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医药罐配合麻杏石甘汤治疗热邪壅肺型肺炎40例临床观察

2016-06-21劳育椿褚香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9期
关键词:肺炎

劳育椿 褚香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中医医院,广西 武鸣 530199



壮医药罐配合麻杏石甘汤治疗热邪壅肺型肺炎40例临床观察

劳育椿褚香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中医医院,广西武鸣530199

【摘要】目的:观察壮医药罐配合麻杏石甘汤治疗热邪壅肺型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感染与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口服和壮医药罐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主要症状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罐外治配合麻杏石甘汤口服,可以更好的减轻热邪壅肺型肺炎症状,有利于改善新陈代谢,促进肺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肺炎;麻杏石甘汤;壮医药罐;热邪壅肺

肺炎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和抗生素耐药率上升等原因,肺炎的诊治面临许多新问题。因此,如何改善肺炎患者的治疗手段已经成为众多组织机构关注的焦点[1]。肺炎属中医“咳嗽”范畴,多属热病,热邪壅肺型是肺炎常见的证侯之一。本研究采用壮医药罐配合麻杏石甘汤治疗热邪壅肺型肺炎40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本院呼吸内科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肺炎患者中,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1~74岁,平均(42.65±7.21)岁;对照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36~70岁,平均(42.01±7.0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如退热、止咳、化痰等,及常规应用抗菌药物:0.9%氯化钠100ml+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厂家:深圳致君制药有限公司,批号:C20140305)2g,ivgtt,Bid。

1.2.2观察组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同时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口服及壮医药罐治疗。中药组方:麻黄6g,杏仁10g,石膏(先煎)30g,炙甘草3g。随证加减:内热较重者加黄芩10g;咳嗽重者加前胡10g;大便秘结者加玄参10g,大黄6g;鼻塞流涕者加苍耳子8g,辛夷10g;伴痰鸣喘息者加葶苈子9g,射干9g。一天一剂,由本院中药煎煮室采用全自动煎药机代煎2次,每次煎取150ml,取2次煎出液混匀后分2次温服。壮医药罐治疗:①药液及竹罐制备:取口径1~5cm,长度10cm的金竹一端留节为底,另一端作罐口,罐口磨光滑备用。取紫背金牛50g,龙利叶50g,荆芥30g,防风30g,小茴香20g,独活20g,蒲公英30g,忍冬藤30g,麻黄10g,艾叶30g。加水5000ml煮沸,再将竹罐投入药液中同煮10min。每剂药可用2d。②选穴:大椎、风门(双)、肺俞(双)、定喘(双),重症者加肾俞(双)、膻中穴。③操作方法:将药罐从药液中取出,趁热吸拔于选定的穴位上,10~15min后起罐,再用湿药巾热敷拔罐部位。每日一次,每次15~20min。

两组均以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按照《实用内科学》[2]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标准,观察以下主要症状并评分:①体温:体温正常为0分;体温37.2~38.3℃为2分;体温38.3~39.0℃为4分;体温>39.0℃为6分。②咳嗽:无咳嗽为0分;咳嗽少,基本不影响生活为2分;昼夜咳嗽,影响生活为4分;昼夜频咳,严重影响生活为6分。③咳痰:<10ml为0分;10~50ml为2分;51~100ml为4分;>100ml为6分。④肺部啰音:双肺未闻及啰音为0分;双肺偶可闻及啰音为2分;双肺散在啰音为4分;双肺布满啰音为6分。

