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社会工作专业准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及其缓解途径
2016-06-20张孟见莫兴琳
张孟见+莫兴琳
【摘 要】以广西社会工作专业准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访谈深入总结其就业心理压力的表现,并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剖析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缓解就业心理压力的途径。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 准毕业生 就业心理压力 缓解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178-03
准毕业生,指的是那些即将毕业又尚未离校的毕业班学生,他们将迈入社会,受到诸如家长期望、老师催促、同学间比较以及自身定位与期待值差异等因素影响,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就业心理压力。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在我国的职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社会认可还较低,岗位工作辛苦且待遇不高,面临这些挑战,社会工作专业的准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更加严峻。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准毕业生的调查及访谈,力图对就业压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求为就业促进工作提供借鉴。
一、广西社会工作专业准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的表现
本研究随机选取了广西大学和广西医科大学的共计60名社会工作专业准毕业生进行调查,在对“你是否对就业感到压力”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37人选择“有一定压力”,占比61.6%;有18人选择“压力很大”,占比30%,只有5人选择“没有压力”,占比8.4%。可见,社会工作专业准毕业生存在就业压力已是普遍现象。当然,适度的心理压力对就业有所帮助,但过度的压力则会损坏身心健康,产生一系列消极行为,影响他们的就业及其发展。下面把就业心理压力的表现概括如下:
(一)存在矛盾心理和将就行为。所谓矛盾心理,主要表现在准毕业生希望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赋予实践,但又看不到社工的未来;想要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却又不愿从最基础最琐碎的事情做起;希望自己在事业、才华方面有所提高,却被现今社工的待遇及名利欲望所困扰;想转行做其他工作,却又达不到其他职业的要求;既崇拜个人奋斗、自我价值实现,又有太多的顾虑及依赖性。职业目标上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使得广西社会工作专业的准毕业生对就业感到十分迷惘以及心里产生很大的矛盾冲突。
通过访谈发现,愿意从事社工行业的准毕业生很多都表示选择从事社工只是权宜之计,以后很可能会转行,有的学生因为家长的期待过高,不愿从事社工行业;有的学生认为社工无法解决毕业后经济独立问题;还有学生认为社工行业前程迷茫,没有合理的晋升机制。在这种心态驱使下,部分准毕业生会考虑尝试从事社工,但不是站在对自身正确定位及专业发展空间的角度来考量。
(二)存在怀疑心理和沮丧行为。通过深入访谈发现,部分准毕业生缺乏自信,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素质不够高,担心自己的意向单位对自己不满意;有的学生认为学社会工作专业很难找到其他非对口工作,面试时非常紧张以致不能正常发挥,言行过分拘谨,从而错失良机;有的学生一开始就对社工专业不喜欢,坚信自己不会从事此行业,所以在校期间没能完善自己的个性及提高综合素质,临近毕业愈加勇气不足,怀疑自己并由此退缩,就业也只是观望与等待。
由于大多数同学涉世不深,社会历练不够,面对挫折的能力较弱,心理承受能力及情绪调控能力有待加强,在遇到就业心理压力与就业挫折时,容易产生沮丧以致逃避的行为。在对“当面对就业压力时,你的选择是?”这一问题回答时,有的学生选择“向老师请教”,有的学生选择“向父母或亲友寻求帮助”,有的学生选择“寻找短期目标以消除压力”,但也有22人选择了“暂时逃避,直到不得不面对”。
(三)存在烦躁心理和从众行为。社会工作作为中国一个新兴的行业,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其工作的领域及意义,虽然广东等发达地区社工人才十分紧缺,看似这一专业就业很轻松,但对于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选择,准毕业生们会更慎重,并且更多地考量社工的前景。当对自己的期待值过高而达不到时,当急于求成、希望尽快落实就业单位时,当对尚未到来的困难忧心忡忡时,当身边同学不断就业而自己依然没有着落时,就会感到烦躁和不安。
“从众就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一致的一种倾向”。大学准毕业生正处于人格逐步完善和成熟的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缺乏个人主见,很可能会出现从众心理。准毕业生的从众心理主要表现为:在择业过程中忽视社工专业的特点,过于追求高待遇、较稳定的工作,并没有从个人职业兴趣、国家需要等方面考虑,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正确的择业观。
