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南京佛寺的选址与景观风貌特征
2021-09-09许浩朱笑禾杜丙旭
许浩 朱笑禾 杜丙旭
摘 要:明代是南京佛寺发展的鼎盛时期,佛寺数量众多,佛教文化繁荣。本文以明代葛寅亮所著《金陵梵刹志》为基础,结合其他史料,深入分析明代南京佛寺的选址与景观风貌特征。明代南京佛寺选址多集中于“山林地”和“城市地”,部分位于“河湖地”。其中,建于“山林地”的佛寺多集中于钟山、牛首山和雨花台,建于“城市地”的佛寺多集中于内城片区、外城南部和东部片区,建于“河湖地”的佛寺多集中于青溪、内秦淮河及玄武湖周边。明代南京佛寺的建筑布局基本定型,具备汉传佛寺布局的一般特征,即以一条中轴线贯穿整个佛寺,中轴线两侧建筑对称设置,且该时期皇家敕建的大刹规格极高,建筑类型最为完备。明代南京佛寺景观风貌的形成与佛寺内部空间的功能、外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佛寺内部空间格局由“礼拜祭祀”“讲经传法”“生活起居”三大功能决定,形成前导空间、朝拜空间、研修空间和生活空间,通过山门、影壁、院墙、廊、庑、植物等进行联结与分隔;同时,佛寺与南京的山、水、城市之景相融合,形成不同特色的景观风貌。
关键词:明代;南京;佛寺;选址;景观风貌
DOI:10.16397/j.cnki.1671-1165.2021021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南京历史悠久,佛教文化繁荣。文献中所见的最早佛寺是建于东吴时期的建初寺,而后经历南朝的迅速发展,隋唐宋元的衰落与复兴,南京佛寺在明代迎来了 “黄金时代”[1]。目前对南京佛寺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现代佛寺的建筑、景观要素及佛教文化的研究[2-4],对明代南京佛寺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对当时佛寺建造背景、僧侣情况、寺院经济等的概述[5],或是对佛寺建筑形制的研究[6]。本文通过对南京文献和图像史料的收集和整理,深入分析明代南京佛寺的选址与景观风貌,探索南京古代佛寺的景观艺术,以期为南京佛寺的景观营造及文化传承提供借鉴。
一、明代南京佛教的发展
东吴时期建成的建初寺,是南京地区有记载的最早的佛寺。南朝时期,金陵佛寺林立,皇家士族、文人学者多崇信佛教,尤以梁武帝萧衍为最,他亲建佛寺,还数次舍身出家,被称作“皇帝菩萨”。隋唐时期,全国政治中心北移,唐武宗实行灭佛政策,使南京佛教遭受重创。南唐时期,南京作为都城,君王尊崇佛教,高僧文益于清凉寺创“法眼宗”,求学者众多。宋元时期,禅宗兴盛,南京佛教进一步发展。[7]4-14
明初南京是全国的都城,也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由于明太祖出身于沙弥,洞悉佛教对巩固政权的作用,于是在南京扩建、重建、新建了一大批寺院,还在天界寺设善世院,命僧慧昙管领佛教,后又仿宋制设中央机构“僧录司”,由六部中的礼部分管。各府州县也分别设僧纲司、僧正司、僧会司,掌管佛教事务。同时,佛教大藏经《永乐南藏》的印刷传播,使得南京成为全国佛经传播的中心。禅宗、净土宗、天台宗等领袖也集聚南京,讲经弘法。南京佛寺和僧人的数量大增,高僧的地位也进一步提升,南京佛寺的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8]
二、明代南京佛寺的选址
