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动态评价研究

2016-06-20吴彦潮赵翠薇

关键词:评价指标低碳经济贵州省

吴彦潮,赵翠薇

(贵州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动态评价研究

吴彦潮,赵翠薇*

(贵州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550001)

摘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对推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2000~2012年统计数据为基础,从经济发展基础、碳排放水平、低碳消费、碳汇水平、低碳生活和低碳响应6个方面构建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近13年,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向好,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数由2000年0.444 7增加到2012年0.670 7,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碳汇水平逐步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人们加大了对能源消费的依赖,但在全省人口总量减少的情况下,人均碳排放量却有所增加。表明全省能源利用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仍存在不足。另外,低碳生活指数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低碳生活水平也待进一步提高。全省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提高技术水平,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综合指数法;贵州省

0引言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2003年,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我们的未来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低碳经济首次被官方提出,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促进能源结构清洁化,从而达到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2]。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领域对低碳经济进行了多角度研究,主要包括: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和可行性分析[3,4]、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方法[5,6]、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我国的启示[7,8]低碳经济和能源消费的关系[9]等。作为实践低碳经济的重要环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也成为研究热点。屈小娥等[2]从低碳产出、低碳排放、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人民生活几个方面比较评价了陕西省2008年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朱守先等[10]建立了人均碳排放、碳生产率和碳能源排放系数3个评价指标,分析2007年吉林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冯碧梅[11]结合湖北省实际,从自然、产业、人文3个方面对湖北省低碳经济发展进行了评价。孙文生等[12]从经济发展、碳排放、环境能源、社会人文4个方面建立指标,评价了2005~2009年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且主要集中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评价,评价区域大多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生态环境相对平稳地区,在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也尚未达成共识。

贵州省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实现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因此,评价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全面的把握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为减缓气候变化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1研究区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现状

近年来,贵州经济较快增长、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总体呈现出第一产业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总体下降,第三产业逐渐升高的趋势。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了对能源的需求,特别是2005年以来,由于经济发展,促进了贵州能源产量的迅速提高,能源产量由2005年的7 957.07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12年的14 932.17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达9.4%。

贵州能源结构单一,在现有能源资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5%。受资源约束的影响,煤炭一直是贵州能源生产主体,占全省一次能源总量的80%以上,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势必会产生较高的碳排放强度。2012年,贵州省单位GDP能耗为1.44吨标准煤/万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9.32个百分点。

在产业能源消费方面,第二产业能源消耗比重一直保持在70%以上,能源消费的部门结构严重不均衡,尤其是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比重过大。2013年全省工业中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总量为5 030.9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总量的87%。因此贵州节能降碳任务十分繁重。

2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2001~2013年《贵州省统计年鉴》、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2013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贵州省统计局《2009~2013年贵州省能源消费情况简析》等。

2.2碳排放量估算

目前,碳排放的计算方法运用较多的有IPCC计算指南法、卡亚公式法[13,14]。在对已有估算方法进行对比的基础上选取聂锐等[15]基于IPAT模型建立的碳排放总量计算方法,IPAT模型是一个被广泛认可的综合反映低碳经济目标下人口、经济、能源、与环境关系的模型[16],该方法用于碳排放计算简洁明了,且能体现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环境负荷[17],公式如下:

(1)

(2)

式中:c表示碳排放强度;C为碳排放总量;G为GDP总量;Ej为j种能源消费量;E为能源消费总量;aj为j种能源结构份额;efj为j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D为能源强度;P为人口数;A为人均GDP。各能源排放采用系数如表1所示,其中,原煤碳排放系数选取部分研究的成果的平均值,其他能源的排放系数均参考《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18,19]。估算结果见表2。

表1 各能源碳排放系数参照表

表2 2000~2012年贵州省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量

2.3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2.3.1建立原则

根据科学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原则[20],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要能够反映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充分体现低碳经济的内涵,综合考虑影响研究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各项因素。通过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体现出指标选取的层次性和系统性,有代表性的选取能够有力支撑上一层次的指标。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尽可能全面的评价研究区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

2.3.2指标选取

从经济发展基础、碳排放水平、低碳消费、碳汇水平、低碳生活和低碳响应六个方面选取20个指标构建了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

表3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C.R<0.1,均满足一致性检验。

2.4研究方法

2.4.1数据标准化处理

由于评价指标性质和量纲不同,因此,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文中选用阀值法(最大最小值法)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式中:X′为标准化后的数据,maxX为该指标中最大值,minX为该指标中最小值。

