事论事,不人云亦云,学会广视角、深挖掘地评析社会生活。

三、活动型穿插

教师台上讲,学生坐着听,口干舌燥地讲了四五十分钟,有多少东西是真正地进了学生的耳,入了学生的心呢?所以有时候教师需要换种讲授的方式,让学生思维活动起来。比如在讲小说戏曲类或是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课文时,文本中有对话、有情境的部分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演绎和诠释。不是说来段课本剧,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角色扮演,就可以拉近与文本间的距离。教师可以是导演或者干脆只做一名观众,与学生易位而处,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比如苏教版必修五《渔父》一文中,屈原、渔父这两个人物就可以让学生来饰演一番,让学生按照人物性格创编对白,甚至还可以搬出同一册书里《报任安书》一文中的司马迁,同台竞艺。是坚持理想、舍身殉国的屈原更为光芒万丈呢,还是与世推移、随遇而安的渔父更为洒脱随性呢,儒道两家的处世观可以展开一番辨析与探讨。课堂上有学生提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适时进退,毕竟生命诚可贵。只要始终恪守初心,进无惧,退不忧,人生价值实现的方式还有很多种。”此观点颇为精彩。可见,在教学中适量地穿插活动性学习,既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从而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宋代郭熙的《林泉高致·山水训》里的这句话道出了穿插艺术的作用及使用原则,“锁”不能太紧,“断”不能尽断,要似锁非锁,似断非断,才能给人以高山远水的唯美之感来。同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穿插艺术,也要注意一定的使用原则。

一是适时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穿插艺术时要注意掌握好切入的时机,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要穿插得不着痕迹,恰到好处。穿插的适时性体现的是教师的机智与经验。穿插艺术要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而定,在必要时使用,不能滥用。根据教学规律、教育心理和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得出,穿插艺术的运用可在以下几种情况时使用。其一,根据心理学的首因效应,在新课导入时可以适时地进行穿插。运用精彩的穿插导入课文,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比如在上文调节型穿插里所举的“七个他”的例子,学生立刻就会追索这个“他”到底是谁。海明威这么厉害,诺贝尔奖得主所写的文章到底有多精彩,这些索问会使得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听下去。其二,课中激发学生思维、突破重点难点时需要进行适时地穿插。这类穿插往往不是事先设计好的,而是在实际教学中根据课堂情况随时、相应地做出调整,这最考验教师的应变能力和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如学生有疲倦的状态,如课堂上有偶发事件,如教学遇到了难点需要寻找突破口,这时机巧、灵活、适时地利用穿插艺术,将会事半功倍。比如在上文调节型穿插里所举的“海明威站着写作”的例子,笔者在后面又加了一句“这是海明威的个人习惯,大家还是坐着写作文,希望大家在考试的时候能尽量写满800个字哦”。这话当时就激起了学生的惊叹与牢骚:“八百字啊,这么多,哪里写得出来啊。”笔者随即跟了一句:“坐着慢慢想慢慢写嘛,人家海明威站着写都能写出个诺贝尔文学奖呢。”学生哂笑,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其三,在课堂尾声处也需适时地穿插。课堂临结束时往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梳理知识点,形成系统性。教师要想在结课时达到较好的效果,就必须注意收尾的艺术,此时若能适时地运用好穿插艺术就能出现“豹尾”的效益。教师可将知识点总结成歌诀口诀,可将知识点用示意图、知识树等形式呈现出来,以求达到令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的效果。在学习苏教版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可在文末如此总结:“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此孤女,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美!只可惜,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黛玉在外祖母家生活得如何?宝黛之间为什么是个无了局?爱她疼她的外祖母为什么最终选择的是宝钗?欲知后事如何,且去书中求分解。”总结之外还留下余音,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延伸拓展。

