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学生写作水平的思路

2016-06-21左吉军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写作水平思路提升

【摘 要】阐述提高少数民族聚居区学生写作水平的思路:养成三个好习惯(培养说普通话的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写日记的习惯);学会议论文基本写法—“五段式”和“六段式”;拓展视野,积累素材。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全面系统的作文强化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提升 写作水平 思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B-0117-02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跟其他地区的学生不同,这些学生普遍以本民族的语言来进行交流,极少用汉语来进行交流,讲普通话比较困难。虽然学生在学习中用的是通用教材,写的是汉字,但在语言思维上用的却不是汉语思维。有的小学和初中,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直接用本民族的语言来授课。由此,少数民族地区的的中学生在语文写作上往往比较困难。因此,笔者针对实际,采用针对性的方法来进行教学。现将此法阐述于此,以求得大方之家的指点。

一、少数民族聚居区学生的基本情况

隆林各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占的比例为80%左右,在16个乡镇中,只有隆或、天生桥、桠杈几个乡镇汉民族比较多,沙梨、扁牙、者保、岩茶等乡镇是壮民族聚居区,德峨是苗族、彝族聚居区。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少数民族教师占了相当大比例,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

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周围人都习惯用本民族语言思维和交流这一语言环境的影响,这些地方的学生学汉语就如学英语(只是在课堂学,而在平时都不用汉语思维和交流)一样。因为周围绝大多数是本民族学生,故他们平常基本不愿说或者不好意思说汉语;另外,少数民族教师相对较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他们通常也用当地主体民族的语言来教学。这样,学生学习和实践汉语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不要说用汉语写作,相当一部分学生就连平时用汉语来进行交流都不是十分顺畅。

这些学生,在刚进入高中时,写作水平相对来说都比较低。作文中考平均分都在30分左右。因此,笔者采取了一系列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措施,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培养良好习惯,教会作文技巧

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结合实际,笔者主要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教会作文技巧方面入手。

(一)养成三个好习惯

1.培养说普通话的习惯

为学生创设用普通话交流的情景,让学生养成用汉语言思维、交流的习惯。

首先,在入学或是每个学期开学初安排宿舍的时候,笔者有意识地让不同民族的学生杂居,特别是对那些不善言谈、说汉语较困难的学生,更是有意安排他们到汉族同学较多的宿舍,让他们在汉语环境中进行频繁的对话和交流。通过听说训练这部分学生的汉语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其次,为了鼓励学生与老师交流的时候使用普通话,与科任教师达成共识,在与学生交流时尽可能用普通话。要求学生在班上开总结会或是组织其他活动时,也用普通话。经过一两个学期的锻炼,学生的汉语表达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建立“班级图书角”和订阅报刊及到图书室借阅图书的方式,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有书可读。成立课外阅读小组,由各组制订好学年读书计划,然后按时检查本组成员的阅读情况,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阅读心得。由于经常读,时时说,不断地重复那些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语句,久而久之,学生在写作时就自然进入一种汉语思维状态。

3.培养写日记的习惯

能听、会说,不见得就写得好。因为,说是短暂的思维,而写则是一个相对清晰连贯的思维过程。刚开始时,学生可能不会写,也不知道要写些什么。所以,如何要求并指导学生坚持写日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开始一二个学期,让学生自由写,想到什么写什么,文章可长可短。每一二周,笔者就从写得好的学生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日记来范读。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日记虽没有文采,但有一种积极上进的思想的;二是日记充满了真情实感的;三是日记写得充满激情文采飞扬的。此外还要兼顾全体学生,因为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得到老师的肯定。通过写,发现不足;通过“读”,来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长期坚持下去,学生语言表达越来越流畅,思路也越来越清晰。比如,某班的甲、乙两同学,刚进入高中时,连汉话都说不流利,更不用说写作了,第一个学期下来,每次语文考试作文都是留空,但经过一个学期不间断写日记,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如某班的丙同学,第一次写《家》这篇命题日记时只有这么几句话:“我对我的家没有什么可说的,这不怪我,只能怪我的家。”可是听我范读其他同学的文章后,再写,就变成:“听老师读了其他同学的文章后,我才发觉其实我的家也很温暖,比如,每晚……父亲都在家看着电视等我回家,当我一洗漱完进入房间,他就马上关掉电视,还有……”

