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更迭下的平顺龙门寺历代建筑格局推演研究*
2016-06-20王轶楠
陈 蔚 王轶楠
时代更迭下的平顺龙门寺历代建筑格局推演研究*
陈蔚 王轶楠
摘 要平顺龙门寺始建朝代早、修建朝代多、建筑规模大,在同一区域的佛寺建筑当中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对龙门寺的实地调研与测绘,将其建筑组群布局与单体建筑型制与同时代同类型建筑进行对比研究。以时代更迭下建筑格局演变作为轴线,揭示不同时代佛寺建筑格局特征演变的差异,以及龙门寺在不同时代所形成的建筑规模与布局规制,并揭示其历史演化过程中所体现的时代差异与文化价值。
关键词佛寺;山西平顺;晋东南地区;龙门寺;佛寺格局演变
陈蔚, 王轶楠. 时代更迭下的平顺龙门寺历代建筑格局推演研究[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 31(02): 39-4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8529)
陈 蔚: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
王轶楠: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348069826@qq.com
Abstract: Longmen Buddhist Temple is early founded and constructed frequently in many dynasties, and its scale is large. It has higher research value between other Buddhist temple architectures in the same area. This paper makes comparative study of its building group layout and monomer building type with buildings of the same time and same type, through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the Longmen Buddhist Temple. Setting the evolution of architecture pattern affected by the time changing as the axis, the paper reveals the difference of Buddhist temple architecture pattern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times, and the construction scale and layout regulation of Longmen temple in different dynasties, and demonstrates the difference of times and cultural value in its historical evolution process.
0 引 言
自从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近代第一批建筑史学家开始对中国佛寺建筑进行研究,至2000年前后,出现了一些关于中国传统佛寺建筑的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佛教历史方面,并未有典型的针对某一佛寺建筑的沿革及建筑格局的研究。在山西佛寺建筑中,最富盛名的是位于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之中的佛光寺和南禅寺。而同样佛教建筑密布的晋东南地区却缺乏广泛的关注。山西长治所在的晋东南古上党地区是现存宋辽金之前古建筑最多的地方,共有80座,占到全国的半数,其中拥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佛寺建筑。
晋东南地区佛寺建筑众多,受多朝代影响而格局有所改变或修葺、重修的也并不在少数:潞城市原起寺(宋、明、清)、长治县正觉寺(宋、清)、长子县法兴寺(唐、宋、元、明、清)、武乡县大云寺(宋、明、清)、高平市开化寺(宋、金、明、清)等。而龙门寺在此列建筑当中具有受影响时代多(五代、唐、宋、元、明、清)、建筑规模大、始建年代早等特点,因此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针对佛寺建筑格局及演变进行分析研究的也比较丰富。国内的一些建筑史学家所著及学者的学位论文对佛寺建筑及案例进行了概括性的研究[1-8];郭黛姮先生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第3卷宋、辽、金、西夏建筑》[3]以及与徐伯安合著的《平顺龙门寺》[9]对宋代佛寺建筑及龙门寺进行了研究;徐怡涛对晋东南地区的佛寺建筑进行大量的基础研究[10-11];又如赵文斌的《中国佛寺布局演化浅论》[12],孙宗文的《我国佛寺平面布局沿革考》[13]及王维仁的《中国早期寺院配置的形态演变初探:塔·金堂·法堂·阁的建筑形制》[14]则是通过对史料及碑刻资料的整理,对我国佛寺历代布局特征进行梳理。