明代是南京建城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城市范围不仅包含了六朝、南唐的宫城,还北拓至狮子山,又在其东部填埋大半个燕雀湖,并在其上建皇城和宫城。[9]明代南京的城垣体系由4层城墙组成,由里向外依次为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层层屏障保护王朝的统治中心。[10]此时的南京城西临长江,北依幕府山、燕子矶,东临钟山,南接牛首山、祖堂山,城内还有鸡笼山、玄武湖、秦淮河等,不仅尽据山川之胜,也尽享河湖之便。[11]在明太祖推崇下,大量佛寺新建或者择址重建。
选址对佛寺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明代葛寅亮所著《金陵梵刹志》及其他相关志书,梳理明代佛寺选址情况(表1),按照选址地点与环境不同,大致分为“山林地”“河湖地”和“城市地”三类,并且依据文献资料绘制明代南京佛寺选址分布图(图1)。立寺于山,可借山川形势;立寺于水,可占极佳观赏面;立寺于市,可享旺盛香火。
明代南京佛寺选址主要分布于“山林地”和“城市地”,部分位于“河湖地”。
位于“山林地”的佛寺主要集中于钟山、牛首山和雨花台,在天竺山、梅冈、摄山、鸡笼山、幕府山等也有分布。钟山位于内城以东,雨花台、牛首山位于内城以南,这些山体均距居民区较近,有利于人们日常礼佛活动;且风景优美、林木繁茂,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良好的建寺条件,自南朝起它们便成为寺院建造的首选之地,明代仍为主要的寺院集聚之所。
位于“城市地”的佛寺主要分布于内城片区以及外城南部和东部片区。
内城片区佛寺数量众多,主要集中于大市街以北区域及大市街以南至聚宝门间的区域。前者为官宦聚居地,距皇城较近;后者是明代南京城主要的居民区及地方衙署区,且该区域中的内秦淮河两侧市、坊密集,手工业、商业发达,还是著名的歌舞娱乐之所。[12]65-70
外城南部片区佛寺数量最多,分布也最为紧密,主要集中于聚宝门以南至雨花台一带。该片区是与内城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区,人口集聚程度高,行、坊、市众多,商业贸易频繁[12]74-77;且该片区自明初就受到了统治者的青睐,新建了大量佛寺,修复了一些原有的佛寺,并营建了举世闻名的大报恩寺。外城东部片区的佛寺主要分布于上方门、高桥门、沧波门、麒麟门内的地区,该片区的佛寺大多是在原寺基址上改建或者重建的,少有择址新建的佛寺。
由于受自然环境和军事防御功能的影响,外城北部及西部片区佛寺较少。外城北部片区地域辽阔,山脉绵延,有狮子山、幕府山、观音山等,人口集聚程度不高,明代以前该片区佛寺数量极少。明初,明太祖在南唐江宁府城的基础上向西、北扩建南京城,緊依长江,以适应江防的需要,在幕府山和观音山至内城之间的区域也陆续兴建了一些寺院。外城西部片区临江,地狭人稀,故佛寺数量相对而言最少,主要集中在卢龙山附近和南部三山门外。
位于“河湖地”的佛寺大多分布于青溪、内秦淮河及玄武湖周边。青溪和内秦淮河均位于内城南部,玄武湖紧邻内城。这些河湖周边人口稠密,且历史人文气息浓厚,为建寺佳处。
三、明代南京佛寺的建筑布局
傅熹年在《中国早期佛教建筑布局演变及殿内像设的布置》一文中说:“佛寺中国化的特点就是由以佛塔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佛殿为中心,向着中国传统宫殿、贵邸的形式发展。”[13]南京佛寺建筑布局也遵循这样的规律,自东吴起逐渐形成相对完整固定的模式。
