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素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6-06-21沈英生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沈英生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历史材料已成为高中历史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历史素材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这是很多教师的共识。不过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不能将材料的作用发挥到极点。本文从图片材料、时事材料、影视材料和故事材料的运用四个层面阐述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好历史素材。

【关键词】高中历史 历史素材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B-0089-02

在高中历史的课本中,每一章每一节都有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历史材料,材料丰富,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这些历史材料既有文字材料,又有图表材料,其中包括大量的历史线索与历史事件,甚至还有一些历史人物简介与故事,这些材料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知识。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习惯,运用材料中包含的信息,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这不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教师的义务。

一、运用图片材料,激发学生历史兴趣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课本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因为只有带着兴趣去学习,才会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活动。而历史兴趣的培养,不是单纯地奖励与竞争这些刺激的形式,历史材料才是引发学生兴趣的最大动力。图片材料作为历史教学中的特殊载体,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图片材料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历史学习当中。

比如在向学生介绍“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内容的时候,笔者就为学生展示了八张图片:第一张图片是具有乐观精神的义和团战士;第二张图片是被损坏的义和团旗帜,已经破烂不堪;第三张图片是外国侵略者正在神态专一地炮轰义和团;第四张图片是八国联军登陆,气焰嚣张,神色得意;第五张图片是八国联军神色得意地坐在我国的皇帝御座上;第六张图片是被八国联军侵略后的北京,断垣残墙,惨不忍睹;第七张图片是八国联军屠杀义和团战士,极其残忍;最后一张是《辛丑条约》签订的情景。学生看到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图片,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帝国主义的残忍,让他们不由自主的产生呼唤和平、增强国力的想法,更加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历史的欲望,达到“课开始,趣味生”的效果。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奋点,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与想象。不过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发性比较强,教师还要加以正确地引导,否则这种自发性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教师要想尽办法将这种自发变成学生的自觉。

二、巧用时事材料,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建立一种以生活为基础,以历史知识为支撑点的教学模块。历史教学中事件虽年代久远,但是大部分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并且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不过据很多教师反映,学生对历史学科并不是很感兴趣,乏味枯燥,没有用处是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评价。现在历史教学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若能将时事材料与历史课堂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必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

比如在教学“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这一课,其中谈到了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政策,笔者就为学生介绍了“9·11恐怖事件”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对这两个事件进行分析对比与讨论,找出两者存在的必然联系。学生听后立即来了精神,都兴致盎然地讨论起来。很快,学生就经过分析总结,得出了结论:恐怖事件的发生,跟美国长期实行霸权主义是有直接关系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问题,根源很深,并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决的。在美国的霸权主义压制下,很多弱小的民族和国家早已怨声载道,但是又对强国无计可施,只有采取极端的措施进行报复。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对以大欺小、飞扬跋扈。可见,通过这一时事材料,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内容与危害,认识到美国政府一定要引以为戒,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历史虽然是对过去事件的分析与描述,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依然可以找到它们的影子。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就是以史为鉴,但是教师要善于追本溯源,实施逆向推理,利用当今的时事热点,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帮助学生巩固历史知识。

三、利用影视材料,激发学生内心情感

近年来,很多影视巨作都是根据相关的历史事件制作的,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将历史知识与科技融为一体,音图并茂、视听兼有,不仅帮助教师改革了课堂模式,还培养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对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学生对历史影视资料的热爱,要远远超出历史课本。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为学生选取合适的历史影视材料,在欣赏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尊重历史的态度。这样,一定会将学生的历史情感激发出来,给高中历史课堂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课堂效果也会变得事半功倍。

比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的时候,让学生通过观看影片《林则徐》,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国殖民者利用外交与武装打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扩大了在中国的鸦片贸易。大量鸦片的涌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中国白银外泄,物价飞涨,影响了清政府的统治。湖广总督林则徐对鸦片深恶痛绝,主张严查禁止,在他上任期间,严禁吸食鸦片。他逮捕烟贩,成就显著,尤其是在虎门销烟的场面,恢弘磅礴,其中饱含爱国主义精神,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目光,震撼了学生的内心。影视资料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深地影响了学生。

可见,优秀的历史影视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对历史课堂产生好感,变得好学、乐学。这不仅可以促进历史教学的发展,还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不过教师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那些篡改历史的三流影视,它是对历史的荼毒,扰乱了历史这汪清水,严重影响学生对历史的辨别能力。

四、巧用故事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高中学生,肩上的使命和任务比较繁重,为了在高考中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即使对历史不感兴趣,学生也会被动学习。在历史学习中,学生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高考。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教师也是如此,为了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掌握更多的知识,死命的教书,不放过每一分每一秒,将知识硬往学生的脑袋里灌。其实这样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历史课堂成为一潭死水,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丝毫活力。如果给学生讲一些历史故事,效果就不一样了。

比如在学习“开辟新航路”的时候,笔者就为学生讲了“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目的是炫耀明朝国威、寻找惠帝和寻求奇珍异宝。郑和七次下西洋,规模非常庞大,随身携带的还有大量的金银和玉器。即使郑和下西洋为中国与东南亚的交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么昂贵的外交真的值得吗?最后,郑和的航海活动不得不终止,原因又是什么呢?当笔者讲到这里的时候,学生开始热烈讨论,有的说统治者只顾自己,不顾百姓。有的说这样的买卖真是亏大了,还有的说航海结束就是因为统治者一手操办……学生在故事中活跃了自己的思维,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历史课堂,不仅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自此,学生不再讨厌历史,而是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不过,教师在利用历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选取有代表意义的,不然对所学内容没有任何的说服力,也不能准确地印证历史事实与结论。同时,历史故事还要有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所以教师要尽量将故事讲得简短、精炼与生动。

总之,丰富多彩的历史素材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选择一些有价值的历史材料,改变历史课堂的呆板与乏味,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教师要利用好这一文化瑰宝,用历史素材去帮助学生学习历史,从而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更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云华.引导学生学会从历史素材中提取历史信息[J].中学教学参考,2014(25)

[2]李民弟.利用历史素材对中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J].文教资料,2006(25)

[3]张建初.给你一支生花妙笔——高考历史素材的活学巧用[J].中国校园文学,2008(9)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