20世纪末至近些年对于平顺龙门寺的理论研究也有一些,但基本上局限于史料的整理及简单分析,并未针对建筑格局的演化进行深入的研究[15-21]。本文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对龙门寺建筑历代建筑格局以时间轴进行推演,并同各个朝代的同时期佛寺建筑进行对比分析,力图挖掘出佛寺演变的背景及原因,总结出建筑的时代演化规律,并对当代佛寺建筑提供借鉴。
1 佛寺演变
1.1 初步引入
自东汉时期印度佛教概念传到我国,佛寺这一在我国建筑史中产生重要影响的建筑形式开始出现。在早期,印度佛教的活动方式从流动化传教转为固定的宣讲,始出现“精舍”[22]。因东汉最早传入国内的佛教并没有形成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暂将佛教使者及活动场所定于“寺”①,即出现了中国官衙建筑型制,其布局以印度大乘佛教为基础,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
1.2 初步快速发展
北魏时期形成了塔殿结合的佛寺布局形式,“舍宅为寺”现象开始出现,不仅在国内传播,还随后传到日本,洛阳永宁寺[23]和日本飞鸟时期的飞鸟寺[24]即为实例[22]。
隋唐时期因统治阶层祭祀活动的需要及宗教崇拜,大量修建佛寺,出现了大型的佛寺格局,从单一的塔殿布局转变为廊院殿堂组成的院落布局,主要轴线两侧已出现对峙的配殿(传统佛教建筑基本均为南北轴线贯穿,因此配殿常为东、西配殿)。在这个时期“以塔为中心”逐渐转为“由佛殿为中心”,至晚唐大量佛寺均未有佛塔的配置(图1)。
图1 佛寺典型格局演变示意图1 Fig.1 typical pattern evolution of Buddhist temple configuration 1
1.3 定制及发展
宋代因统治更迭与时局动荡的原因,佛教崇拜已从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民间宗教信仰。汉传佛教的丛林法则②也逐渐成熟,而伽蓝七堂③这一说法也佐证这一时期的佛寺建筑已有较为成熟的规制。建筑围绕中轴布局,佛殿作为佛寺的中心,其余功能的建筑周列其四周,形成简单的序列:山门—佛殿—法堂。
明清时期,院落布局得到继续发展,整体格局更为规整,以佛殿为中心点布置,法堂仍然作为寺院的重要部分,坐落于中轴线的末端。出现了大量其他辅助功能的建筑,位于中轴线两侧的院落,形成多个院落的组合(图2)。
图2 佛寺典型格局演变示意图2 Fig.2 typical pattern evolution of Buddhist temple configuration 2
佛教传入汉地后逐渐形成“佛法僧”的佛教思想体系,现在所看到的寺院格局基本上围绕佛法僧三宝而形成佛教文化组团形式(图3)。在宋代所谓“伽蓝之制”出现后,佛教寺院的建筑功能,包括寺院整体的布局模式都是紧紧围绕着佛、法、僧这三个基本要求的。从轴线布置来分析,基本模式可以自前至后分为三级,第一级最为常见的中轴佛殿排列顺序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殿(常位于法堂一侧);第二级为钟鼓楼左右分布在轴线两侧,还有文殊殿、普贤殿、禅堂、经堂等;第三级一般分布于左右偏院的是斋堂、僧舍、方丈院、库房等。
至此,中国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形成以中轴对成为主,二至三进院落居多,两侧辅以一进院落,以统一的传统建筑形式构成功能不一的殿、堂等,以主要的宗教祭祀功能为中心,其他辅助功能围绕中心进行,功能分区及组织流线清晰(表1)。
2 龙门寺——山林瑰宝
龙门寺原名法华寺,又名惠日院,在平顺县东北65km的石城镇源头村西北隅。山峦耸峙,峭壁如削,谷内夹石凸起,形如龙首,故曰龙门山,寺建于此,初名法华寺,后因山得名,至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赐额龙门寺。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门寺内松柏掩映,现存五代至明清古建数十座。全寺现三进院落,坐东北向西南,东西宽约65m,南北长约78m,占地约5070m2。因其位于山林之中,周围植被茂密,山谷环抱,寺院中建筑各依山势,阶梯分布,属于典型的山林佛寺(图4)。
图3 “佛法僧”系统建筑配置示意图Fig.3 configuration diagram of “Buddha-Dharma-Sangha” system building
图4 龙门寺鸟瞰图Fig.4 a bird's-eye view of Longmen Buddhist Temple
表1 佛寺发展与演变表Tab.1 buddhist templ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table
2.1 历史沿革