明代葛寅亮在《金陵梵刹志》中将佛寺分为四个等级:大刹、次大剎、中刹和小刹。[14]93-629其中,大刹主要为皇家敕建,规模最大,建筑类型最为完备,最接近于宫殿的布局模式。本文以明代金陵三大刹灵谷寺、天界寺和大报恩寺为例,具体分析佛寺的建筑布局。
(一)灵谷寺的建筑布局
灵谷寺位于钟山独龙阜玩珠峰下,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十四年(515年),宋代有所扩张,元代遭火灾毁坏后重建。明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在钟山东南重建寺院,赐额“灵谷禅寺”[7]68-71。明代葛寅亮在《金陵梵刹志》卷三中描述灵谷寺景观曰:“山门敕书‘第一禅林……可五里许,有放生池,植荷其内。历金刚、天王二殿,为无量殿,纯卺空构,不施寸木。次为五方殿,已圮,今拟重建。又次为大法堂及律堂,而宝公塔岿然在焉。左为法台基。台后引八功德水,迂萦九曲。右为方丈……又右为禅堂。右之前,为左、右方丈及公塾、库司。今无量殿、围墙、禅律二堂、方丈、公塾皆涴新严葺,不失壮观。”[14]93-98
《金陵梵刹志》中的寺图展现了灵谷寺的建筑布局。佛寺最南部为山门,山门后为假山和半月形放生池,池后建筑分为三路。中路中轴线上依次为金刚殿、天王殿、无量殿、五方殿基、法堂、律堂,四周廊庑围合形成前后两进院落。五方殿左侧为轮藏殿,右侧为大悲殿。律堂后为宝公塔。金刚殿开有三门洞,两侧伸出八字形影壁,与隔墙相接,两边分别开有一座便门。律堂东侧有法台基,台前为琵琶街,台后为曲折萦绕的水渠,渠内为八功德水。律堂西为方丈室,再西侧为禅堂,另有库司、公塾等(图2)。
(二)天界寺的建筑布局
天界寺背倚凤山而建,始建于元天历元年(1328年),名“大龙翔集庆寺”,冠绝众寺。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名为“大天界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大天界寺毁于火灾,明太祖下令将其迁往聚宝门外重建,赐寺额“天界善世”,通常称之为“天界寺”[7]100-103。《金陵梵刹志》卷十六中描述天界寺建筑布局曰:“其大殿曰大觉之殿,后殿曰五方调御之殿,居僧以致其道者曰禅宗海会之堂,居师以尊其道者曰传法正宗之堂,师弟子之所警发辩证者曰雷音之堂,法宝之储曰龙藏,治食之处曰香积,鼓钟之宣,金谷之委,各有其所。缭以垣庑,辟之三门,而佛菩萨天人之像设,缨盖床座严饰之具,华灯音乐之奉,与凡所宜有者,皆致精备,以称上意焉。”[14]321-325
《金陵梵刹志》中的寺图描绘了天界寺内部空间营造。佛寺最南部为金刚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开三门,金刚殿两侧各有一座影壁,茶庵和井亭位于影壁旁。佛寺内主要殿宇沿轴线布局。正殿建于高大的台基上,四周围合以廊庑,形成独立回院。佛寺空间布局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轴线上依次为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僧录司和毗卢阁,中轴线上的建筑体量较大且通过台阶依次抬高,最北端的毗卢阁面阔七楹,高两层,气宇轩昂。中轴线东侧有方丈室、观音殿、伽蓝殿、库司,西侧有方丈室、祖师殿、钟楼、禅堂,轮藏殿,东西两侧建筑对称布置(图3)。
(三)大报恩寺的建筑布局
大报恩寺位于古长干里。东吴时期,在此地营造建初寺,寺内建有阿育王塔;晋朝复建,名曰长干寺;北宋时期,塔内放入唐朝玄奘大师舍利子,天禧年间改名为天禧寺。明永乐年间再度重建,改名为大报恩寺[7]21-22。《金陵梵刹志》卷三十一中对大报恩寺的描述为:“永乐十年,敕工部重建,梵宇皆准大内式,中造九级琉璃塔,赐额大报恩寺。……塔下有放生池,构亭其上,曰濠上亭。塔左而前为大禅殿、公塾、方丈、香积相鳞次。又前为藏经殿,贮经板其内。禅殿后为禅堂及请经堂……禅堂后有唐玄奘石塔,即藏爪发处。”[14]481-484