2.4.2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

利用综合评价指数来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对贵州省2000~2012年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研究。其评价模型为:

3评价结果与分析

利用上述方法,计算得出2000~2012年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各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3.1经济发展基础时序性演变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2年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基础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低碳经济发展基础水平逐年提高。如图1中所示。2000~2004年,全省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全省低碳经济发展基础水平增长较为缓慢;2004~2012年,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低碳经济发展基础水平得到快速发展。2000~2012年,贵州省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18.16%,高于全国水平4.02个百分点,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1.40%,低于全国12.04%的平均水平。表明近13年来,贵州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但随着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和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低于全国水平,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4 2000~2012年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数

2000~2012年贵州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整体提高。其中,2000~2007年,第三产业发展波动较大,发展水平较低。近年来,良好的自然环境使贵州省的旅游服务业的不断壮大,2007~2012年,第三产业对全省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平均达52.12%,其中2008年第三产业贡献率达61.6%。2010年,贵州省提出工业强省战略后,导致当年第三产业比重稍有下降,整体波动不大,为低碳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图1 2000~2012年贵州省经济发展基础指数变化图Fig.1 Basic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ex of Guizhou from 2000~2012

3.2碳排放水平时序性演变分析

在低碳排放指标中通过对平均碳排放系数、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评价,揭示贵州省碳排放量与能源、人口及经济的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2年,贵州省低碳排放水平有较大波动,2000~2002年、2010~2012年低碳排放水平较高。其余年份除2005、2008年稍有回升之外,均较低。如图2所示。在平均碳排放系数、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三个指标中,除碳排放强度水平提升外,碳排放系数和人均碳排放水平有所降低。

平均碳排放系数是指单位能源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量。2000~2012年贵州省平均碳排放系数水平整体降低,在2003~2010年间出现较大幅度波动,2006年达到最低值。究其原因:2003年以前,由于贵州省工业化水平相对落后,能源消费水平较低,能源利用结构差异不明显,全省低碳排放水平较高。2003年后,随着全省经济发展逐步加快,对能源需求不断加大,能源利用结构不合理现象开始凸显。2003~2012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率达7.22%,碳排放总量年均增长率达8.22%。

人均碳排放是碳排放总量与人口总量的比值,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消费模式和人口数量方面。2000~2012年,贵州省人口总量总体呈减少态势,但人均碳排放量由0.83吨/人增加到2.29吨/人,因此,可以看出消费模式对碳排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当生产产品能够满足基本需求时,碳排放量越少,表明消费模式越节约。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对消费过程缺乏合理的引导,导致了贵州省能源消费的浪费。

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生产总值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是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重要依据,可以衡量研究区域经济效益和能源利用效率间的关系。碳排放强度越高表明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依赖程度越高。结果表明:2012年,贵州省碳排放强度由2000年的3.10吨煤/万元降低到1.16吨煤/万元,年均降幅为7.87%。其中,2009年降幅为17.04%,为13年来降幅最大的一年。

图2 2000~2012年贵州省碳排放水平指数变化图Fig.2 Carbon emission level indexes of Guizhou change from 2000~2012

3.3低碳消费时序性演变分析

低碳消费旨在分析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消费状况和能源消费的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近13年来,贵州省低碳消费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2002年,低碳消费水平有所提升。究其原因,2000~2002年,贵州省能源消费水平整体较低,与此同时,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及工业能源消费所占比重逐年降低,导致这一时段消费水平的提升;第二阶段是2002~2008年。低碳消费水平有较大波动。2003年,全省工业能源消费比上一年增长7.9%,能源消费系数由2002年的0.08陡然增长至2.36,使低碳消费水平大幅下落。2006年后,由于工业、生活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降低,低碳消费水平又有所提高;第三阶段为2008~2012年。低碳消费水平持续下降。原因在于: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没有改变,2010年煤炭消费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占90.90%,2008~2012年煤炭消费年均增速为8.92%,仍比全国高3.09个百分点。