二、广西社会工作专业准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的成因
(一)客观原因。包括两个方面:
1.社会工作专业缺乏社会认知,岗位待遇低。由于我国社会工作处于发展初期,且专业化走在了职业化的前面,因此全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还很低,社会工作行业不仅服务难开展、社工晋升空间小,而且存在社会对社工的不认可、不接纳现象。很多参加实习的学生反映:“目前社工在内地的薪资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除了每年民政部门以公务员等形式招聘的一部分毕业生可以旱涝保收之外,其他职位例如福利院、街道办或社区的社工,其待遇和普通服务员差不多,而且,由于人事编制问题,他们的户籍、福利等都没有保障。”这使得从事社工领域的毕业生无法实现经济独立,面临着生计压力。
2.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水平不高,学生素质有待提升。从学校层面看,广西多数高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较晚,培养机制还不太健全;师资队伍方面更是以年轻教师为主,教学经验与效果有待改善;大部分教师是从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转来,社会工作的知识相对缺乏,尤其是社会工作实务经验严重不足。以上原因致使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水平不高,很多学生学习四年仍对社会工作一知半解,并且缺乏社会工作实践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
从广西社会工作服务发展来看,尽管这两年广西也在力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但整体来看,社会工作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为社会工作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实习岗位还很缺乏,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素质的提升。被调查的准毕业生反映,自己在大学前三年学习理论课的同时很少有机会去社工机构持续性实践,只有大四上学期集中去广州毕业实习才真正感觉自己是在“做社工”,一方面这种实习来得太迟,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同步开展。
(二)主观原因。包括两个方面:
1.社会工作准毕业生自身定位不合理,目标不明确。对60名社会工作专业准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只有16名准毕业生对自己的人生有明确规划,其他44人都缺乏明确的规划与定位,其中没有想过、比较迷惘的有3人,想但不知道如何规划的有14人,有模糊规划的达27人。这充分说明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对自身的定位不合理,很难在此基础上建立明确规划。
大学生在对自身定位方面,往往存在两个极端,一部分人缺乏对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的正确认知,通常会对自己的能力有所高估甚至过分的自我膨胀,过于看重自身的优势,而忽视自身的不足和能力的缺乏。他们以自己的家庭条件、学校优势为荣,认为自己起点高,因而变得自以为是,好高骛远。在求职过程中,不把普通岗位放在眼里,却往往因为目标太高而错过适合的就业机会。与此相反,还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出身农村、家庭贫困等原因,过分在乎自尊和面子,对别人的看法和眼光很敏感,认为自己在形象、人际交往、家庭背景方面都与别人相差很远,对自身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导致在求职过程中没有目标和主见,缺乏当代大学生的阳光和自信,最终与好的就业机会失之交臂。
2.社会工作准毕业生就业准备不充分,消极态度普遍。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好的就业岗位是需要靠自己去争取的,但是在针对社会工作专业准毕业生的访谈以及参与观察中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去认真做好就业准备工作,有的学生对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积极性不够;有的学生只一味地盯着个别优质岗位,不去关注其他岗位以做两手准备;有的学生把找工作的任务交给父母,自己只管坐享其成;有的学生就业关键期依然无所事事,甚至终日在宿舍打游戏;还有些学生连一份像样的简历都懒得做。这些懒散、消极的求职行为看似潇洒,但却风险重重,一旦学生毕业临近或某些方面受挫,消极就会转为着急,但前期又缺乏准备,面对困境无从下手,最后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甚至带来重大打击。
三、广西社会工作专业准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缓解途径
(一)客观方面的缓解途径。具体如下:
1.加强社会工作宣传,促进职业化进程。有效提升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是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的前提。政府要认识到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地位,制定社会工作领域政策法规,增加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投入。高校、社会服务机构等要培养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广泛开展高质量的社会工作服务,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使社会工作真正体现成效。要充分发挥社会宣传作用,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媒介,围绕重大政策、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广泛宣传社会工作知识和价值理念,通过录制社会工作节目、选登社会工作案例、举办社会工作活动和社会工作论坛等,让更多的社会大众接触社工、感受社工、认识社工,为社会工作发展创设平台。