《金陵梵刹志》中对大报恩寺的内部空间描绘细致。大报恩寺寺门面朝大路,开辟三座如意形门,两侧伸出八字形影壁,前方以栅栏围合成空地。山门之后为方池,池上架桥,过桥见中轴线上数栋殿宇。首先是仅存台基的天王殿和正殿,正殿基后为琉璃塔,塔高九层,六边形,各层出檐。塔后为观音殿、法堂,均仅剩殿基。中轴线上的建筑都布置在高台上,以台阶相连。中轴线两侧分别设置祖师殿和伽蓝殿、经藏殿和轮藏殿,以画廊围合。此外,寺中还有油库等辅助建筑用房,藏经殿、禅堂、库司、旃檀林等禅房僧舍建筑,均以院落为单位(图4)。
(四)建筑布局特征
通过对明代南京三大刹建筑布局的分析可以发现:第一,明代南京佛寺建筑布局具备汉传佛寺布局的一般特征,即以一条中轴线贯穿整个佛寺,中轴线两侧建筑对称设置,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毗卢阁等,中轴线两侧建筑为钟楼和鼓楼、观音殿和轮藏殿、祖师殿和伽蓝殿。两侧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如禅堂、库司等。此时期佛寺中轴线建筑布置逐步定型,两侧的建筑也更显秩序化。第二,该时期皇家敕建大刹,佛寺规格极高。该类佛寺占地面积大,中轴线纵深较长,建筑类型完备,功能更趋完善,建筑形象气度恢弘,代表了此时期皇家敕建寺院的最高水准。
四、明代南京佛寺的景观风貌特征
明代南京佛寺景观风貌的形成与佛寺内部空间的功能、外環境的影响密切相关。本文从佛寺内部空间组织及空间分隔两方面总结其内部格局特征,具体分析佛寺与南京的山、水、城市环境相融合形成的不同风貌。
(一)内部格局特征
明代南京佛寺内部空间格局主要由“礼拜祭祀”“讲经传法”“生活起居”三大功能决定。用于“礼拜祭祀”的建筑有佛殿、佛塔、佛阁;用于“讲经传法”的建筑有经楼、经堂、法堂、经藏殿、念佛堂等;用于“生活起居”的建筑主要有僧房、斋堂、香积厨、库司、客堂等。其中,“礼拜祭祀”功能占据核心地位,因而承担该功能的建筑多位于中轴线及核心空间中,其余建筑大多位于轴线两侧或者次要空间中。[15]
具体而言,佛寺内部空间又可以分为前导空间、朝拜空间、研修空间和生活空间。佛寺山门至天王殿之间为前导空间,不同规格的佛寺前导空间大小不一。较大的佛寺前导空间景观丰富、节奏鲜明,如栖霞寺和灵谷寺均以放生池为序幕的起景点,有时配以碑亭等,增加了空間的生动性;而较小佛寺中的前导空间常采取曲折和隐蔽的处理手法,如利用隔墙等,形成层次丰富的引导路线。
佛寺中天王殿后是由主殿大雄宝殿和两侧配殿围合而成的朝拜空间。大雄宝殿是寺院的核心,院落面积大,整个空间庄严肃穆。此外,中轴线上还有以塔、阁为中心形成的朝拜空间。总体而言,中轴线上的空间序列体现了从尘世世界向佛教世界的转化过程。前导空间开阔、洁净,引导人心由俗世转入清净;主体殿堂构成的朝拜空间使人们对佛油然而生崇敬之情;最后为佛塔或者高阁,达到空间的高潮。
法堂、经堂、藏经楼、经藏殿等与周围配殿构成研修空间,建筑疏朗,院落空间较大,以便僧众进行佛事活动。
生活空间大多位于寺院后部、两侧等较为次要的位置。该类空间中建筑排列紧凑,院落面积较小,展现朴素卓雅的风格。院落中种有松柏、梅花、七叶树等植物,幽深静谧。