如图3所示,2000~2012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工业能源所占消费比重在出现不同程度波动后,发展水平都有所改善。究其原因,由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的加大,使全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水平和工业能源消费比重水平在下降后得以抬升。如2010~2012年,贵州省共淘汰落后产能1 982万吨,能源加工转化效率分别为63.8%、66.8%、69.7%,平均增长率达4.52%;生活能源消费消耗比虽有波动,但整体趋势向好,发展较为平稳。原因在于:近年来,贵州省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使城乡居民消费模式发生改变,由原来高耗能、低产出的消费方式逐步向环保、集约型消费转变,从而减缓了生活能源消费消耗所占比重。从另一方面来看,正因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使能源消耗的诱发作用不断加强,虽然生活能源消耗占能源消耗比重基本不变,但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不断降低,由2000年的1.15吨标准煤/人增加到2012年2.84吨标准煤/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加大了对能源的需求和依赖程度,由于城市化水平较低,低碳技术发展较为落后,资源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

图3 2000~2012年贵州省低碳消费指数变化图Fig.3 Low carbon consumption indexes of Guizhou change from 2000~2012

3.4碳汇水平时序性演变分析

低碳资源主要体现研究区的碳汇情况,碳汇储存量越大,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就越强,对研究区低碳经济发展贡献就越大。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3年贵州省低碳资源水平下降,2003年后有所提升,低碳资源向好发展。如图4所示。2000~2003年低碳资源水平降低是由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减少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水平的降低导致的。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前几年,城市化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环境发展保护意识并不重视,生态环境被破坏后修复力度不够,导致这一时期生态环境的恶化。2002年贵州省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政策,2003年后,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初步显现,2003年森林覆盖率比2002年增长13.2%,到2012年,贵州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7%。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深入和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加强,全省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图4 2000~2012年贵州省碳汇水平指数变化图Fig.4 Level of carbon sink indexs of Guizhou changes from 2000~2012

3.5低碳生活时序性演变分析

低碳生活指标主要表征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对碳的依赖程度。交通、生活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已成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因此,低碳、环保、绿色的生活和出行方式将会给低碳经济的发展增添动力。如图5所示,2000~2012年,贵州省低碳生活水平除2001年出现大幅度下降外,其他年份均有小幅度波动,但整体保持平稳。究其原因,2001年城市燃气普及率下降幅度较大,降幅达25.56%。而后,2007年也有所下降,但对整体发展水平影响不大。2000~2012年,贵州省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呈下降趋势。2007~2012年,贵州省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平均值为4.84台/万人,远远低于全国11.38台/万人的平均水平。尽管贵州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城镇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但相对全国来看,贵州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发展业还有待大力完善。

图5 2000~2012年贵州省低碳生活变化图Fig.5 Low-carbon life in Guizhou changes from 2000~2012

3.6低碳响应时序性分析

低碳响应不仅体现研究区对发展低碳经济所采取的措施,还能够反映研究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水平情况。如图6所示,2000~2012年,贵州省低碳相应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波动,但整体水平明显增强。2006年、2008年和2012年出现3次明显下降。原因在于贵州省这三年环保投入资金比例略小于其它年份。另外,在2000~2012年间,贵州省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012年贵州省完成工业废水治理项目122个,比上一年增长48.8%。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0年的3.1%提高到2012年的83.9%,年均增长率为31.63%,已接近全国水平。2007~2012年,贵州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总计达4 838.75万吨,年均增长率达10.18%。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也逐年增加,2012年处理率达51.6%,较全国84.8%仍有较大差距。

图6 2000~2012年贵州省低碳响应变化图Fig.6 Change of low carbon response in Guizhou Province during 2000~2012

3.7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2000~2012年,综合评价指数由2000年0.444 7提升到2012年0.670 7,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总体提高。研究结果表明,近13年来,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2000~2006年,低碳经济发展处于波动状态。其中,2000、2002和2005年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444 7、0.485 3、0.475 8。究其原因:2000年,贵州省低碳排放和低碳消费指数非别为0.121 5和0.118 8,处于较高水平。2002年,贵州省加大了对环保资金的投入,环保投入资金占GDP的比列达到2.3%,同时,城市生活垃圾无公害化处理率也较2000年和2001年有大幅提升,低碳响应指数为0.101 4,由此拉动了当年低碳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2005年贵州省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升,使低碳经济有了较好的发展基础,这一年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基础指数为0.023 6,为当年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了重要支撑。

2)2007~2012年,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持续增长,实现了低碳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①近年来,贵州省不断加大对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的扶持,先后制定了《贵州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贵州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文件》等文件,为贵州低碳经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②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清洁发展机制,为贵州低碳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储备。但从贵州省发展低碳经济趋势来看,贵州省2012年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为0.670 7,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图7 2000~2012年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变化图Fig.7 Low 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2000~2012 in Guizhou Province