根据大量的史实史料、碑刻资料以及石刻壁画所载,从北齐天保元年释法聪隐居至龙门山,因其“善弭虎害、祈雨泽,人呼为神僧”[25]被文宣帝召见而敕建寺。至后唐930年、935年开始有建筑建设记录,此时仍称龙门寺。宋太平兴国八年即983年,因大规模建设之后“更龙门为惠日禅院之名”[25]。而在清嘉庆之后,重新改回龙门寺之名。而法华寺的名称,仅存在于志书及碑刻关于建设的叙述中,并无直接的碑刻说明其曾用此名(表2)。
2.2 寺院总体格局
经过考证,龙门寺的中线可分为4进院落(现存仅3进),由南向北依次有原山门(遗址)、金刚殿(遗址)、东西碑亭(遗址)、天王殿(现山门)、东西配殿、大雄宝殿(正殿)、燃灯佛殿(后殿)、千佛阁(遗址)。西侧配以碑亭、廊庞、观音殿、迎蓝殿及厢房等建筑(图5)。
西线分为5座院落,后三院均为四合院形成,前两院因地势而建,排列不尽规整。这些建筑多为清代晚期或民国年间重修,用作僧舍和库房。
东线为三进院,主要建筑有圣僧堂、水陆殿、禅堂、僧舍等附属建筑,多为明末清初所建。
从总体的建筑分析,龙门寺可划分为三轴六院。从入口延伸的中轴线承担着寺院的主要功能,山门引导—佛殿—法堂—千佛阁遗址,此中轴线依次向上,功能从外至内。其中形成三进四面围合的院落空间,从中轴院落向两侧垂直发散,形成三个由辅助建筑组成的围合空间,此为六院。
2.3 佛寺单体建筑
西配殿(观音殿)年代及形制最古,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平面为长方形,单檐悬山顶。屋顶平缓,结构简朴,唐代建筑风格显著(图6)。后唐同光三年,进入五代只有18年,主持营建者及匠师仍为唐代人士,建殿规格与工匠手法,必然遵循唐代规制。殿宇虽然不大,建年确切,形制稀有,是我国现存唐至五代时期悬山顶建筑的唯一实例④。
图5 龙门寺现状总平面图Fig.5 site-plan of current Longmen Temple
表2 龙门寺发展与演变表Tab.2 buddhist templ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table
大雄宝殿年代次之,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重构。面宽、进深各三间,六架椽,平面为正方形,单檐九脊殿式屋顶(歇山顶),台基较高,殿前无月台,前后檐当心间置隔扇门,前檐两次间设窗,殿内明间前后穿通(图7)。栱枋用材已完全规格化,符合宋制。殿顶琉璃吻兽为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烧造。
山门(天王殿)第三,三开间,四架椽屋,悬山式屋顶,平面呈长方形(图8)。从其现存结构看,虽经后人补修,但柱额、梁架、斗栱、槫枋等,仍为金代遗构。门侧廊庑,比例较矮,手法苍古,与山门同为金代所建。
燃灯佛殿第四,是位于中轴线上的第三座殿,坐南朝北、三开间、悬山顶。梁桥断面用材随意,不拘一格,结构形制不受宋、金之制约,应为元代遗作(图9)。梁架构件多为园木稍作加工后即使用,断面极不规则,这也是长治地区诸多元代建筑普遍做法(表3-4)。
其余配殿、禅院等,皆明清重建,寺院布局,基本上还保留着宋代布局特点。
图6 西配殿正立面Fig.6 front elevation of the west wind-room
图7 大雄宝殿正立面图Fig.7 front elevation of the main hall
图8 天王殿正立面Fig.8 front elevation of the Tianwang Hall
图9 燃灯佛殿正立面Fig.9 front elevation of Randeng Buddha Hall
表3 龙门寺建筑规模建制年代对比表Tab.3 Longmen temple architectural scale correlation
3 格局演变
龙门寺自北齐创立以来,历经多个朝代的修建修葺,现存建筑均有不同年代的始建基础痕迹,体现出不同时代的佛寺建筑的技术及工艺上的差异及区别。现根据龙门寺内及所在地区县志资料,对龙门寺的总体格局及建筑始建、修葺信息进行梳理。
3.1 五代后唐时期——孤例之殇
“五代后唐长兴元年(930年)造像碑”所记载信息:“盖堂殿宇(现大雄宝殿位置)一间”应当是在北齐至后唐时期无资料显示时期之后的第一次重新建设的证据。此次修建的佛殿因在后唐时期,其建筑规制如柱距、立面整体尺度及建造工艺应当与唐代并无太大差异。但因其修建位置于现大雄宝殿所在位置,而大雄宝殿现被考证为北宋年间重建,所以并无法确认其与之前型制的区别。
在之后的第五年的“五代后汉乾祷三年(950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所载:“共修盖观音菩萨堂(现存西配殿)一座并石像三事兼门楼”,此观音菩萨堂即为目前龙门寺之最古的西侧配殿,且其悬山型制为唐至五代之唯一实例,弥足珍贵,它弥补了大雄宝殿非唐制的遗憾,西配殿整体的建筑特征及粗犷的工艺无不显示其唐代的遗风。“(西配殿)除驼峰和侏儒柱外,其他构件形式和制作手法,与南禅寺大殿诸多相仿”,“脊部平梁上增驼峰及侏儒柱,乃五代新构,开平梁上置驼峰、侏儒柱之先河”[26]。
而此时的龙门寺因位于深山之中,还未得以大规模建设,其规模仅是一进院落的规模。但它已经属于晚唐的规制,并无佛塔处于轴线序列之中。