此外,明代南京佛寺内部通常以山门、影壁、院墙、廊、庑、植物等来联结和分隔空间。[16]佛寺最前端为山门,山门位于山下或山中,部分佛寺山门前设牌坊,山门后常有影壁。佛寺外围多以院墙围合。内部建筑分为几路,中轴线上的各殿左右均配有“庑”,形成独立的小空间,寺中配殿常以“廊”与主殿相接。不同佛寺内部院落间联结和分隔方式也不尽相同,例如灵谷寺主要以院墙和院落间的地形跌落分隔空间;天界寺中运用廊、庑和植物以形成建筑间有虚有实的隔断;报恩寺则以画廊和贮经廊联结主要殿堂和配殿。还有一些佛寺中砌筑了镂空花墙和垂花门以增加空间感与透视感,形成虚实相间的空间。
(二)周边环境特征
山林地佛寺背景为高山茂林,就具体营建位置而言,有的佛寺主体建筑群建于山坡之上,有的建于山麓较为平坦处。建于山坡的佛寺如嵌入山体之中,建筑依据山坡的走势而建,高差较大,层层抬升,形成不同高度的空间,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力。例如,牛首山山体连绵起伏,山中松林挺拔。弘觉寺依牛首山而建,主体建筑建于山坡上,台层以白云梯相连。中轴线自山门起,经过白云梯,直至山顶,寺院入口至佛殿之间距离长,建筑主要位于沿山坡开辟的山地台层上,逐层抬高,两旁植被丰富,幽深宁静。藏经阁立于峰顶,极有气势。建于山麓的佛寺整体高差较小,背倚山岭,私密性高,整体氛围安静,更适于修行。如清凉寺建于清凉山山麓,北、西、东三面被山体环抱,呈半开敞的形态,地势起伏和缓。佛寺周围山路萦绕,植被丰富,环境清幽,整体氛围安宁平和。嘉善寺建于幕府山山麓,四周农田阡陌纵横,一片田园景色,安恬悠远。山地地形为佛寺空间提供了竖向的变化,依坡度设置建筑,形成不同高度的空间,由此也形成不同的视线关系和空间氛围。
位于河湖周边的佛寺数量较少,主要在青溪、秦淮、玄武湖周边,还有一些临长江而建。面湖滨江建寺,可赏奔涌灵动水景,视野辽阔,水景也为佛寺建筑增添了许多生气。弘济寺位于燕子矶下,临长江而建,背后为幕府山石壁。其建筑格局受到独特的基地形状影响,除了山门与天王殿外,其他殿宇均为背山面江横向配置。燕子矶下江水波澜壮阔、汹涌澎湃,佛寺建筑在江面映衬下平添了辽远、深邃之感。鹫峰寺临青溪而建,青溪蜿蜒曲折,中有画舫,两侧植被繁茂。于寺中可赏水光潋滟、绿意盎然,氛围安宁美好。
建于城市地的佛寺多位于闹市区,寺外环境市井气息较浓,佛寺大多面朝大路而建,寺内香火旺盛。大报恩寺是城市地佛寺的代表,建于聚宝门外长干里。长干里原为春秋时期越城所在地,人口密集,交通便利,是南京著名的商品货物集散地。 [17]大报恩寺是明代皇家寺院、金陵佛教圣地,寺门开在入城大道边,四周民居密集。寺门对面的师姑巷,是著名的刻经书坊中心,佛学氛围浓厚。该寺香火旺盛,前往大报恩寺进香祈福的皇室、官员或是普通民众络绎不绝。
五、结语
本文总结了明代南京佛寺的选址与景观风貌特征。明代是南京佛寺发展鼎盛期,佛寺选址多集中于“山林地”和“城市地”,部分位于“河湖地”。其中,建于“山林地”的佛寺多集中于钟山、牛首山和雨花台,建于“城市地”的佛寺多集中于内城片区及外城南部和东部片区,建于“河湖地”的佛寺多集中于青溪、内秦淮河及玄武湖周边。明代南京佛寺建筑布局具备汉传佛寺布局的一般特征,且该时期皇家敕建大刹,佛寺规格极高。明代南京佛寺内部空间格局主要由“礼拜祭祀”“讲经传法”“生活起居”三大功能决定,形成前导空间、朝拜空间、研修空间和生活空间,并以山门、影壁、院墙、廊、庑、植物等进行联结和分隔。同时,佛寺与山、水、城市之景相融合,形成不同特色的风貌。明代南京佛寺等级分明,景观风貌受到内部空间功能及外环境影响较为明显,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佛寺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 段智钧.古都南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74-177.