二是适度性。人的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某一事物高度的有意注意最长只能维持二十分钟左右,之后其注意就会分散。因此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需相互转化或者是交替进行。课堂教学既要让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兴趣,这需要用无意注意调节;更要让学生在理解学习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之上,这要依靠有意注意来维持并保证学习任务的达成。所以,课堂中教师需适度地运用穿插艺术,这样才能有效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穿插艺术的运用贵在恰到好处,穿插的内容最终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因此要摆正其配角的位置,掌握好分寸,不蔓不枝。比如,关于海明威的生平介绍,对于其“一生感情错综复杂,先后结过四次婚”这一点大可以隐去不提,“晚年在家中自杀身亡”可以归为“因不堪病痛折磨”一笔带过,以避免学生的思维天马行空,枝蔓丛生,使得话题收拢不住。笔者曾在教学实践中有过这样的一次教训,在介绍曹雪芹时,说到其家道中落的原因提到一种观点,“曹家的被抄是因政治斗争,是雍正夺嫡的牺牲品”。当学生听到“雍正夺嫡”一词时,旋即展开了对雍正剧的热议,大谈是吴奇隆演的四爷帅还是何晟铭演的帅,《步步惊心》和《宫锁心玉》哪部更好看,刘诗诗和杨幂大PK。但是对这个观点很多学者持存疑态度,更多的则认为曹家是因亏空罢任,封其家赀。笔者当时是想多补充些背景知识,没想到学生的思维可以如此跳跃。由此教师可知,穿插的内容需谨慎取舍,穿插需适度。一般情况下,一节课中穿插的次数以两至三次为宜,既能保持学生的新鲜感和学习兴趣,又能集中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便于教师掌控课堂教学的节奏。

三是创新性。创新出新知,教师教学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穿插艺术运用的创新性由此而来。于漪老师曾说过:“教师不能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炒蚕豆’,翻来覆去老是那么点名词、术语,学生就会感到厌倦,学习积极性就难以发挥。”[2]因此穿插艺术也需不断创新,还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

《雷雨》是现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作品,第二幕中的一场戏入选苏教版必修四。教师在讲解时除了抓住剧情,抓住矛盾冲突,抓住人物性格,抓住潜台词等主要方向外,还可以穿插一些诸如剧本中出现的洋火、衬衣、照片、钱等道具小细节,以此作为切入点对文本进行解读。比如文中此段:

朴:(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朴: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朴:(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朴: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哦,好地方。

在这段对话里周朴园问:“三十年前你在无锡?”答案很明确,按理说只需回答“是的”两个字就已经很清楚了,可鲁侍萍为什么还要加上一句“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鲁提起“洋火”这一三十年前具体的生活细节,是为了勾起周的回忆?还是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三十前的生活当中?为什么不是别的生活细节,而单单提到“洋火”呢?此时教师可以穿插一些跟“洋火”有关的诗句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与李商隐当年的灯下思妻何其相似,三十年前一豆灯火下,鲁侍萍在一针一线的绣那朵梅花的情景,正是当年鲁、周二人一段美好、温馨的回忆。“洋火”与下文的“好地方”遥相呼应,对他们来说,无锡正是这段美好生活的见证。“何当共剪”与“那时候的我们”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抓住“洋火”这个细节,巧妙地穿插,会让学生另辟蹊径,探得桃源。

适时、适度、创新的穿插,有助于调节教学节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乐学氛围。穿插艺术用得好,也有利于教师个人素质的提升。穿插艺术的运用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扎实的基本功,在理解教材、加工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重新整合,让平铺直叙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易于学生接受。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总结反思中,教师的教学能力一定会有所提升,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甚至成为专家型教师。

游刃有余地运用穿插艺术,能让教师有效地组织、管理和调节课堂气氛,营造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活跃学生思维。这样的教师必然会受到学生的喜爱,教师的旁征博引,指点中外,幽默睿智,会让学生心悦诚服。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中教师的魅力效应也会随之产生。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汪刘生,白莉《教学艺术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

[1]邓雪强.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穿插艺术[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2]伍元勇.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穿插艺术[J].新课程学习,2009,(12).

[3]范海霞.也谈语文教学中穿插艺术的运用[J].时代教育,2009,(11).

(陈奕婷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艺术学校 310012)

猜你喜欢

海明威教学内容艺术
海明威名言
海明威:《雨中的猫》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纸的艺术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海明威的那些女人们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