4结论与讨论

1)2000~2012年,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向好,2006年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优化,使得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基础水平不断提升,为今后低碳发展打下了基础。此外,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和生态理念的普及,贵州省拥有较好的碳汇水平,低碳资源水平逐年提高。

2)虽然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逐年提升,但贵州省低碳排放和低碳消费水平较低。人均碳排放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的逐年增加,表明贵州省能源利用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较低。消费方式仍以高耗型能源为主,产业结构和低碳技术水平发展仍需加强。

3)贵州作为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恢复能力较差,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刻不容缓。而贵州又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发展经济仍是未来几年的首要任务。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贵州来说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在未来的发展中,贵州省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鼓励新能源产业运行,加大对清洁能源机制研究,以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ANN P Kinzig,DANIEL M.“National Trajectories of Carbon Emissions : Analysis of Proposals to Foster the Transition to Low-carbon Economy”[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1998,8(3):183-208.

[2] 屈小娥,曹珂.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2):30-35.

[3] 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23(1):43-46.

[4] JHONSTON,D,LOWE,R,BELL,M.“An Exploration of the Tcehnical Feasibility of Achieving CO2Emission Reducation in Excess of 60% Within the UK Housing Stock by the Year 2050”[J].Energy Policy,2005(33):1643-1659.

[5] 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153-160.

[6] 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探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14-19.

[7] 王仕军.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开放导报,2009(5):44-47.

[8] 尹希果,霍婷.国外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9):18-23.

[9] 范德成,王韶华,张伟.低碳经济目标下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科学,2012,34(4):696-703.

[10]朱守先,庄贵阳.基于低碳化视角的东北地区振兴——以吉林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0,32(2):230-234.

[11]冯碧梅.湖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3):54-58.

[12]孙文生,杨洪艳.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33(2):54-57.

[13]翟石艳,王铮,马晓哲,等.区域碳排放的计算——以广东省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6):1543-1551.

[14]霍金炜,杨德刚,唐宏.新疆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与政策建议[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4):435-441.

[15]聂锐,张涛,王迪.基于IPAT模型的江苏省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情景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9):1557-1564.

[16]EHRLICH P R,HOLDRENS J P.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Growth[J].Science,1971,171:1212-1217.

[17]张乐勤,李荣富,陈素平,等.安徽省1995年~2009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子分析及驱动预测-基于STIRPAT模型[J].资源科学,2012,34(2):316-327.

[18]孙赫,梁红梅,常学礼,等.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及其空间关联[J].经济地理,2015,35(3):154-162.

[19]IPCC.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volume[EB/OL].Japan:the Institute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2008[2008-07-20].http://www.ipcc.ch/ipccreports/Methodology-reports.htm.

[20]曹炳汝,谢守红,黎晶晶.长江三角洲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6):159-163.

Dynamic evaluation of low-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in Guizhou province

WU Yanchao,ZHAO Cuiwei*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01,China)

Abstract: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level evaluation is also important to promot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from 2000 year to 2012 year of Guizhou province, build a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6 aspects: economy development foundation, carbon emission levels, low-carbon consumption, carbon sink level, low-carbon living and low-carbon response, with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method evaluate the comprehensive dynamic of the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level. The result showed that: In recent 13 years, Level of low carbon economy of development had been heading for a better one as a whole. Level of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carbon sink are increasing gradually;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00 to 2012, Low -carbon econom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from 0.444 7 to 0.670 7.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people is further rising. Per-capita carbon emissions have increas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reduction of the province's total population. It shows that the energy structure and 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s still insufficient in Guizhou province. In addition, low carbon life index has been in a low level, and the levels of low-carbon life need to be exalted.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re are some things the government should do,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ccelerating economy transformation, improving the tcehnical level.

Key words:Low-carbon economy;evaluation index system;comprehensive index method;Guizhou province

文章编号:1004—5570(2016)02-0019-08

收稿日期:2015-03-08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厅社发攻关项目(黔科合SY字[2013]3168号)

作者简介:吴彦潮(1990-),男,研究方向:低碳发展及土地利用,E-mail:745778788@qq.com. *通讯作者:赵翠薇(1968-),女,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E-mail:zhaocuiwei@sohu.com.

中图分类号:F014.6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评价指标低碳经济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资源型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