[2] 夏天.南京栖霞寺建筑空间与景观特色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2:9-16.
[3] 施侠.南京佛寺园林历史文化内涵及环境特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47-61.
[4] 杨永泉.南京在中国佛教文化中的地位[J].南京社会科学,2009(2):7-14.
[5] 何孝榮.明代南京寺院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1998:107-203.
[6] 徐玫.《金陵梵刹志》与明代南京寺院[D].南京:东南大学,2006:65-84.
[7] 邢定康,邹尚.南京历代佛寺[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8.
[8] 何孝荣.试论明太祖的佛教政策[J].世界宗教研究,2007(4):19-30.
[9] 马伯伦.南京建置志[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4:152-153.
[10] 姚亦锋.南京古都地理空间与景观过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103-104.
[11] 姚亦锋.南京历史地理与古都景观规划研究[J].中国名城,2018(8):46-52.
[12] 孟凡人.明朝都城[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3.
[13] 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65.
[14] 葛寅亮.金陵梵刹志[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1.
[15] 袁牧.中国当代汉地佛教建筑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8:160-177.
[16] 梁思成.中国的佛教建筑[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1(2):51-74.
[17] 薛冰.南京城市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133-135.
(责任编辑 古 东)
Site Selection and Landscape Features of Nanjing Buddhist
Temples in Ming Dynasty
Xu Hao1,Zhu Xiaohe1,Du Bingxu2
(1.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Liao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Abstract: The Ming Dynasty was the heyday of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temples in Nanjing. There were a large number of Buddhist temples with prosperous Buddhist culture. Based on the Jinling Buddhist Temples written by Ge Yinliang of Ming Dynasty and other historical materia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te selection and landscape features of the Buddhist temples in Nanjing in the Ming Dynasty. Most of them were located in “mountain and woodland” and “urban land”, and some were located in “river and lake land”. Among them, those built in the “mountain and woodland” were mostly in Zhongshan Mountain, Niushou Mountain and The Rain Flower Terrace. Those built in the “urban area” were mostly in the inner city area, the southern and eastern areas of the outer city, and those built in the “river and lake land” were mainly around Qingxi Lake, Inner Qinhuai River and Xuanwu Lake. The architectural layout of the Buddhist temples in Nanjing in the Ming Dynasty has basically fallen into a pattern with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ddhist temple layout in the Han Dynasty. A north?south central axis runs through the entire Buddhist temple with the symmetric buildings on both sides of the axis. The imperial temples built in that period are of high specifications with all architectural types. The formation of the Buddhist temple landscap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rnal space function of the Buddhist temples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internal spatial arrangement addresses the three functions of “worship and sacrifice”, “ preaching the scriptures” and “daily living”. Different spaces are connected and separated through mountain gates, screen walls, courtyard walls, corridors, verandas and plants etc. Meanwhile, the Buddhist temples are integrated with the scenery of Nanjing, forming unique landscape features.
Key words: Ming Dynasty; Nanjing; Buddhist temple; site selection; landsc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