3.2 宋朝——山林之势
龙门寺在宋朝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根据“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敕赐天台山惠日禅院》”记载:(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殿阁房舍百十余间,圣像五百余尊,已经达到现存规模。而宋朝佛寺格局的规制基本按照中轴左右对称布置,全寺建筑依照中心殿堂布局,至宋末禅堂成为佛寺中心。这个时期的龙门寺不仅大雄宝殿得以重建(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且三进院落得到全面完善,第一进院落东西配殿得以对称配置。大雄宝殿后燃灯佛殿所在的第二进院落同样也形成完善的围合空间。根据资料显示,此时第三进院落后端的千佛阁也已修建完成,形成完整的三个院落的轴线序列。由寺院前侧的山门及金刚殿遗址可发现,在当时并未使用天王殿作为其第一进山门,而其余侧院的辅助建筑、僧寮建筑及钟、鼓楼均已建设完成(图10)。
图10 龙门寺格局演变示意图1 Fig.10 pattern evolution of Longmen Templec configuration 1
3.3 元末——覆没
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重修惠日院记》所载:“忽罹兵燹,惟石柱、碑座、正殿并东西两殿及三门存焉,余诸房舍悉数被灰烬矣”。遭此战乱,龙门寺的整体格局遭到严重破坏,自第二进院落之后的建筑悉数尽毁,仅存现在仍保持五代风貌的西配殿及宋代风貌大雄宝殿,以及天王殿(现山门)。至此时,战乱遗留的建筑仅存第一进院落之前的建筑。因元代属非汉族阶层统治等原因,元代佛寺建筑型制的发展并未与宋代有太大差异,在遭受战乱时龙门寺应当仍保持着宋代沿袭下来的整体格局。
3.4 明清——涅槃
明清时期大量汉地佛寺重修重建,其主要特征为确立了佛寺中轴及各建筑围合的方式,主院及侧院配殿、偏殿增加,出现多条轴线并存或多个院落的布置方式。自明代正统时期开始,龙门寺也开始大规模地重建,后两进院落得到重新建设,并在侧院增加了院落及附属建筑,以适应当时新增的宗教活动需求。龙门寺的整体三进院落在明清时期得以重新展现,体现出明清时期多进院落并列配置的佛寺建筑格局特征(图11)。
根据现有龙门寺现状测绘调查,原山门、金刚殿及千佛阁均仅剩遗迹可察,实足可惜之处。
图11 龙门寺格局演变示意图2 Fig.11 pattern evolution of Longmen Temple configuration 2
4 结 语
龙门寺规模虽然不大,但建筑布局完整,寺内保存着五代后唐以来的历代建筑遗产,组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木构建筑博物馆,不同时期的建筑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结构和工艺,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建造技术水平,其建筑格局遵循中国佛寺建筑的典型演变模式。
这座集六朝建筑为一寺的大型佛教寺院生动展示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演变过程。通过对龙门寺整体建筑格局在历朝历代不同历史环境下的演变推演,对照所存历史资料,不仅展现出宗教及地域文化的发展,且从龙门寺的生存反映了不同时代中统治阶层、民间群众、佛寺僧人三者间的信仰、生活联系。此次建筑格局演变研究不仅仅是对传统建筑的历史因素等进行深层挖局,同样也是对当今传统建筑创作提供思路,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与继承传统,弘扬民族文化,从传统思路及宗教层面对佛寺寺院发展进行新的创作而提供借鉴。
注释:
① 寺:古代官署名,太常: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鸿胪:略同于现代的礼宾司。宋代高承《事物纪原》曰“初止鸿胪寺,遂取寺名,置白马寺,即僧寺之始也”。
② 丛林制度为汉传佛教的僧团制度,进而延伸为汉传寺院的制度。“丛林”梵语“贫婆那”,指挂单接众可以安僧办道的大寺院,许多僧众合聚共住一处,犹如大树丛丛聚处,得名丛林。丛林制度,最初只有方丈、法堂、僧堂和寮舍。以住持为一众之主,非高其位则其道不严,故尊为长老,居于方丈。不立佛殿,唯建法堂(后世乃立佛殿)。
③ 根据《中国当代汉地佛教建筑研究》, 中国近代研究佛寺建筑的专家可能受到日本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等人的影响,将“伽蓝七堂”认定为中国宋代形成的佛寺格局规制。
④ 中国现存五代时期建筑仅有九座,这是其中之一。现存最古老的悬山顶建筑,是现存悬山顶之祖。
参考文献:
[1] 张驭寰. 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讲座[M].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8.