1.4疗效评定标准[3]痊愈:体温降至正常,咳嗽、咳痰症状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0%;有效:体温下降,咳嗽、咳痰症状好转,30%≤症状积分减少﹤90%;无效:体温下降,咳嗽、咳痰症状无改善或是加重,症状积分﹤30%。总有效率=(治疗前症状积分和-治疗后症状积分和)/治疗前症状积分和×100%。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或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热邪壅肺型肺炎亦称肺热型咳嗽,属于肺炎中的一种中医辨证证型,常因风寒化热入里,或因风热犯肺,或肺热复感外寒而致邪热蕴肺,肺失宣降导致,见身热、咳喘、苔黄、脉数等症。此证中肺气内遏,不能宣达肌表成为热壅的关键。治疗的着眼点当给肺热以出路,宣开肺气,清泄肺热,即宣泄。本研究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口服,麻杏石甘汤是《伤寒论》中医治肺炎的经典方,原本用于治疗太阳病,发汗未愈,风寒入里化热,“汗出而喘”者。后世用于风寒化热,或风热犯肺,以及内热外寒,但见邪热壅肺之身热喘咳、口渴脉数,无论有汗、无汗,皆可以本方加减而获效。方中麻黄性温,主入肺,宣肺开闭,发表散邪;石膏辛甘大寒,主入阳明,兼能入肺,清热生津兼透肌表,麻黄得石膏之沉降,温散走表之力减弱而专开肺气,石膏得麻黄之宣散,直趋阳明之势得缓而能专清肺热,两味相合,得辛凉宣泄之用。佐用杏仁协麻黄降气平喘,使以甘草,调和于宣降温凉之间。诸药合用,共奏宣肺解热、化痰开闭之效。很多医家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来治疗肺系疾病,经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实践证实的确有良好疗效[4]。

中医学认为肺系疾病多累积肺、脾、肾三脏,亦与情志有关。肺居胸中,主一身之气,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主治节,对其它脏腑有覆盖、保护作用,所谓“肺为五脏华盖”。肺系疾病是由风、寒、暑、湿等致病因素引起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人体气机升降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产生痰涎等病理产物,通过经络和腧穴走窜机体,逆乱气机,滞留脏腑;瘀阻经脉,最终导致本病发生。壮医的药物竹罐疗法是流传于广西和云南民间两千多年的传统疗法,该疗法集刺络、拔罐、热疗、药疗于一身,能使局部组织的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明显增加,有利于新陈代谢的改善,促进肺功能的恢复[5]。本研究选用壮药紫背金牛、龙利叶为竹罐药物。紫背金牛清热解毒,可治咳嗽吐血、淋病、白带、痢疾、痈毒、外敷消毒痈。龙利叶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主治内伤肺痨失音、喉痛,与它药相合,得清热化痰止咳之用。配合拔罐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濡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机能得以振奋,畅通经络,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目的。

本研究治疗前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P<0.05),提示麻杏石甘汤配合壮药竹罐治疗肺炎,可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上肺炎患者经常会出现使用抗菌药物效果不佳,反复发热,后期咳嗽不易消退,肺部啰音持续存在的情况。鉴于此,本研究比较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体温、咳嗽、咳痰、啰音等症状积分,发现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壮医药内外合治法治疗肺炎能加快缓解症状,具备标本兼治的优点,治疗邪热壅肺型肺炎效果肯定。

综上,麻杏石甘汤配合壮药竹罐的中壮医药内外合治法,可以更好的减轻热邪壅肺型肺炎症状,有利于改善新陈代谢,促进肺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姚瑜.美国传染病学会/美国胸学会联合颁布的2007年修订版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指南执行概要[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8,29(2):80.

[2] 陈灏珠,林果为. 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60-1669.

[3]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J]. 中医杂志,2011,52(21):1883-1888.

[4] 高佩芳,朱益敏. 麻杏石甘汤治疗常见肺系疾病[J]. 河南中医,2014,34(2):213-214.

[5] 李吉梅.拔罐配合雾化吸入治疗顽固性咳嗽36例[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5,16(3):157.

基金项目:壮医药罐配合麻杏石甘汤治疗热邪壅肺型肺炎,自筹经费项目(GZZC13-37) 。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9-0002-02

(收稿日期:2016.03.17)

猜你喜欢

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来势汹汹的肺炎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维生素D或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小儿肺炎不容忽视
两例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救治体会
聚焦新冠肺炎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