要不断促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逐步建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和社会组织使用社会工作人才的措施,研究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制度,不断完善社会工作人才的激励机制,制定基本薪资指导标准。要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实施优秀人才评比、优秀服务项目评比等活动,给予相应奖励。从而增强社会工作岗位的吸引力,让更多的社会工作毕业生能够做社工、愿意做社工。
2.加强社会工作教育,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为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构建社会工作培训基地等提供支持。高校应在培养方案制订、教学水平、学生实习、就业指导等方面下工夫,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并与实践教学基地、就业单位共同研究、探讨,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创新课程设置。要根据社会工作实务性强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引入案例教学、视频教学、角色扮演、课堂辩论、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并提升实践课时比重,达到价值、知识与技能在教学中的有机统一。要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经验,重视学生日常实践与毕业实习,广泛开拓实践教学基地,采取专业教师与实践基地指导老师共同督导的形式,规定学生的实践期限,清楚掌握学生开展个案、小组、社区工作实务的情况,通过实习手册、实习报告、实践案例汇报等强化实习成果,为学生从实习迈向就业实现良好的过渡。还要广泛联系就业单位,清楚掌握岗位需求,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教育和引导,开展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提升与社会工作服务紧密相关的写作、语言表达、活动策划、手工制作等能力,并开展针对就业的动员与心理辅导,使学生积极而自信地面对就业。
(二)主观方面的缓解途径。具体如下:
1.促进社会工作准毕业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是缓解就业心理压力的最好方式。社会工作专业准毕业生在选择职业前,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心理认知。首先,要明白社会工作是一个服务人的行业,自己必须具备服务人的耐心和热忱,认可这一专业社会使命,并做好在社会基层服务于大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准备。其次,要通过职业兴趣测试,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工作能力等方面,自觉地调适自己的个性以及职业兴趣,朝着适应社会职业岗位需要的方向完善自己,确定个人志向。再次,还要正确认知就业环境,以学习的心态去选择职业,接受职业所带来的挑战。最后,还要正确看待自身的家庭出身,出身好固然能够对自身发展带来帮助,使人生有一个好的起点,但人生更重要的是享受奋斗和不断提升的过程,自立、自强者才可走得更远。
2.引导社会工作准毕业生做好各种就业准备。首先,心理准备。准毕业生应提前调节就业的心态,做好可能会遇挫的心理准备,不要灰心,了解就业单位的要求及标准并积极找出自己准备中的不足,及时调整好心态再做努力。不要抱有“一就定终身”的想法,对就业过于谨慎,导致最后什么都不敢做,什么都做不好,而应认识到初入社会重要的是学习,通过第一份工作不断提升自己、发现自己和适应社会,为更好的职业发展做准备。同时,也要认真对待自己的第一份正式工作,而不是随随便便,不断在签约与反悔之间循环,影响自身诚信,又耽误求职过程。其次,行动准备。例如,要做好个人简历,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展示给招聘单位;广泛搜集招聘单位信息,不让合适的机会流失,同时根据自己的选择标准确定几个主要的岗位,利用各种媒介、资源争取成功;还要在求职中不断修正和提升自己,针对自身的某些明显短板“临时抱佛脚”,以应对招聘单位的各种考核,避免自己成为“木桶理论”的牺牲品。
【参考文献】
[1]欧嘉烟,林腾辉.高校准毕业生离校心理剖析[J].宁德师专学报,2010(1)
[2]肖占鹏.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6)
[3]刘长青,付双乐.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及原因探析[J].社会工作,2013(4)
【作者简介】张孟见(1982— ),男,山东菏泽人,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社会政策;莫兴琳(1992— ),女,广西合浦人,广东省深圳市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责编 卢 雯)