[2] 张驭寰. 山西佛寺初析[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11.
[3] 郭黛妲.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三卷):宋、辽、金、西夏建筑[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4] 柴泽俊. 柴泽俊古建筑文集[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0.
[5] 韦然. 佛教建筑——佛陀香火塔寺窟[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6] 袁牧. 中国当代汉地佛教建筑研究[D]. 北京: 清华大学, 2008.
[7] 申宇. 山西佛寺建筑空间形态分析[D]. 太原: 太原理工大学, 2008.
[8] 漆山. 学修体系思想下的我国现代佛寺空间格局研究[D].北京: 清华大学, 2011.
[9] 郭黛妲, 徐伯安. 平顺龙门寺. 科技史文集(第5辑)[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
[10] 张梦遥, 徐怡涛. 宋至民国时期山西万荣稷王庙建筑格局研究[J].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5(03): 22-23.
[11] 徐怡涛, 苏林. 山西长子慈林镇布村玉皇庙[J]. 文物, 2009(06): 87-96, 98.
[12] 赵文斌. 中国佛寺布局演化浅论[J]. 华中建筑, 1998(01): 116-118.
[13] 孙宗文. 我国佛寺平面布局沿革考[J]. 法音, 1985(02): 12-14.
[14] 王维仁, 徐翥. 中国早期寺院配置的形态演变初探:塔·金堂·法堂·阁的建筑形制[J]. 南方建筑, 2011(04): 39-49.
[14] 岳树明. 八宝龙门寺[J]. 沧桑, 1997(01): 55-56.
[15] 岳树明. 六朝建筑集一寺,全国仅存独一例,故乡的“八宝龙门寺”[J]. 城乡建设, 1996(02): 39-40.
[16] 冯冬青. 龙门寺保护规划[J]. 古建园林技术, 1994(01): 32-39.
[17] 马吉宽. 平顺龙门寺大雄宝殿勘察报告[J].文物世界, 1992(04): 22-28.
[18] 宋文强. 平顺龙门寺历史沿革考[J]. 文物世界, 2010(03): 52-57.
[19] 马晓, 张晓明. 平顺龙门寺深山里的古建博物馆[J]. 中国文化遗产, 2010(02): 38-43.
[20] 宋文强. 中国古代建筑修缮“修旧如旧”的范例:由平顺县龙门寺《重修天王殿记》碑载述谈起[J]. 文物世界, 2011(01): 65-66.
[21] 杜季月. 20个中国汉传佛寺的平面布局研究[D].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22] 石媛媛. 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的佛寺建筑[D]. 济南: 山东大学, 2008.
[23] 刘茜. 从佛寺布局看日本建筑的非对称性[J].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2(04): 55-56.
[24] 宋文强. 平顺龙门寺历史沿革考[J]. 文物世界, 2010(03): 52-57.
[25] 孙宗文. 我国佛寺平面布局沿革考[J]. 法音, 1985(02): 12-14.
[26] 陈蔚, 张曦. 四川康区藏传佛教惠远寺的汉地建筑风格探析[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 29(06): 64-69.
图表来源:
图1-3、5、10-11:作者绘制
图4:整理自网络http://www.likefar.com/ route/6745/
图6-9:作者拍摄
表1-4:作者绘制
(编辑:曾引)
Architecture Pattern Evolution Deduction Study of Longmen Buddhist Temple Under the Dynasties of Time Change
CHEN Wei, WANG Yinan
Keywords:Buddhist Temple; Pingshun County in Shanxi Province; Southeastern Shanxi; Longmen Buddhist Temple; Evolution of Buddhist Temple Pattern
中图分类号TU-098.3
文献标识码B
文 章 编 号2095-6304(2016)02-0039-07
DOI:10.13791/j.cnki.hsfwest.20160209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201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