这部分同学之所以取得这样明显的进步,就是坚持不懈写日记的结果。

(二)学会议论文基本写法——“五段式”和“六段式”

常见的作文结构犹如普通民房的图纸,任何建筑师在建设房子之前,总要先有一张图纸(至少心里面要有一张图纸),不可能想到哪建到哪。学生作文也一样,在写之前要先有一个总的构思,而这总的构思,就是作文的纲要。平时学会些章法,在一些人看来,是不值得提倡的。因为大家认为,对中小学生,不应该用一些框框条条去限制他们的思维。但是,我们也知道,就像无论汽车怎么变,都会有四个轮子;无论飞机是哪种型号,都少不了机翼一样;任何一篇文章,有些基本的东西是无法改变的。作文,特别是议论文,都少不了论点、论据,都会有一个论证的过程。所以,笔者认为,在指导学生作文特别是写议论文的时候,教会学生一些常见议论文的基本格式,很有必要。

笔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议论文的基本写法,其中有“五段式”和“六段式”。

所谓“五段式”。就是全文安排五段,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要求明确、简洁,中间三段把中心论点分解成三个分论点来展开;展开时注意四个环节:首先要提出分论点,然后对这个分论点进行论证,用事实论据来阐述,最后引申挖掘,将前面几个环节归结起来,引申到抽象的规律性,挖掘出事物的普遍性。最后一段,也就是第五段作总结。这种模式也叫“五段三分四环节”式。

还有一种“六段式”,全文分为六个段,第一段提出论点;第二段“详例剖析,叙议结合”;第三段“略例排比,形成气势”;第四段“正反对比,凸现中心”;第五段“辨证分析,立论周全”;第六段“联系实际,结尾升华”。六步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无啰唆拖沓之嫌,且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强。学生掌握后,可以有效地克服写议论文中出现的内容空乏的毛病。

我们教学生学会这些常见作文模式,反复训练这些模式,并不是要求学生只用这种模式作文,而是在学生连基本的写作模式都没有掌握的情况下,先学会这些基本的写作模式。当学生写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后,水到渠成,自然就会根据作文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表达手法。

(三)拓展视野 积累素材

由于学生学习时间安排比较紧,很难有时间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而阅读面不广,见识不够多,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就很困难。如果让学生学会或是有意识地从课本或生活中提取写作材料,拓展视野,积累素材,那么就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的材料,我们就可以用在很多方面:首先,可以用在“爱国”这一主题,文中的烛之武,虽然对郑伯长期没有重用他心有怨言,可是当秦晋两个大国攻打郑国,祖国危在旦夕时,他还是“夜缒而出”,凭着自己的胆识和三寸不烂之舌,说退秦军,逼退晋军,让祖国转危为安。其次,可以用在“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方面,当郑伯听了烛之武“今老矣,无能为也矣”的怨言时,能够当面承认自己错误,“吾不能早用子,是寡人之过”。也正因为郑伯勇于承认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赢得烛之武的原谅,也才有后来的说退秦师。再次,还可以用在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方面,如果烛之武对秦晋的关系不了解,或了解得不多、不深,那么他就不可能成功离间秦晋关系,从而达到保卫祖国的目的。

教会学生注意积累课文和课外名著名篇中的材料,多角度运用这些材料,就不会在煮“作文”这饭时,有“无米”之叹了。

另外,让学生积极深入社会,深入火热的生活,精心积累生活中点点滴滴细小感人的材料,尤其是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多角度地观察生活,透过现象看本质,拓展思路,紧贴时代,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情实感。

作文有法,又无定法。以上所述,仅是笔者的一孔之见,请诸君不吝赐教,以成就自己的作文教学成功之梦。

【作者简介】左吉军,男,现就职于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林中学。

猜你喜欢

写作水平思路提升
满腹狐疑
展示成果 激发写作欲望 提高写作水平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我的思路我做主
写作,也许成了生活
Pocket 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